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惡人?受害者?
高銘謙

經文:列王紀上十二17~24

17至於住猶大城鎮的以色列人,羅波安仍作他們的王。18羅波安王派監管勞役的亞多蘭去,以色列眾人用石頭打他,他就死了。羅波安王急忙上車,逃回耶路撒冷去了。19這樣,以色列背叛大衛家,直到今日。20以色列眾人聽見耶羅波安回來了,就派人去請他到會眾那裏,立他作全以色列的王。除了猶大支派,沒有跟從大衛家的。

21羅波安來到耶路撒冷,召集了猶大全家和便雅憫支派的人共十八萬,都是精選的戰士,要與以色列家打仗,好將王國奪回,歸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22但神的話臨到神人示瑪雅,說:23「你去告訴所羅門的兒子猶大王羅波安,猶大和便雅憫全家,以及其餘的百姓,說:24『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以色列人打仗。你們各自回家去吧!因為這事是出於我。』」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遵照耶和華的話回去了。

十二章17~19節描述北國支派的背叛情況。羅波安差派掌管服苦之人的官員亞多蘭往以色列那裏,這個決定明顯缺乏智慧,既然北國百姓已宣稱與大衛無份(王上十二16),羅波安這決定便顯得沒有政治的敏感度,更加突顯出他的愚昧。亞多蘭就是服事大衛的官員(撒下二十24),後來也成為所羅門的官員,負責管理服苦的人(王上四6),代表他在羅波安的年間己是一名老臣。因此,羅波安派這老臣去以色列當中,可能是期望他能挽回分裂的局面,畢竟這老臣有可能是有民望的人,可是,他們卻用石頭打死他。十二章20節說明北方支派都立耶羅波安作王,只有猶大支派歸大衛家,這句說明先知示瑪雅的預言已成真了。

十二章21~24節指出羅波安本來期望招集軍隊與北國爭戰(王上十二21),可是耶和華的話臨到神人示瑪雅身上(王上十二22)。基本上,示瑪雅是羅波安年代重要的先知,在歷代志版本中他有數次與羅波安交涉(代下十二57~815),羅波安在每一次都願意聆聽及迴應示瑪雅所說的神諭,他被稱為「神人」(איש־האלהים)(王上十二22)。在他的先知講論中(王上十二24),以色列北國的支派被稱為「你們的弟兄」,成為羅波安不要開戰的理據,羅波安聽從了示瑪雅的先知講論,他便因而逃避了一場危機,可算是智慧君王所該做的事。因此,羅波安的角色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角色,他不是完完全全的好人,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惡人,他既有惡人(villain)的元素,也有受害者(victim)的元素。

就在這惡人(villain)及受害者(victim)兩面的張力之下,羅波安面對歷史的走向、神的應許,以及自己人生的抉擇。我們往往認為惡人與受害者是對立的兩面,可是由羅波安的敘事看來,這兩者正正就是對應。神能在人的抉擇與說話中成就祂的應許,當人以為自己的決定能左右大局時,神卻在眾多人為的元素之下成就祂的審判與歷史的走向,叫人明白真正作主作王的是耶和華。這樣,經文帶出了「耶和華纔是歷史的主」,祂能立王、廢王、立國、滅國,只有祂纔是真真正正的君王。

思想:

受害者同時又可以是加害者,你有沒有這樣的認知呢?在敘事中,神纔是真正的君王,主宰一切,這對你來說有甚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