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奴僕君王
高銘謙

經文:列王紀上十二6~8

6羅波安的父親所羅門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長者,羅波安王和他們商議,說:「你們出個主意,好把話帶回給這百姓。」7他們對他說:「現在王若像僕人一樣服事這百姓,用好話回覆他們,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了。」

8王不採納長者給他出的主意,卻和那些與他一同長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年輕人商議。

列王紀上十二章6~8節描述羅波安諮詢他父親所羅門在世的日子中侍立的老年人,羅波安先諮詢他們,表示他對這班老年人的尊敬,看來也重視他們的意見。第7節用了三個「服事/奴僕」(‪עבד‬)的同字根字來說明老年人的意見。

首先,老年人這樣建議羅波安:「你要成為奴僕為這民」(‪תהיה־עבד לעם הזה‬)(7節),亦即是說,在討論能否減輕以色列民的苦工之前,老年人建議羅波安要成為百姓的公僕。這對羅波安來說很特別,畢竟羅波安是君王,君王與奴僕的身份分別是當時社會階層中最高層及最底層的身份,作為君王的羅波安沒有可能成為奴僕,但老年人這個建議卻顯出他們的智慧,因為以色列民已經成為奴僕多年,若果羅波安打斷了所羅門的國策,激進地改變身份角色,自己成為奴僕,謙卑地成為「為這民」的奴僕君王,那麼這班人民便自然能效忠羅波安了。

另外,羅波安不但要成為奴僕君王,更要「你服事他們及你答應他們」(‪ועבדתם ועניתם‬)(7節),當中「服事」(‪עבד‬)一字正正就是「奴僕」這字的動詞。老年人建議羅波安不但要有奴僕的身份,更要有實際上奴僕一樣的行動,主動服事這班百姓。因此,老年人的建議,是要求羅波安在身份與行動上都要成為奴僕。

之後,老年人認為當羅波安願意成為奴僕時,這班以色列民便會這樣:「他們便會為你成為眾奴僕直到永遠」(‪והיו לך עבדים כל־הימים‬)(7節),當中有「為你」(‪לך‬)一字,對應了羅波安的「為這民」(‪לעם הזה‬)。若果君王願意服事人民併爲他們,這班人民也會活出「為你」的生活。

思想:

老年人在舊約的智慧傳統中是智慧的代表,白髮人所出的意見反映了智慧之語。當中的智慧,就是作為君王的羅波安要成為奴僕君王,以「為這民」的向度專心服事百姓,這樣,百姓也願意真的成為羅波安的奴僕,甘心成為「為你」的人民。這種謙卑服事的智慧,如何成為你的指引與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