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 被福音塑造
梁家麟

經文:歌羅西書一23~29

只要你們持守信仰,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致動搖,離開了你們從前所聽見的福音的盼望;這福音也是傳給天下一切被造之物的,我—保羅作了這福音的僕役。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很快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我要在自己的肉身上補滿基督未盡的苦難。我照神為你們所賜我的職分作了教會的僕役,要把神的道傳得完滿;這道就是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祕,但如今向他的聖徒顯明瞭。神要讓他們知道,這奧祕在外邦人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裏成了得榮耀的盼望。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獻上。我也為此勞苦,照着他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

保羅接着便談到福音和福音使命:「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聽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和合本)這話跟前面一6差不多。兩節經文都強調:福音是對你對我,對全世界所有人都一樣的信息。

弟兄姊妹,不要受今天氾濫的爛神學所影響,不存在兩個福音,沒有對福音的不同定義。福音就是,也只能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耶穌基督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便是福音。你們從一開始聽到的便是這個福音,你們成為基督徒也是因着這個福音。沒有兩個福音,沒有對福音的多重定義。

我們在政治立場上互相包容,在社會議題上互相包容,但在聖經權威和福音真理的層面,卻沒有寬容妥協的空間,就算被人批評心胸狹窄,還是沒辦法。正如保羅所說:因為我們所傳的福音,不是我們自己思想或營造出來的說法,而是來自上帝的啟示。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看法,但不能慷上帝之慨,聖經怎樣說,我們便只能照着說,並且說一不二。

保羅說他作了「福音的執事」,「執事」便是僕役的意思。僕役是聽命者和執行者,而非對使命的內容有編輯或取捨權的人。保羅不僅領受了福音,不僅被福音改變了命運,更因福音的緣故改變了畢生奮鬥的目標,為傳揚福音而活。保羅既是福音的僕役、基督的僕役,也是教會的僕役。福音的執事是向教外未信耶穌的人傳講,教會的執事則專注向教內已信耶穌的人傳講。至於傳講的內容,都是來自上帝的啟示:「上帝的道理」。

說到「上帝的道理」,保羅重提前面已說過的「基督計劃」。這個「基督計劃」原來是個隱藏的奧祕,但如今因着耶穌基督的到來而向世人開啟了(一26)。保羅立志竭力傳揚這個奧祕,力求讓所有人都明白並接受耶穌基督,從而與父上帝恢復和好的關係(一28)。

爲了完成這個責任,保羅一方面竭盡所能,當然他倚靠的還是上帝的能力,而非他自己的(一29);另方面,他也預備好為此受苦,並且歡歡喜喜地迎向苦難,視之為必要的代價。每個參與基督計劃的人,都成了基督在此時此刻的代表,也因此便得經歷基督所經歷過的十架苦路。保羅用了一個玄妙的說法,彷彿基督在人間三十三年的時光裏,尚有一些苦難未曾親歷,有待我們替祂補全(一24)。

基督尚有一些苦難的缺欠,難道是說祂喝的苦杯尚不夠多?祂受的鞭傷和酷刑尚不夠嚴重?不是。單純就苦難言說苦難,基督所受的已是人間苦難的極致。但是,聖經從來不是孤立地說苦難的,耶穌基督不是無事找事,故意找些苦難來嚐嚐的;同樣,保羅乃至歷代信徒,也不是有自虐狂,刻意尋找苦難,並以受苦來自誇的。苦難沒有自足的價值,僅是爲了實踐使命而必須付的代價。基督是為實踐救贖使命而受苦,我們也是為實踐福音使命而受苦。若不是為完成使命,受苦便是無意義的,毫不值得吹噓歌頌,更不應該主動追求。但爲了完成使命,我們便義無反顧,沒有退路。

基督不是獨自一人完成整個福音使命,而是將之交付給保羅和歷代的信徒;使命仍有待實踐,苦難也便仍有待經歷。基督確實無法親歷所有的苦難,譬如祂便不曾經歷二十一世紀教會面對的苦難,也沒有遭遇華人為見證信仰而受的災劫。每一代的信徒,每個地方的信徒,都有他們所得面對的信仰挑戰,跟隨基督,承擔使命,便得背起他們的十字架。

不過,從屬靈的意義來說,這些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苦難,也並非真個與基督無關,因為每個信徒都是參與在基督計劃裏,成為耶穌基督在此時此刻的延伸,然後經歷各樣苦難;換言之,他們是為基督受苦,也與基督一起受苦。

弟兄姊妹,我們在這裏看到一個被福音徹底翻轉了的保羅。保羅不僅領受了福音,與上帝恢復和好關係;更因福音而改變了他的身分和使命,他成了福音的僕役,餘生以宣揚福音為職志,致力讓更多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保羅也因福音而改換了他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以耶穌基督來詮釋自己的際遇,得失成敗都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活着就是基督,受苦也是爲了補滿基督的患難。

持定從福音來的盼望,就是以福音重塑我們的價值觀,重塑我們對未來的期盼,也重塑我們所期盼的未來。你的期盼是甚麼?你心中的未來是甚麼樣子的?耶穌基督可在其中有一席位嗎?「盼望」是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最佳說明。我們的渴想,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在乎,我們的遺憾;我們嚮往的最大快樂和滿足,生命的真正成全和圓滿,自己和身邊人的關係的最好可能的樣子,通通都在我們的期盼和想望的未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