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110篇
1(大衛的詩。)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2耶和華必使你從錫安伸出你能力的權杖;你務要在仇敵中掌權。3你在聖山上掌權的日子,你的子民必甘心跟隨;從晨曦初現,你就有清晨的甘露。4耶和華起了誓,絕不改變:「你是照着麥基洗德的體系永遠為祭司。」5在你右邊的主,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6他要審判列國,屍首就佈滿各處;他要痛擊遍地的領袖。7他要喝路旁的河水,因此必擡起頭來。
這是一首頗特別的君王詩,其獨特之處有下列幾方面:第一,這首詩是新約聖經引用最多的詩篇,其中間接提到它的最少有十二處,而直接引用它的也有七次,並指明這詩是由大衛作的(參徒二34~35)。第二,它是一首預言彌賽亞君王的詩篇,耶穌回答法利賽人的質疑時,直接引用此詩應驗在祂身上(參太二十二41~46)。第三,這首詩處於卷五(一零七至一五零篇)七首詩的中間,成了這七首詩篇的關鍵詩篇。詩篇一零七至一零九篇是子民痛苦的求救,而一一一至一一三篇卻洋溢滿心讚美耶和華的呼聲。本篇詩剛好連接兩者,顯示出這位君王領導祂的子民得勝仇敵,祂不單滿足子民悲痛的呼求,更是配得讚美的。第四,這首詩的結構非常清晰,第1及第4節從神而來的神諭(oracle)剛好將它劃分爲兩部份。學者指出在希伯來文中,這兩部分正好各有七十四個音節,表現出精準的平衡。第一部份(1-3節)描述君王的身份,第二部分(4~6節)則提到祭司的位份。簡言之,這位預言中的彌賽亞,是君王也是祭司。
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君王、祭司的角色集於一身是少有的。以色列神權體制下的三重職份:君王、先知和祭司之間是界線分明的,但是大衛也被稱為祭司,負責獻祭,更照着祭司的職責來為百姓祝福(撒下六14~18)。他的兒子所羅門也是如此,他的王權也涵蓋了大祭司的職能(王上二27、35)。君王使人聯想到他身處皇宮之中,代表着神的統治,並舉行政治上的活動及領導百姓;祭司則在聖殿內處理一切祭祀事宜,建立子民與神的關係。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這詩篇時,凸顯了基督除了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來一13),也同時提到基督的身份是王、也是祭司(來八1)。
這位君王坐在父神的右邊;右邊正是執政掌權的位置。「耶和華對我主說」(1a節),祂要將他的仇敵「變成他腳的踏板」(1b節)《思高譯本》。古代得勝的君王將他的腳踏在被擊敗的敵人頸項上,表示絕對的掌權。這句話似乎反映出大衛在希伯侖作王七年後,他和他的跟隨者到了耶路撒冷,攻打那地方的耶布斯人,攻取了錫安的保障,統治了整個以色列國。第3節的「你在聖山上掌權的日子,你的子民必甘心跟隨;從晨曦初現,你就有清晨的甘露。」因用詞簡練,產生了不同的解釋和文本傳統,是一節較困難的經節。大致上可理解為王的軍兵眾多,都是自動請纓的年輕人,既強壯又勇猛,他們多如清晨甘露聚集在他們的領袖面前。因此,君王必帶領子民勇往直前,戰無不勝。
此外,這位君王也是祭司。然而他非照人間的體系擔任祭司的職份,而是「照着麥基洗德的體系永遠為祭司。」(4b節)麥基洗德是誰?他是亞伯拉罕戰勝五王回來後遇到的那位王;他是撒冷王(Salem),撒冷是耶路撒冷的舊名,其意思是平安,故他是平安的王。「麥基洗德」字面的意思是公義的王,這位公義平安的王地位超然,連亞伯拉罕都要向他獻上禮物及接受他的祝福(創十四17~20)。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來七1),因此,他是君王,也是祭司。這位君王祭司「喝路旁的河水,因此必擡起頭來。」(7節)這句話似乎是借用了基甸帶領軍隊時,喝溪水而得力,戰勝仇敵非靠那三百勇士,而是靠耶和華所賜的力量。
思想:
這幅君王祭司戰勝敵人的畫像,讓我們想起美國南北內戰時(1861-1865),北軍認為神是站在他們的那一邊,然而,擺平內戰的林肯總統卻說:「我們要站在神的那一邊」。求主幫助我們都跟隨這位祭司君王的腳蹤,站在祂的那一邊。讓我們一起以《君尊僕人》(The Servant King)作為我們追隨的榜樣。
(詩歌可於Youtube搜尋「君尊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