经文:民数记十三章1-3、17-20节
1耶和华吩咐摩西说:2「你要派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每个父系支派要派一个人,是他们中间的族长。」3摩西就遵照耶和华的指示,从巴兰旷野差派他们去;他们都是以色列人中的领袖。……17摩西差派他们去窥探迦南地,对他们说:「你们上到尼革夫那里,上到山区去,18看看那地如何:住那里的百姓是强是弱,是多是少,19他们所住的地是好是坏,所住城镇是营地还是堡垒,20那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当中有树木没有。你们要放胆,把那地的果子带些回来。」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季节。
民数记十三至十四章记载以色列人到达巴兰旷野的加低斯,派人侦察迦南地,探子回报内容引起轩然大波,百姓拒绝前往应许之地。结果被罚四十年旷野漂流,成为以色列民出埃及之后最重大的转折。
民数记十三章可分为以下几段:
1) 侦察的准备(1-16节):耶和华吩咐摩西,要他派人去侦察应许之地。他们不是去「窥探」不属于他们的、别人之地,而是去「侦察」(tûr)耶和华即将赏赐给他们的地(2节)。如同耶和华的约柜在前面行了三天的路程,为百姓「侦察」(tûr)可安歇的地方(民十33)。十二个探子都是以色列各支派的「领袖」(rō’š),直译「首领」,或作「头头」,指那些身强力壮,智勇双全的年轻领袖(3节)。
2) 侦察的使命(17-20节):他们要从尼革夫起行,往北穿越山地(17节)。「尼革夫」(negeb)传统译作「南地」,位于别是巴以南,是干燥不毛之地。「山地」指往北穿越犹大、以法莲支派的地,连绵至加利利的山脉。民三十四1-12对迦南地形容更详细,包括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及叙利亚南部。侦察的指示,首尾是「去」跟「回」(17、20节)。内容方面,先是关于那地的情况(18、20节),其次是当地居民与居住的状况(18、19节),而重点则是「所住的地是好是坏」(19节),是对当地整体的评估。一连用到四个「怎样」(mah),是关切其性质。
3) 侦察的行程(21-26节):从迦南地的南界「寻的旷野」出发,直到应许之地最北边的「哈马口」,这也是大卫和所罗门统治的国境之北(民三十四8;王上八65),单程约四百公里。经文特别记载希伯仑的亚纳人,「亚衲」(‘ănāq)在希伯来文中有「颈项」之意,他们也以身材高大出名。探子带回一挂葡萄,要由两个大汉用杠来扛。原文「以实各」(’eškôl)谷意思就是「葡萄串」谷。他们也带回一些石榴及无花果。
思想:
十二个探子遵照耶和华的吩咐去侦察迦南地,初次踏足应许之地,也遵照吩咐带回当地的出产。但是结局却大出意料。为何会如此?人生将要怎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