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呼求主的哀歌
高銘謙

經文:賽六十三15-19

15求你從天上,從你神聖榮耀的居所垂顧觀看。你的熱心和你大能的作為在哪裏呢?你內心的關懷和你的憐憫向我們停止了。16亞伯拉罕雖然不承認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你卻是我們的父。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自古以來,你的名是「我們的救贖主」。17耶和華啊,你為何使我們偏離你的道,使我們心裏剛硬、不敬畏你呢?求你為你的僕人,為你產業的支派而回轉。18你的聖民暫時得你的聖所,但我們的敵人踐踏了它。19我們就成了你未曾治理的人,成了未曾稱為你名下的人。

先知在六十三章1-6節說明神會刑罰惡人的能力與熱心,並在六十三章7-14節說明神對以色列民不離不棄豐盛的愛,這兩段正正就是以色列民心底的相信,他們認定耶和華是不放棄祂子民的神,另一方面卻又同時深信神會刑罰一切欺壓他們的惡人及邪惡政權,故此,以色列民理當生活在對神的倚靠當中而喜樂。

然而,六十三章15-19節卻出現一首哀歌。哀歌的特色就是描述一個受苦者的吶喊,他一方面相信神的愛及盟約的委身總不離開,另一方面卻為到眼前不能經驗神的拯救而向神挑戰與投訴,唱哀歌的人活在信仰的理論與現實的經驗之張力當中,這便是哀歌的矛盾,也是每一位在苦難中的人所經驗的事實。

15節記載了向神的祈求,祈求神由天上的居所觀看,並質疑六十三章1-6節所曾描述的熱心及大能的作為在哪裏,也質問六十三章7-14節所說對以色列民的憐憫是否止住了,15節企圖以六十三章1-6節及7-14節這兩段經文所說的向神作出質詢,指出神所應許的與現實所經驗的不吻合。再者,16節更以亞伯拉罕與以色列昔日的屬神程度作為對比,百姓認為他們當下更顯得是屬於神的子民,甚至比亞伯拉罕及以色列那一代更像神的子民,耶和華更是他們的父,因為只有他們才經驗耶和華作為他們的救贖主。然而,17節指出,這位更像他們的父的耶和華卻使百姓離開神的道,是神作為始作俑者,叫他們心裏不敬畏神,似乎把自己悖逆及不敬虔的表現歸咎於耶和華本身。18節描述一個百姓認為荒謬的事情,就是神的聖民不能長久得地為業,反而仇敵卻可以進入聖所,這與六十三章1-6節所曾描述那種敵人被殺戮的光景背道而馳。最後,19節以諷刺的口吻向神發出投訴,百姓認為自己像不是稱為神名下的人,神根本沒有理會這羣百姓。

思想:

在此,我們看見強烈的對比,六十三章1-14節說明百姓對耶和華的信仰理解,認定神必會刑罰惡人及眷愛以色列民,但六十三章15-19節卻以一首哀歌說明百姓向神的質問與投訴,以此來表明自己真實的處境與感恩。前者是信仰確信,後者是現實經驗,先知兩樣都沒有放棄,他不是二擇其一,他照單全收,不放棄,不迴避,把現實的張力向神傾訴。而我們是否太快放棄兩樣的其中一面,要麼便把信仰成為象牙塔,要麼便否定現實的殘酷?讓我們一步一步,在哀歌中看見神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