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真谛(二):跟随基督」系列 二、好邻舍
提摩太·凯勒

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基督的真谛(二):跟随基督」系列——「好邻舍」这个题目。

今天研读的经文来自路加福音第10 章25至37节:

25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26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

27 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28 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29 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30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31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

32 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33 惟有一个撒马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35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36 「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37 他说:「是怜悯他的。」

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这是神的话语。

我们正在探讨路加福音记载的耶稣生平,前九章都是在探讨「耶稣是谁」,之后的九章,由第9至18章则关于一条问题:「跟随耶稣代表什么?」第10章开始回答这条问题。成为耶稣的信徒代表什么?第10章的第一部分指出所有信徒都是传福音信息的使者。我们在上个节目已经探讨过了。

我们都是传福音信息的使者,每个信徒都有福音的信息,理应向每个人宣讲,劝勉别人相信福音。到了第10章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信徒的另一面。除了传讲福音,我们还要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我们除了是「传福音信息的使者」,还是「活出福音的好邻舍」。传福音信息的使者要将福音带给每个人,劝勉他们相信福音,而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同样是必须的,不管他们是否相信福音,我们都要关顾四周的人的需要。

讲福音,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都须要明白透彻。事实上,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某程度上说是不发一声地传讲福音。我们许多人认为它们不是必要的,但对耶稣而言,它们都是必须的。它们不可分割,都是必须的。因此,让我们探讨一下「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是什么意思。从经文可以看到四个重点。

我们知道「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是命令,这是规定。我们须要知道,这是必须的,它有何重要性,爱邻舍要爱到什么程度,背后的机动是什么,动力从何而来,还有爱邻舍的一些方法,如何实践出来。即是说我们今天要探讨命令、重要性、机动和方法。

首先是命令。这比喻首先描述耶稣和律法师的对话。当我们提到律法师,我们会想到民事法律,但这个律法师的专业是宗教法律或圣经律法。他是个宗教学者,这个人问了一条问题。

这是他发问的原因。经文说他起来试探耶稣。他为何要这样做?因为耶稣对那些不守律法的人总是很友善。祂总是欢迎罪人到祂跟前,对他们那么友善,来者不拒,但当时的宗教人士都视那些人为罪人,因为他们不守神的律法。因此那个宗教学者对耶稣充满怀疑,想找出祂的罪状。

律法师没有真正尊重神的律法,对遵守道德律例没有予以真心的尊重,于是他提出问题:「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要怎样才可得救,蒙神接纳呢?」他看见耶稣对「罪人」的态度,预计耶稣会这样说:「你怎样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神接纳每个人。你只要去找神,神就会接纳你,爱你。」

律法师预期耶稣会这样说,这便可以引祂落入陷阱,拿到祂的把柄。然而耶稣将计就计,不同的是,耶稣的计策是出于爱心,落在其中没有什么问题。耶稣回答那个律法师。顺带一提,假如有人用问题引你入局,你必须用另一条问题脱身,总会凑效的,但不是绝对。耶稣在这里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不是么?祂用一条问题回应,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

要回答这条问题只有两种方法。当你问律法师律法写了什么,要么他拿出律法,即是整本律法书,从头至尾向你读出全部700条规条,或者给你一个概要。耶稣说:「念的是怎样呢?」明显就是要他说个概要。意思就是说:「给我一个概要,律法基本上要求什么?」耶稣当然得到祂想要的概要。

这是很典型的问题,这个律法师无须思索便能回答。当时律法师研读律法,即神的道德律法,得出这两条基本的原则。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现在请思想一下,因为明白耶稣做的事情十分重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是什么意思?我最喜欢的解释来自英国圣公会威廉‧汤朴大主教(Archbishop William Temple),他曾经说过:「你独处时所做的就是你的宗教。」他的意思是说,当你为了某些原因站在街角,等待了好几小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当你的内心完全没有束缚,无须为任何事情烦恼。那么你会自自然然想到什么?本能地思想什么?你的思想喜欢放在哪里?会想到神么?想到祂的属性?想到祂的美善?祂的荣美?当你无拘无束时,是否会自然想起神?然而答案是:「当然不会。」总是想着其他事情。不管想的是什么,汤朴大主教说:「这就是你真正的宗教。」这些东西才是你的神。

你的神就是这些事物。它们是你真正关心的,最令你牵肠挂肚。这是你的信仰。因此,律法的第一道测试其实是「如此爱神,以致祂填满你独处时所有的思想。」这是第一条律法。还有另一条。

第二条是「爱邻舍如同自己」。这是什么意思?思想一下,你要竭尽所能满足邻舍的需要,充满喜乐,第一时间全力以赴,如同你为自己努力。你要以喜乐的心第一时间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满足邻舍的需要,如同你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得着满足后,你要欢喜快乐,如同你的需要得着满足,因为你以他们的喜乐为喜乐。看见他们喜乐,你就会喜乐。

就只是这样么?你感受到当中的震撼么?当你看着律法,看见足够多的法律,又将之细分为六七百条规则,你每天读一次,紧守这些规条,就开始自以为是个好人。但请你看看律法的精髓,看看它要要求的特质,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耶稣充满睿智。一方面,耶稣是说:「律法概述了正确的人生,我们应该这样生活。这是绝对正确的。你要如此爱神,因为神赐予我们一切,给予我们生命,我们理应这样爱神的,这才合理。你也要如此爱邻舍,因为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是金律。」

因此耶稣说明这样的生命,指出你要这样生活。律法要求的,你应该照着做。然而当祂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意思是说:「尽管律法是一条得救的路,却没有人借着达到它要求而通向永生。」「你应这样做,但你这样做却不会得救。我要证明给你看,你要这样生活,肯定要。你如果想得救,只要全部做到,便会得救。」

然而你看到,那个宗教学者即时看出耶稣的计策,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接着发生什么呢?为何他要表达这个意思:「好的,让我们理性一点,谁是我的邻舍?你的意思不会是说所有人吧,对不对?让我们深入探讨,这样才合情合理。」他为何要这样做?路加告诉我们,因为他人生的基础是「只要我有足够的道德,神便会接纳我。」

这就是他的人生基础。他意识到耶稣要拆毁这个基础,因为耶稣要他说出律法的精要。他道明了律法的精要后,便知道这是无法做到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这是很睿智的,因为一方面耶稣指出要这样生活,但如果你认为我们可以因满足律法要求而得以承受永生,那是愚不可及。

那人明显意识到耶稣的计策,大概便说:「等一等,你不会打算推倒我的人生基础吧。你不会是说要爱所有人吧。谁是我的邻舍?耶稣,告诉我得救的最低标准。」神对人类最低的标准大概会是什么?

神对人类最低的标准会是什么?耶稣说:「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祂告诉他们一个比喻。故事里有一个主角,可以说是个英雄。那个英雄做了什么?他通过好行为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代价是难以想像的,我们将看到这是何等的牺牲,也是相当险冒的。但这位英雄做得很好,这就是所谓的全人事工:满足情感需要、身体需要、财政需要、医疗需要,还有交通需要。

看到这个故事,你说:「这不是很棒么?」然而你要明白这个故事的答案是什么,明白这个故事要解答什么问题,那就是:「当神说要爱邻舍,中心的思想是什么?最低的标准是什么?」

耶稣指出要关顾四周的人的需要,即使他们与你的信仰不同。由于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的宗教不同,彼此认为对方亵渎神。耶稣的意思是说:「我要你望出去,看看那些你原本瞧不起的人。我要你望出去,看看那些与你的信仰不同的人。我要你实际满足他们的需要,付出爱心,使别人惊讶。」因此,我说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

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满足身边所有人的需要,不论他们与你的信仰是否相同,都要满足他们实际的需要,不计较代价和牺牲。由于你的行为超出他们的理解,因此他们想知道究竟,有兴趣听听福音。明白了耶稣的意思,便想问:「单单告诉我,神对爱邻舍最低的标准是什么?」

耶稣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今天称为「社会工作」。耶稣指出,成为门徒的重点就在于此。这是重点。向软弱者施以援手,给予食物、居所和保护,解救被压迫者,都是成为门徒责无旁贷的。这就是「爱邻舍」的基本要求,十分发人深省。

你要知道,耶稣不只在这里提到爱邻舍。在马太福音第25章,耶稣说了一个比喻。这不能说是比喻,只是很像比喻。耶稣大概说:「到了审判日,大牧人,即审判者会分别绵羊山羊。」这是牧羊人必须做的,因为很多时其他白色的动物会混入羊群,看来像绵羊,但其实不然,只是山羊。

你不会剪山羊的毛。因此牧羊人常常要在羊群中分别绵羊山羊。这样的描述便用了两个比喻,结合一起,不是么?总之要从绵羊中抽出山羊。耶稣指出,审判日会是这样。宇宙的审判者会察看每一个自称是信徒的人,祂会把带着面具的人筛走,说:「你经历神浩瀚伟大的恩典,你们口口声声自称是信徒,但其实不是。」

你怎知道如何分别真假信徒?审判者如何分别真假呢?耶稣的回答大概是这样:「那日审判者会说:『你就是山羊。』他们问:『为什么?』祂会说:『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他们便要回答审判者说:『主啊,我们何曾见过祢遇上这些困难?』主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这是令人很惊讶的。可以这样理解,耶稣总是指出:「你想知他们是什么人,便看看他们结什么果。」有两种树,同样是六月,有一棵树枝叶荗盛,另一棵树则无花无叶。那棵树是死的?那棵是活的?枝叶荗盛的树就是活的。难道果实给予那棵树生命么?不是的,果实只是告诉你那棵树有生命力。

耶稣直言不讳,意思是说,「我知道如何分别一个自称信徒的人和一个真正经历我浩大恩典的人。一个人生命富有同情心,经常行善,服事别人,特别是贫穷者,那是经历救恩必然的记号。或迟或早,但早晚会有这些表现。这样的好行为不会赐你永生,却证明你经历了救恩。」因此,我首先要指出,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是不可或缺的。

你听到么?各位听众朋友,你们听到么?你听到么?你会不会开始有点同情律法师的处境?你会不会说:「耶稣,我们要理性一点。我们应该设一些上限,因为我感到有了亏欠。你能不能设一些上限?」但耶稣没有。经文除了指出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至为重要外,耶稣还从三方面说明爱人的程度。祂要求门徒如何爱邻舍。

耶稣提到我们在三方面很容易把爱有所保留,但祂不允许我们有所保留。经文指出耶稣不允许这样。首先,我们往往局限了「何人」值得帮助,而不去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其次,我们往往局限了别人「何时」才值得帮助。第三,我们局限了付出「多少」。

首先,我们因为「对方是谁」而有所保留。对于与你相近的人,或是你喜欢的人,很自然想帮助他们,向他们伸出援手。谁与你相近呢?举个例,我先要指出,我绝对不是说这有什么错。假如你失了业,教会的失业基金接济你,执事向你提供协助,帮助你度过难关。现在你找到了工作,你回复过来后,大概会对失业基金格外的慷慨解囊。

这些年来,失业基金规模发展越来越大及稳健,我想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当人们得到了帮助,感受到了恩惠,往后会很愿意回过头来支持这些事工。因为你奉献时,知道金钱会用来帮助那些与你际遇相似的人,另一个年轻的专业人士,诸如似类,他们遇到了一些不幸。你想帮那些能令你产生共鸣的人,这是很自然的。

因为他们的际遇很像你,你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很明白他们。然而耶稣说:「你要当心,我要告诉你谁是你的邻舍。」祂这样说明。故事里当然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撒马利亚人。当时这两个民族是互相敌对的。耶稣刻意这样安排,有何用意?因为祂准备说:「你的邻舍是任何有需要的人。」绝对是任何人。比喻中的主人公克服了巨大的民族恩怨,才能伸出援手。耶稣是想说明:「你怎么敢有所保留?」你敢么?我们就是常常因为「对方是谁」而有所保留。

其次,我们往往局限了别人「何时」才值得帮助。这是十分普遍的,我牧会经常看到这现象。我多年来研读这个比喻,改变了我一生,否则我未必会牧会这么多年。

当我第一次想帮助会众明白要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时常会有人问我:「有一类人我不想帮助。你知道,有些人遭遇天灾,家园尽毁,他们是无辜的。但有些人我很清楚,也知道他们家庭的一些事情。他们不负责任,愚昧无知,胆大妄为,他们时常遭遇麻烦,是咎由自取的。如果他们是无辜的,值得帮助的话,我不介意伸出援手。」

然而,耶稣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撒马利亚人的故事,产生了一个难题。当撒马利亚人在路上发现那人是犹太人,如果你明白一些历史背景,便明白对他来说这有多为难。耶稣描述的主角,绝对认为那个垂死的人咎由自取。他认为这绝对是自食其果。

追溯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充斥个人主义。假如有个两宗派,有人觉得另一批人在逼迫他,他会说:「你们在逼迫我们。」另一边则说:「不,是你们在逼迫我们。」由于他们没有从自己个人的思想判断每个事件,当他们看见敌对阵营的其中一分子,便会说:「你们会有恶报的。」

耶稣刻划的这个人,在他的时代背景里绝对会觉得眼前的犹太人罪有应得,然而他还是蹲下来伸出援手。你怎敢限制别人「何时」才值得帮助,决定他们是否值得帮助?

伟大的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在1740年代牧会,写过一篇很精彩的论文,题目是《向贫穷人行善的责任》,因为他的会众对于帮助贫穷人诸多借口。这是几个例子,爱德华兹列出了所有借口,说明福音如何回应。

这是第一个借口:「他们不是真的贫穷。我只会帮助那些一贫如洗,三餐不继的人。」

爱德华兹回答说:「我们要等到邻舍走投无路才施以援手么?这与爱人如己的规条格格不入。我们在走投无路前,早已为自己的处境终日操心,竭尽所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局。因此你要爱人如己。」

这是第二个借口:「他们的困难是自招的。他们咎由自取,我不想帮助他们。」

爱德华兹写道:「但基督爱你,怜悯你,你的愚昧带来种种的欲望和悲哀,基督却牺牲自己来拯救你。我们不是应该爱人像基督爱我们一样么?」换句话说,爱德华兹表示基督从天上望向人间,如果祂说:『我只想以宝血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贫乏人。』那么祂不会来到地上拯救世人,因为地上没有人值得拯救。

这么说来,我们往往局限了「何人」值得帮助。耶稣说:「你竟敢以貎取人?」我们往往局限了别人「何时」才值得帮助,耶稣说:「你竟敢这样做?」第三,我们往往局限了付出「多少」。

我们往往会说:「我生活也许过得不错,但只是勉强维持生计,没有能力帮助这些人,这超出我的承受能力。」尽管这故事只是个比喻,但耶稣刻意安排故事发生在一段人所共知的路上。祂不是随便说:「在路上,强盗来抢劫他。」祂把故事地点安排在耶路撒冷下耶利哥一段特别危险的路上。

那里山路崎岖,到处是洞穴。路上有一个关口,上面写着「血的通道」。许多人在那里遇劫,甚至被杀,因此那地方称为「血的通道」。故事的受害人来到血的通道这个地方,遇上了强盗,被打个半死,命在旦夕。之后来了一个祭司和利未人。我们很快会探讨这两个人,但让我告诉你,他们为何视若无睹,匆匆从那边走过去。

因为他们很精明。当你看见有人垂死挣扎,但未死去,这意味什么?强盗就在附近。停下来可能随时没命。因此当那个撒马利亚人停下来,他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撒马利亚人停下来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这是无比的付出。他当然慷慨解囊,他不仅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他还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耶稣的意思是说:「我要不计代价的付出。」

爱德华兹在那篇论文里提到有人说:「我没有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我负担不了。」爱德华兹这样回应:「记起加拉太书第6章2节,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他接着说:「根据福音的要求,我们即使要受苦,也有责任向别人施予援手。否则如何能做到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呢?如果我们只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才去担当别人的重担,如何能竭尽所能互相担当重担呢?」

爱德华兹的意思是这样的:当人说:「我无力帮助。」他们是说:「若我帮助穷人或有需要的人便会承担重担,影响我的生活水平,要我付出很大,所以无能为力。」耶稣则会说:「是的,的确要付出很多。」

根本没有所谓有能力帮助别人。事实上,你认为有能力帮助别人,就说明你帮得不够。耶稣基督的意思是说:「让我告诉你,我要信徒付出多大程度的爱。我要告诉你这有多彻底。你要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甚至连那些你讨厌见到的人也要帮助,即使咎由自取的人也要帮助。你要竭力帮助他们,甚至他们部分重担落在你身上,因为你正大力付出,所以某程度上会承受他们部分的困境。」耶稣的意思就是这样:「这就是我呼召你的工作,你怎敢有所保留?」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要这样不计代价地付出。

现在我要问你一条问题,你如何令其他人这样生活呢?很明显是否有人会说:「人不应这样无限付出。」当然不。假如你知道有两个人这样生活,你便想成为他们的邻居。我想指出,这是很好的,但没有人这样生活,没有人做得到。因此,你如何令人这样生活呢?

这便来到第三条问题,即是动机。你如何得到力量这样乐于助人?动力从何而来?力量来自哪里?令人以此生活只有两种可能的方法,耶稣向我们展示出来,一种是有所缺欠,另一种是充足有余;一种是完全不足,另一种是尽善尽美的。

第一种令人乐于助人的方法是诉诸道德──世俗或宗教的道德。举个例,世俗的版本这样说:「假如你顿悟人生,追求社会进步,慷慨大方,是个正义的人,又富有公德心,十分关怀贫穷的人,这样你便会付出时间和心血,参与志愿工作,出钱出力。你对人生看得很透彻,很想社会进步,所以特别关怀贫困的人。」

这是世俗的版本。然后是宗教的版本:「因为圣经这样吩咐,所以你要赒济穷人。或者是可兰经这样吩咐,律法书这样吩咐,或其他经书这样吩咐。」据我所知,世上各大宗教,没有一个宗教不会重视帮助穷人。这样你看到宗教的版本和世俗的版本。然而两者基本上是以罪疚来推动你行善。「你这么富有,他们这么贫穷,你不觉得亏欠么?捐出去吧。」

你可知道?耶稣以比喻说理,除非你明白祂的要点,否则会觉得没此必要。这里有两个人,他们非常道德和虔诚,分别是一个祭司和一个利未人。最讽刺的是,帮助人是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故事中,耶稣没有选其他人,例如法利赛人或其他人。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是帮助贫穷的人。

他们将救济金分派给穷人。耶稣想告诉我们什么?祂想说明人若是因为职责、道德或恻隐之心,一般情况下会帮助贫困者,但当代价无比高昂,连生命也要付出时,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做到耶稣的要求,无法成为邻舍极大的祝福。

他们只是从一边走过。耶稣要表明:「道德不能令你变得很美。」道德不能令你多一点慷慨,只能令你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感到内疚,驱使你去行善,但不会令你多走一步。道德不会真的改变你的生命。

事实上,让我问你一条简单问题。你们中间有没有人因为没有行善,或缺乏慷慨,或对有需要的人太少关顾而自责内疚呢?有没有人为此感到内疚呢?不要再内疚了,因为这样你不会如耶稣所愿,做到祂要你做的事情。耶稣不是要令那个律法师自责内疚。祂并非要说:「你没有帮助贫穷人,看你有多罪恶。」不要忘记那个律法师原本的问题。

看,耶稣基督说的重点是唯一行善的力量。这个比喻的关键是耶稣把那律法师放在故事哪个位置呢?如果耶稣基督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像你一样的人骑着马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在路上看见一个撒马利亚人。

那个撒马利亚人被强盗打劫,被打个半死,几乎便要死了。但那个像你一样的人,尽管对方是个撒马利亚人,他仍下马把油倒在那人的伤处,他将自己摆上,冒着生命危险,为要救那个人。你要这样跟着做。」如果是这样又如何呢?「像你一样的人骑着马,看见一个撒马利亚人倒在地上。讨厌的撒马利亚人,他们是迷失的,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但他克服了可怕的民族仇恨,打破了阶级观念,冲破了两人之间种种的障碍,下马走去帮助那人。你要这样跟着做。」

那个律法师会有何回应?他大概会嘲笑耶稣,说:「你在说笑么?我不是叛国者,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故事。没有自尊自重的以色列人会做这种事。我只会无视那个人,帮助他快点死去,我会骑着马在他身上来回践踏。」他会对耶稣说:「你没有启发我,没有感动我。这是世上最荒谬的事。」这是真的,事情的确会这样发生。然而耶稣说的比喻不是这样,祂把以色列人放在路上成为受害人。

耶稣把可恨的撒马利亚人放在马上。祂向律法师提问,意思是说:「假如你是路上那个受害人,满身是血,在生死边缘垂死挣扎,你会怎样?假如你唯一的希望是那个敌人白白地向你施以援手,那人没有欠你的人情,反而是与你为敌的,你会怎样?假如你唯一的希望是那人白白地向你施以援手,但你们根本不是同胞,他没必要视你为邻舍向你付出爱心,你会怎样?」

如果情况是这样,你会怎样?你想得到白白的恩惠么?如果情况是这样,你会怎样呢?你可明白耶稣的方法?假如祂说,你是骑着马的人,撒马利亚人倒在地上。打破彼此的距离,不要再有民族主义和阶级观念,你要慷慨大方。这样的话,耶稣基本上便是说:「我给你一条规则,你要照做。」即使那律法师表示认同,只不过是照着做,但内心不会有所改变。

然而耶稣不是给他一条「照做」的规则,而是给他动力。耶稣不是说:「你在马上,那人倒在地上。」耶稣是说:「如果你倒在地上呢?如果你经历这种无比的恩惠,你会怎样呢?假如你意外地获得这个人拯救,他没有欠你什么,反而是你在恨恶人,你会怎样呢?」如果事情真的这样发生在你身上,你看所有人的角度会否不同了?只有这样你才有无比的爱心,你才变成一个可以彻底付出的好邻舍。

要是事情真的这样发生,过去你轻视的外族、低下阶层和不负责任的人,你会望着他们,说:「我和他们没有分别。我蒙一个从不欠我的人拯救,他是敌人,但他救了我。我心底里拒绝他,抗拒他,但他救了我。他无比的爱救了我。」

事情完全不同,这会胜过道德主义,也会除掉骄傲,使你不会轻视和嘲笑所有与你不同的人。这是会发生的,耶稣的意思是说:「直至你有了好邻舍,你才能成为别人的好邻舍。」换句话说,你永远不会是个好邻舍,除非你得到邻舍无比的爱心帮助。直至你得到邻舍无比的恩惠,你才能承担服事人的事工。

现在你要问问自己:「这很有意思,你从那里可以得到这样的爱?」你可留意耶稣如何转移话题?律法师开始时问耶稣:「谁是我的邻舍呢?」但到最后他思想着耶稣的问题。他改变了。耶稣问他:「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师多半支支吾吾,他甚至说不出「撒马利亚人」,但基本上是这个意思。

律法师说:「是怜悯他的。」耶稣有何回应?祂说:「你去照样行吧。」意思是说:「规条是死的,当然有「不可种族歧视」的条例,种族主义是错的。当然也有「不可自私」的条例,你的钱财不可全部用于自己身上。然而我不是要给你规条,这改变不了你的心。你需要动力。」好了,动力从何而来?你知道的。

凡信奉耶稣基督的福音便得着所需的动力。福音的意思是说:我们全都在为自己寻找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是这样,都想为自己寻找存在的价值。当你在寻找存在的价值,你可知会如何焦虑不安?假如你说:「我很好,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因为这样这样,所以我很重要。」你一心想得到的会支配着你,著名作家贝琦‧皮伯(Becky Pippert)说:「你一心追求权力,便会受到权力支配。如果你一心追求别人的认同,你想讨好的人就会支配着你。如果你一心追求家庭,你的家庭就会支配着你。」

除了神以外,你用其他任何事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些事物都会成为你的主人奴役你、击打你,使你充满眼泪,长期灰心沮丧,最后你会像那个被抢劫的人倒下,灵命垂死挣扎。然而福音基本上是说:「耶稣基督进入世界。祂来到路上。祂当然没有欠我们什么,反而受到拒绝。要知道,祂是造物主,我们的一切都属于祂,但我们却全都活得像是自己的主。当祂来到我们中间,在这条路上祂怜悯我们。」

说到「同情心」这个词,第33节说「动了慈心」。这个词在圣经中是最常见用来表达耶稣基督的情感世界。第33节:「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当耶稣基督看见我们,祂知道停下来不仅是冒着生命危险。祂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不仅是冒生命危险,而且是肯定会送命的。但祂这样做了。祂来到我们中间,让我们坐上祂的位置,祂为我们付上了生命。哥林多后书第5章21节:「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耶稣这样牺牲了。如果你视祂为你的好撒马利亚人,视祂为你的好邻舍,明白祂的牺牲,你会永远改变过来,使你也能成为好邻舍。你也可以的,现在就开始。

你看,在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里,耶稣基督要求的爱不是出于规条,祂要求的爱不是出于规定。你可知我的意思?换句话说,耶稣基督是说:「成为邻舍的莫大祝福所须要的爱,不应是出于规条,而是对白白的恩典的回应。唯有你看见真正的邻舍耶稣基督,明白祂为你付出,才能成为别人的真邻舍

现在让我作个总结。我们探究了几个要点,都是成为好邻舍的一些方法。我会很快的总结。经文教导我们三个要点如何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

第一:你要检视自己是不是好邻舍,重新使自己成为好邻舍。你可知我的意思?看,利未人和祭师就在附近,他们在路的另一边走过,这是很荒谬的,因为他们在同一条路上,却装着没有看见,像是不同路一般。请留意有三个人,利未人、祭师和撒马利亚人,三人都看见那个受伤者。你看到「看见」这个词么?利未人看见他,祭师看见他,撒马利亚人也看见他。

然而祭师和利未人没有伸出援手。他们没理会那个受伤者,没有去触摸他。这样说,他们看了一眼,便没再看第二眼。他们只看了一眼,便把头转向另一边。然而撒马利亚人看见了他,觉得他很凄凉,就动了慈心。因此,撒马利亚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思想那人的需要。另外两个人太忙碌了。撒马利亚人触摸那个受伤者,悉心看顾他。

另外两人则尽量离得远一点。现在请你听着,当社会上有许多有需要的儿童,贫穷人口也很多时,如果你的经济富裕,可是你却把所有金钱用在自己身上,你就是那个祭师和利未人。让我们正视这问题,你表面上可能是别人的邻舍,但你不是他们真正的邻舍。

你如何使自己由表面上的邻舍变成真正的邻舍?你要重新使自己成为好邻舍。这里有两种方法:你要思想,还要触摸。你要花时间思想他们的需要,然后有实际行动,与他们相连。你必须重新使自己成为好邻舍。

其次,我们要重新组织信息和关顾邻舍的策略。我们传讲福音的信息,对人说:「请相信福音。」你要成为活出福音的邻舍,说:「不管你信不信,我都会爱你的。」让我告诉你,路加福音第10章教导我们如何把这些要点结合起来。当耶稣说:「我要你勇敢无惧地宣讲福音的信息。」保守派基督徒感觉很舒服,但自由派基督徒就心里不安了。

当耶稣说:「我要你尽力成为别人的邻舍,关怀贫穷人的需要。」自由派基督徒感觉很舒服,但保守派基督徒就心里不安了。耶稣没有问题,祂完全将两者合而为一。你可知在历史中,两者完全合一时,基督信仰便很兴旺。关怀身体,也关怀灵魂。因此罗马皇帝朱利安(Julian)看见基督信仰急速发展,相反异教日渐萎缩,心里很不愉快。他写了一封很出名的信。

他是写给一个朋友,谈及为何会出现这现象。他在信中说:「你知道,希腊的宗教并不兴盛。为何我们没发现,基督徒对陌生人的慈爱,在基督教的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我感到很丢脸,这些基督徒不单关心他们圈子里的穷人,还关心我们的穷人。任何人都看得到我们连对信仰相同的人也缺乏支持。」

朱利安的意思是说,希腊人关怀希腊的穷人,罗马人关怀罗马的穷人,但基督徒则关怀所有人。他们不单关怀他们圈子里的穷人,还关怀所有穷人。世上从没有这样的一班人。这是事实,直至现在也是一样。你必须结合这两方面。

我们谈了重新成为好邻舍和结合信息与关怀,我要很快谈谈另一个要点,就是种族和解。这段经文表现了种族和解,我要你记着这点。耶稣正在处理一个自义的人,这个人并不明白福音。他是个宗教人士,但不是基督徒,并不相信福音。他在尝试为自己辩护,耶稣假定他是个种族主义者,因此安排的主角来自他原来痛恨的另一个民族。

我想这就是经文的意思。要知道,没有人认为自己是种族主义者。

耶稣指出种族主义是自义的一种表现。在明白福音前,这是人心的一个决定:「我要令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很棒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那些文化不同的人,说:「我比他们优越。」耶稣的意思是,种族主义与不明白福音有莫大关系。因此,我们都要检视内心,假定我们心里存在种族主义的思想。

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好邻舍,就要重新使自己成为别人的祝福,结合身体和灵魂的需要,在种族和解上下苦功。听着,是不是有人仍然自责内疚呢?你说:「我感到内疚,不认为可以这样生活。」好吧,但耶稣是否要你带着罪疚服事?除非你被神所要求的慈心所压服,否则不会有足够的谦卑接受神的慈爱。

耶稣透过伟大的撒马利亚人向你发出邀请。当你看见耶稣做了什么,以祂的生命来救赎你,当这真理触摸你的内心深处,你可以放声歌唱:「奇异的爱,怎能如此,我主我神竟为我死?」这样你便能去成为别人的好邻舍。

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让我们明白这段经文,教导我们成为好邻舍。求圣灵使我们经历耶稣的恩典,这恩典就是主告诉那个律法师需要有的爱。有时祢会使我们更深经历这份恩典。我们祷告求祢这样做,使我们能真正跟随耶稣的脚踪,祂来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