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 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
陳韋安

經文:約翰福音5:2-3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畢士大,旁邊有五個柱廊;裏面躺着許多病人,有失明的、瘸腿的、癱瘓的。

約翰福音在第五章記載了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約翰福音給我們一段仔細的描述。「畢士大」其實是希伯來文的直譯,它的意思是「憐憫之家」或「恩典之家」。顧名思義,畢士大似乎是一個社會邊緣人士的集結地——哪裏是一個恩典的地方,哪裏就結集需要恩典的人。

約翰福音5:3 記載了在這個畢士大水池結集的人羣。或者,我們不是瞎眼的、不是瘸腿的,也不是血氣枯乾的。然而,從屬靈的角度來看,這三個用詞其實也代表了我們某程度上屬靈的缺乏:

第一個用詞是「盲人」。在第三章,耶穌談到了這種盲目,當他告訴尼哥底母:「人若不重生,就不能看見神的國」(3:3)。他在治好了一個生來就瞎眼的人後,對宗教領袖說:「你們若是瞎眼的,就沒有罪了;但是現在,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仍在」(9:41)。宗教領袖認為他們能看見,但實際上在靈性方面他們是盲目的,這一點從他們拒絕相信耶穌就已經證明了。那個生來瞎眼的人知道自己是盲的,但耶穌使他得到了靈性和身體的視力,他通過承認耶穌為主並敬拜他來證明了這一點(9:38)。

第二個用詞是「瘸腿」。這個術語跟「盲」相伴隨,因為一個瞎眼的人怎麼能走通向生命之路的窄門呢?在一個癱瘓的人被他的朋友帶到耶穌面前的故事中,他們從天花板上的一個洞口將他放下來,這個故事說明了我們的靈性瘸腿(太9:1-2可2:1-5路5:17-21)。這個人無法靠自己來見耶穌,他需要有人帶他去。當耶穌宣稱「若不是聽見父的引導,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6:44)時,他談到了人在靈性上不能行走的無能。

最後一個用詞是「血氣枯乾」。血氣枯乾其實就是沒有力氣、癱瘓的人。你有沒有聽過有人說:「哦,我應該起來做這個這個事,但我感覺太累了,舉不起手來,我感到癱瘓了」?在靈性上,正是這情況。問題不是我們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是義人,應該像耶穌基督一樣,只是當我們想到這樣的標準時,我們似乎感到癱瘓了。正如保羅在他自己的書信中所說的,如果沒有上帝的大能在他的生命中運作,他會像下面這樣說:「我深知,除了好意以外,什麼體貼的心腸也沒有。因為,我想行善,就是不行善。我想行正義,就是不行正義。」(參羅馬書 7:18

默想:

你在靈性上是瞎眼、瘸腿還是血氣枯乾呢?來!快快就近上帝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