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來 4:16
不需要事前得到朋友允准或預先致電相約,便可以去探望他,這令人感到快慰。如果我們開放自己的家來歡迎別人,他們便可以無拘無束地在那裏共享食物、交談和團契生活了。在這種環境當中,我們往往感到心平氣和,是出於舒適和接納所散發出的溫情,能夠幫助我們感到自己不是外人。
假如你去探望的家,令你覺得好像在參觀一所博物館,而不是一個可以令你放鬆,享受彼此相伴的地方呢?假若與人交談時的話題,是信息性的談論多於分享生活近況,那又怎樣呢?你的探望便可能是冷漠、古板和枯燥的。
有些教會和信徒羣體落在以上兩個極端中的其中一個,而更多是在兩者中間。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期望每一間教會(包括建築物本身和裏面的人),都成為一個好客的家,是一個充滿恩典、憐憫和無條件的愛的地方,是一處讓人可以放下他們的「包袱」和「重擔」的地方,讓人跌坐在悔罪的長椅上,並沉浸在赦免和恩典的坐墊的地方。「家」是一個有人給你一杯永活的水和生命的糧,讓你能瞥見神永恆家的地方。
禱告
父啊,求祢幫助我們,像祢在天上歡迎我們那樣,在地上歡迎別人,叫我們開放自己的心和家,讓人能在那裏接受祢的恩典和憐憫。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