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爲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爲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20,43-48) 登山寶訓可以說是耶穌這位天國的王所頒佈的天國憲章。它也是流傳最廣泛的聖經經文之一。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登山寶訓存在兩種誤解。一種是非基督徒的誤解:這些原則很好啊,但是不實際,我是做不到,你能做到嗎?比如很多人會說,“我打你右臉,你把左臉給我打啊?” 另一方面是基督徒的誤解,他們認爲登山寶訓是基督給基督徒所頒佈的一套更嚴苛的律法,好使我們發現我們做不到。 做不到怎麼辦?有些基督徒很“聰明”,覺得自己是“因信稱義”,因此沒關係。不聰明的很可能會覺得自己成不了基督徒,因爲自己沒辦法做的耶穌說的那麼柔弱、哀慟、貧窮——沒辦法成爲那麼“老實”的人。 筆者以爲,登山寶訓確實談論的是基督徒去行天國之義,而不是我們用“因信稱義”——一種因耶穌的代贖而得到的法理型的義,去PK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義。有人便會問了,那我們基督徒如何擁有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呢?“勝於”是要比文士和法利賽人在程度上更嚴格,或在數量上更精細嗎?顯然不是。 這裏的勝過,是指在質上的勝過。 耶穌說的天國之義,和文士和法利賽人所遵行的律法之義,在質上有什麼不同呢?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義,在乎的是行爲上對律法的遵守;而耶穌所強調的是一種動機上的順服,祂處理的是行爲背後的動機問題,更直接地說,耶穌指的是基督徒在心靈的樣式和傾向上,可以與頒佈律法背後的神的心意相符。就像耶穌斥責法利賽人,說他們只是洗淨杯盤的外面。而神不僅看重外面的乾淨,更看重裏面乾淨。 天國之義,不是來自於行爲,而是來自於一顆順服天國律法的心。行爲是從心靈流淌出來的。耶穌關注我們成爲什麼樣的人,擁有一顆什麼樣的心,勝過關注我們的行爲。 有人問,天國人是什麼樣的人,天國心是什麼樣的一顆心?其實就是登山寶訓的內容。如耶穌所說,“這樣你們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成爲天國的人,就是藉著耶穌,成爲天父的兒女;而天國之心,就是擁有一顆神兒女的心。只有一顆神兒女的心,才能成全神在律法背後的心意。 在登山寶訓中,總共有17次將神稱爲天父。因此,登山寶訓可以說是神兒女的家訓。耶穌首先要重新恢復我們神兒女的身分。 人怎麼可能對弟兄不動怒,不輕蔑,反而爲他著想呢?只有當我知道自己在最深的地方是誰,我纔不會被你惹怒。也只有當我知道你是和我一樣,有著天父形象的神的兒女的時候,我纔不會輕蔑你,更不會殺害你,而是爲你的益處著想,尋求與你和好。 男人怎麼可能不動淫念呢,只有當我知道我面前的那一位或者圖片裏的那一位,她也是天父所愛的,是我的姐妹,我才能真正地看重她的性聖潔。 人怎麼能真的看重婚約,而不至於動不動就把離婚掛在嘴邊呢?就是我真的知道她背後是有天父撐腰,這婚約也是與天父所立的。 人怎麼可以不起誓呢?就是我完全知道我說的話都是在天父面前,我便不用靠自己的巧舌如簧去控制事情、控制人。 人怎麼可以不報復人反而幫助對方呢,就是知道天父是公義的,也知道可恨之人有可憐之處,有他自己破碎之處,有被捆綁的地方,因此我們能有像天父一樣的憐憫。 人怎麼能愛自己的仇敵呢?就是真的知道神兒女的仇敵,逼迫神兒女的,而神賜他陽光雨露,爲他存留生命,是給他機會,期待他悔改。 基督徒做這些,不是因爲基督徒都是老實人,不是因爲基督徒傻、沒腦筋、好賴不分。而是因爲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透過天父的眼光看弟兄,看姐妹,看配偶,看自己,看別人,看敵人,也因此看到人的尊貴和破碎。 禱告:天父,謝謝你在耶穌基督使我們成爲你的兒女,擁有君尊的身分。我們願意效法耶穌基督的樣子,學習如天父你一樣去完全地愛,甚至去愛不可愛之人。不是因爲我們傻,是因爲我們信。謝謝主,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