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我們都要向巴底買學習
葉應霖

經文:可十46~52

46 他們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離開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盲人,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47 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了起來,說:「大衛之子耶穌啊,可憐我吧!」 48 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喊著:「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吧!」 49 耶穌就站住,說:「叫他過來。」他們就叫那盲人,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在叫你啦。」 50 盲人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 51 耶穌回答他說:「你要我為你做什麼?」盲人對他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 52 耶穌對他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盲人立刻看得見,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可十46~52

5「看哪,日子將到,我要為大衛興起公義的苗裔; 他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這是耶和華說的。6 在他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耶廿三5~6

23 我必在他們之上立一牧人,就是我的僕人大衛,牧養它們;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 24 我─耶和華必作他們的上帝,我的僕人大衛要在他們中間作王。這是我─耶和華說的。(結卅四23~24

就如耶穌於「伯賽大」兩次按手醫好盲人的神蹟(可八22~26),是隱喻門徒「屬靈眼睛」的漸漸開啟,以致彼得及後宣認耶穌就是基督(可八27~30);今天於「耶利哥」的盲人醫治神蹟,就是見證「路人甲」–– 那坐在路旁討飯的底買的兒子巴底買─看得出耶穌就是「大衛之子」。值得留意的是,這兩段經文正是馬可福音僅有的盲人醫治的神蹟。故此,我們可以視這兩次醫治神蹟為一個段落首尾呼應的序幕及結束。當門徒走過這段落,他們對耶穌的認識似乎多了,但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好與耶穌步進耶路撒冷,迎見耶穌已多番預告的死亡?

諷刺的是,當耶穌走近聖城時,看出耶穌是「大衛之子」(υἱὲ Δαυὶδ) 身份的不是門徒,亦不是來自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而是一位於路旁討飯的乞丐。這是耶穌唯一一次在馬可福音被稱為「大衛之子」的經文。雖然它出現的次數不及在馬太福音的十一次,但這一次的意義卻是重大的。當耶穌走近耶路撒冷,祂的身份將會進一步的被揭示。以色列人一直引頸期盼的政權復興,難道就是透過這位耶穌去完成?然而,祂不是說祂要被交在人手裏、被殺害嗎?這怎麼可能?這樣,猶大怎能得救呢?祂怎麼可能成為王呢?

巴底買卻似乎沒有被這問題困擾。就在他的肉身眼睛未復元之前,他已經「看見」耶穌是「大衛之子」。在場的其他人或許不是盲人,但他們卻是真正的「盲人」。巴底買縱然面對這些「盲人」的責備及滅聲的威嚇,他仍然越發呼喊。他的「看見」使他最終能看見,因為他對耶穌有信心。因著這信心他得救了,並選擇了繼續跟隨耶穌。當財主因著地上的產業而最終憂憂愁愁地離開耶穌(可十22),身無分文的巴底買卻興奮地選擇了跟隨耶穌。

思想:

  1. 「大衛之子」將要來到祂的城了。代入門徒的視角,你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嗎?為什麼?
  2. 窮人是否一定會對耶穌有信心?有錢的人是否一定會對耶穌沒有信心?這樣,在地上有產業與否,是否對一個人進天國沒有任何影響?
  3. 你覺得自己更像巴底買還是財主?為什麼?你認為巴底買為何能夠堅持發聲?他有什麼特質,值得你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