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三十一9~13
9耶和華啊,求你憐憫我,
因為我在急難之中;
我的眼睛因憂愁而昏花,
我的身心也已耗盡。
10我的生命為愁苦所消耗,
我的年歲為嘆息所荒廢;
我的力量因我的罪孽衰敗,
我的骨頭也枯乾。
11我因所有的敵人成了羞辱,
在我鄰舍跟前更加羞辱;
那認識我的都懼怕我,
在街上看見我的都躲避我。
12我被遺忘,如同死人,無人記念;
我好像破碎的器皿。
13我聽見許多人的毀謗,
四圍盡是驚嚇;
他們一同商議攻擊我,
圖謀害我的性命。
「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當中「靈魂」(רוח)這字並不是解作靈魂,而是解作一個人整全的生命。同樣地,常被人解作「靈魂」的意思的希伯來文是נפש,這字在創世記二章7節有出現,就是描述耶和華吹了一口氣進入那人的鼻孔中,他便成為「有靈的活人」(נפש חיה),所以我們以為神所吹進的就是靈魂,其實不是,而是生命力,因為נפש這字是解作性命或生命(life)。當我們看見9~13節這一段詩篇三十一篇的中心時,便明白這一段以「我的性命」(נפשי)作開始(9節)(和合本作「我的身心」),也以「我的性命」(נפשי)作結束(13節)(和合本作「我的性命」),成為整段經文的首尾呼應,與「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當中「我的靈魂(我的性命)」對應。若果我們要明白「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的意思,便要細心去看9~13節當中詩人的性命(靈魂)的情況是怎樣。
首先,9~10節以很多「我的XX」來描述詩人的情況,包括「我在急難之中」、「我的眼睛」、「我的性命」(9節)、「我的生命」、「我的罪孽」、「我的力量」、「我的年歲/年日」、「我的骨頭」(10節)等等,大多都是詩人身體上的部分,而當中關乎到性命的有「我的性命」、「我的生命」及「我的年歲」,說明詩人的一生──也就是他的生命的狀態──處於一個奄奄一息的狀態,而當中很特別的就是「我的罪孽」的描述,這代表詩人並不以為自己是個純粹的受害者而其他人都是加害者,因為當他面對生命中的急難時,沒有把責任完全推到別人身上,而是承認自己有罪孽,這罪孽正是使他自己的生命奄奄一息、他的力量也都衰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9~10節說明詩人個人生命的狀態,而11~13節便說明他與其他人的關係,當中提到有「敵人」、「我的鄰舍」、「那認識我的」(原文是我的被認識者)、「在街上看見我的」(11節),這些人所做的事都是由詩人自身的角度來看的,他們羞辱詩人,如何?就是在街上看見詩人時便懼怕他並躲避他,這是一種刻意的冷對待(11節),是一種集體的行動以及對詩人的欺凌,以致12節提到詩人被人完完全全的忘記,成為死人,這正正如9節及13節有關「生命」的主題相反(死亡)。最後,13節卻反過來,並不是冷對待了,而是一種合謀、一同商議去攻擊詩人,打很多小報告,四圍全部的人都很積極地害詩人。
然而,面對這一切,詩人的禱告是第9節「耶和華啊,求你憐憫我」,和合本作「憐恤」,我們特別留意「憐恤」這字的意思就是恩待,或者是指在眾多人圍攻自己時,特別地在眾人當中恩待自己的意思,這字的假設是有不少人在耶和華的視線範圍內,在這眾多人羣中,神特別地恩待詩人自己。因此,「憐恤」「憐憫」或是恩待是一種從神而來的禮物,並不是因為詩人做了甚麼或比別人更好,而是百分百的恩待,也可以說是恩典。
思想:
原來,在患難中,詩人所祈求的就是從神而來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