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0月21日 直面憂慮(小望) - 牧者恩言

10月21日 直面憂慮(小望)

Audio icon

牧者恩言

2025年10月21日

收藏
分享

經文:“應當一無掛慮”。(《腓》4:6)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中對我們發出了一個看似“過高”的要求:“應當一無掛慮”。“掛慮”(憂慮)似乎是人之常情,無論是財務困境、親人重病、人際關係,還是職場壓力,生活中的種種境況都可能讓我們感到憂慮,甚至到我們家做客的一位2年級小朋友,也表示自己“壓力山大”,總有寫不完的作業。

但是保羅的這句話不是一個個人的建議,而是作為使徒,他對基督徒的一個命令(原文中是祈使句)。“一無掛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文“掛慮”的字面意思是“被拉向不同的方向”。這描述了我們現實的處境:盼望將我們拉向一個方向,而憂慮則將我們拉向相反的方向。有人形容擔憂就像“讓人窒息”,你若經歷過徹夜難眠、胸口發緊,就能體會這個比喻的真實。它不僅消耗我們的精力,影響我們的判斷力,損害我們的健康,侵蝕我們的信心,甚至偷走我們本應有的喜樂。

我們的憂慮往往有3個來源:強烈的慾望,比如想要維持一段關係或得到某個成就,卻不成功;對未來的恐懼並想像各種“萬一”發生的事;或者當前正遇到的麻煩,像失業或生病。

保羅並不是要我們“無視現實”,假裝生活裏沒有問題。“一無掛慮”也不是讓我們變得漫不經心、不負責任或者毫無鬥志的無計劃躺平。相反,這個命令是讓我們勇敢面對生活的同時不要過度思慮,不要讓憂慮分裂我們的思想、壓垮我們的心靈。

史普羅在《我的人生能有喜樂嗎?》中說: “喜樂的頭號大敵是什麼?在新約裏似乎不是悲傷或痛苦,而是憂慮(anxiety)。我認為,保羅在命令腓立比人要喜樂之後立刻就談及憂慮,這是很顯然的: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4:7)……搶劫我們喜樂的正是憂慮,而憂慮不正是恐懼嗎?恐懼是喜樂的大敵,當我們憂懼的時候,就很難喜樂。”

耶穌也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太》6:34)不是因為明天沒問題,而是因為天父知道我們需要的一切。天父會看顧祂的兒女,就像祂看顧飛鳥一樣。下次憂慮來襲時,別否認它,先承認這是真實的掙扎。通過面對憂慮,我們學會信靠上帝的良善,而不是被憂慮綁架。這並不是說我們不會遇到困難,就連保羅自己寫信時也被囚禁。但我們可以相信,上帝允許這一切發生,是爲了成就祂的美意。即使在最沉重的時刻,祂仍在掌權,也必為我們開出路。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我承認我的心常被憂慮拉扯,求你幫助我直面這些現實,不再逃避。感謝你知道我的需要,求你用你的話語堅固我,讓我相信你的旨意是美善的。奉耶穌的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