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求愈多,愈不容易满足。
人的需要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真正的需要(real need),二是“感觉上需要(felt need)。”一般来说,真正的需要容易满足,感觉上的需要不易成全。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羊群所需的是食物,供应的责任在于牧羊人;羊群若是饿肚子,牧羊人要负全责。
小时候放牛,因着好玩,常把牛绑在树上。傍晚时分,牵牛回家,阿嬷明眼一看,牛肚还是凹的,就知道我偷懒了,免不了被骂。
其实牛的需求并不多,只要吃饱喝足就满足了。我小时候最爱看的景象是:在慵懒的午后,水牛侧躺在猪圈边、牛棚里反刍,把吃过的食物再尝一次,余味犹存。
小时候,农家虽穷,小孩子饿肚子倒还不至于。只记得个个都是挺着大肚子,那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不过,仅管天天喝地瓜粥配咸豆腐,小孩到底还是长大了。那时候,我想吃的东西太多,需要吃的并不多。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不堪其忧的缘故是欲求过高,不安于室不满现状;不改其乐的秘诀在于人的知足,人一旦把生活水准调低,就是箪食陋巷也能满足。
保罗不就曾说过吗?“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8)有衣有食是人真正的需要;人若想要发财,就是贪得无厌,陷在迷惑了。(参《提前》6:9)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太》6:26)
我想,这个“我必不至缺乏”是那天空飞鸟和野地花草的不至缺乏,并不是那为自己加盖仓房,无知财主的不至缺乏。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这是牧童大卫亲身的体验,也是这个放羊孩子一生的经历。
试问,我们还缺乏什么呢?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