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八福(一)
梁家麟

經文:馬太福音五3~12

「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謙和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土地。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迫害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要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很多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迫害他們。」

馬可福音記載,當耶穌呼召了第一批門徒後,便在迦百農的會堂裏教導他們,卻沒有說明教導的內容(可一21)。但馬太福音卻在呼召第一批門徒後,便詳細鋪陳耶穌對門徒的主要教導內容,這是登山寶訓的信息。馬太將登山寶訓的場景描繪為耶穌對一羣沒具體邊界的羣眾的教導,而非特別針對十二門徒,我們也因此可以理解這是耶穌早期傳遞的信息。有學者甚至視這是馬太為耶穌編排的就職演詞(inaugural sermon)。

前面第四章馬太告訴我們,耶穌出來傳道,所傳的信息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四17)又說:「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四23) 「天國」是耶穌傳道的主題,登山寶訓便是「天國的福音」的具體內容。

在登山寶訓的開首,「八福」的教導裏,天國便是主要的信息。耶穌告訴門徒,甚麼人具備進天國的資格。這是一個原則性的論述,不是針對性的教導,雖然在11至12節已改用「你們」,還是跟12節以後全用「你們」不一樣。耶穌沒有直接要求我們貧窮、哀慟,卻告訴我們,惟有這樣的人,天國纔是屬於他們的。明碼實價,卻沒有強迫,盍興乎來。

要是我們將馬太的記述和路加的(路六20~26)作一對照,我們有理由相信,耶穌所說的貧窮、飢餓、哀慟、為義受逼迫等,主要不是一個信仰和道德的要求,而是一方面是祂自己生命和事奉的寫照,另方面也是好一部分聽眾的現實寫照。耶穌便是貧窮、飢餓、哀慟的人,羣眾也本來便是貧窮、飢餓、哀慟的人。只是羣眾向來認為這是受咒詛的表徵,卻沒想到是上帝賜福的條件。耶穌不是要求我們由明明是富貴卻刻意變作貧窮,由整天嘻笑故意變成終日以眼淚洗面;更不要說那些人格分裂的主張:在事實上是財主,卻在心態上自命為拉撒路,物質富有而仍自覺貧窮。

對於那羣在加利利湖濱,以打漁和放牧維生,過着簡樸卑賤生活的小老百姓而言,他們不需要有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來呼召他們加入一個托鉢修會(Mendicant Order),好學習貧窮;更不要饑饉三十的操練,好學習飢餓。終日為喫甚麼、喝甚麼憂慮的他們,位處社會底層,從未想過他們可以位列有福之人的行列,更沒想到他們會是天國的一員。天國不是屬於耶路撒冷處高位的祭司和文士的嗎?甚麼時候輪到他們了?

如此,耶穌基督在他們中間,溫柔地宣講天國的福音:「貧窮的你們有福了,飢餓的你們有福了,哀慟的你們有福了。」這可真是天籟之聲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