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讲道的态度与方法
本文摘自《当代基督教讲道学》导论
学习讲道的态度与方法
如果讲道是一种实践,那么学习讲道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就是:必须刻意地学习讲道,并要不断地练习讲道;这就好像学开车的经验一样。回想你第一次到教练场去学开车,教练会要求你记住每个开车动作的口诀(方向盘要向左转几圈,向右转几圈)。当教练教授了所有的技巧之后,就得靠你自己每天不断地练习。最后,你仍必须亲自上路试一试,否则永远都学不会开车。一旦你自己开车上路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你将会发现,你不用再倚靠这些口诀作「倒车入库」或是「路边停车」的动作,因为一切似乎都变得如此自然。不过,要达到这种人车一体的境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仅得从最基本的动作学起,还要靠你自己不断地练习及揣摩。学讲道也是如此!笔者在此提供几个具体的建议供作参考:
一、学习讲道的不二法门,乃是持续不断地练习(写讲章与讲道)以及读好的讲章
在本书中,笔者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介绍准备讲章的整个流程:从一开始以讲道为目的的圣经释义(第六章),到如何从释义过渡到讲章(第七章)、讲章的焦点与功能(第七章),以及如何找著合适的讲章形式(第八章),一直到讲章的草图。读者若能按照书本中学习的内容实际操练,久而久之可以建立一个准备讲章的良好习惯。不但如此,本书介绍了十二种不同的讲章形式(第九~二十一章),读者若能根据所学的讲章形式实际地运用在写讲章上,并进一步比较各种讲章形式之不同,就更能掌握每种讲章形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合。你所牧养的教会将会是你操练讲道的最好场所!透过一群你所熟悉的会众对你讲道的回应(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将帮助你更知道如何改进你的讲道。
除了不断地练习写讲章与讲道,学习讲道的另一个方法就是阅读好的讲章。在本书中,笔者提供了一些讲章范例,读者可依照所学的讲章形式,来分析这些讲章,借此学习如何将理论实际运用在讲道上。当然,讲道是一个口语沟通(oral communication)的事件,是这些经过修饰且出版的讲章所无法取代的。虽然读讲章与实际听这篇讲章在讲台上透过一个人传讲出来,会是非常不一样的经验,但是为了学习的需要,这些印刷出版的讲章仍有其重要性,尤其是好的讲章。读讲章与听讲道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人在听讲道时,比较难去分析讲道者是如何建构他(她)的讲道。若是读讲章的话,就比较有可能做这样的分析。
二、观看自己讲道的录影,并自我反省
相信对大多数的讲道者而言,观看自己讲道的录影,是一个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经验。为什么讲道者那么害怕看自己的讲道录影带呢?就沟通学而言,讲道是一种独白。当听众将所有的眼光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时,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自在。因此,一旦讲道结束后,不管讲的好或不好,毕竟已经结束了,许多讲道者不愿再去回想它,或是重新经历那种「折磨」。我们若将「戏剧表演者」与「讲道者」二者作比较的话,或许能帮助讲道者进一步了解讲道这个经验。对一位戏剧表演者而言,他所演出的内容乃是根据作家所写的台词。尽管作家所写的也是根据他个人的生命经验,但是在演出的当下,作家往往是隐藏的。因此,不管对演员或作家而言,他们都处在一个「安全地带」。但是讲道者就不一样了,因为讲道者在讲道时是直接面对听众,呈现个人的东西,因此某种程度的亲密感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对一般的公众演讲家而言,在众人面前分享自己的东西,自然地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而在所有的公众演讲者当中,讲道者所面对的恐惧感与责任,更远比其他的演讲者大得多。为什么?原因在于听众期待讲道者带给他们一种面对圣经的新眼光。同时,不像其他演讲者可以肆无忌惮地说想讲的东西,讲道者必须传讲「上帝的话」。这就如同巴特在《罗马书释义》中所表达的:「当教堂的钟声响起,一种期待的气氛便升起,似乎某种伟大、要紧、甚至生死攸关的事就要发生了。究竟是什么事?乃是人渴望要听见神的话。」[4] 正因为人们想要听见上帝的话,此一事实往往带给讲道者莫大的责任感甚至是恐惧,以及因著这份恐惧,而花上许多时间去准备讲章。这或许是造成许多讲道者不愿再去观看自己讲道录影的主要原因,因为整个准备讲章以及传讲的过程非常辛苦,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
话虽如此,观看自己的讲道录影,是学习讲道的一个重要步骤。讲道者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并相信自己还有成长的空间。这远比单单倚靠会友在主日礼拜结束后,对讲道者的讲道所做的简短评论来得更实际且更有帮助。事实上,有些人在看了自己的讲道录影之后发现,原来自己的讲道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差。也有些人在观看了自己的讲道录影后,才发现或不敢置信:原来自己的口齿不清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一般而言,我们所看到的自己往往与别人眼中的我们会是不一样的面貌。许多传道人及神学生发现,以一位听众的角度将自己的讲道录影反复观赏后,往往会得到令他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讲道者手札:讲道的生活
除了个人的灵修笔记之外,笔者也鼓励讲道者建立「讲道者手札」,目的是鼓励讲道者以一种更敏锐的态度,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讲道的题材,包括书本、报章杂志、新闻时事、小说、电影……,并将灵感记录下来。特别是讲道者必须学习关注时事及社会动态:这个世界、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并学习用信仰的眼光来回应。巴特主张,讲道是「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对今日的讲道者而言,这仍是很重要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