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书亚记十一6-12
6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不要怕他们。明日这时,我必把他们全部交给以色列人杀灭。你要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战车。」7于是约书亚和所有跟他一起作战的士兵,来到米伦水边,突然攻击他们。8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以色列人就击杀他们,追赶他们到西顿大城,到米斯利弗‧玛音,直到东边米斯巴的山谷。以色列人击杀他们,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9 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去做,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战车。10那时,约书亚转回,夺了夏琐,用刀杀了夏琐王。先前夏琐在这些王国中是为首的。11以色列人用刀击杀城中所有的人,把他们完全灭尽;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约书亚又用火焚烧夏琐。12约书亚夺了这些王的一切城镇,擒获了这些王,用刀杀了他们,把他们完全灭尽,正如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所吩咐的。
以色列人战胜南方联盟后,北方的夏琐及其他城市自然因以色列人的崛起而感到忧心,特别他们是由东往西滨、再往南转向埃及的贸易路线受到威胁。北方的夏锁是昔日一个繁盛、唯一不受埃及掌控,有极大自主权和有影响力的大国。经文没有具体提及夏琐王爷耶宾听见了甚么,也没有记载他内心的反应,只简单的说:「夏琐王耶宾听见了」(1a节)。于是就组成了北国强大的联军,包括了三个王(约巴、伸仑及押煞)、几个地区的诸王(北方山区、南边的及西边等)及六个民族(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希未人)(1-3节)。经文用了三个「多」:即人民众多(大队人马)、多如海边的沙及极多的马匹和战车,来形容这支庞大的联军(4节)。犹大历史家约瑟夫在《犹大古史》中提及这支加利利地区的联合大军包括了三十万步兵、一万骑兵、二万马车。
约书亚和以色列军队从吉甲到米伦水边,徒步约需要五天 (170公里路程)才可抵达战场,到达后就要立刻迎战。以色列人在军力悬殊和体力消耗的情况下,仍能战胜北国联军,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耶和华的应许。「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不要怕他们。明日这时,我必把他们全部交给以色列人杀灭。你要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战车。』」(6节,参8节)然而,上主的应许也需要人顺服回应才能实现。这段叙事突显了约书亚彻底顺服上主的吩咐。经文多次提及约书亚的行动是按照耶和华和祂的仆人摩西所吩咐的(9、12、15节;参23节)。约书亚在这次战役中怎样显示他彻底顺服上主的吩咐呢?
首先,「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去做,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战车。」(9节)战车战马是昔日先进的武器,圣经对以色列人拥有马和战车,常带负面的评价(参诗二十7;赛二7)。耶和华要以色列人不要靠车靠马,要全心全意地倚靠祂。约书亚在战胜后砍断马的蹄筋,即把马的屈肌弄伤,以致马不能再在争战中剧烈地拖拉战车,而只能做农业搬运工作。砍断马的蹄筋一方面是除去敌人引以为傲的军力,同时亦让以色列不能用作争战,免得他们倚靠了战车战马,而忘却倚靠的对象是耶和华他们的上帝。
第二,约书亚把夏琐王和城中所有人杀尽,未有留下活口,然后又放火焚烧夏琐城(11-12节)。约书亚这样处置夏琐城完全是「耶和华怎样吩咐他的仆人摩西,摩西就这样吩咐约书亚,约书亚也照样做了。」(15a节)摩西在申命记六章10至11节和七章1至6节提及要将迦南人完全毁灭,因为他们的罪恶满盈,要拆毁他们的祭坛偶像,更不能与他们结盟结亲,以免以色列人被诱惑离弃上主。但以色列人可以住在他们的城邑、房屋,也可以享用他们收聚的各样美物。因此,夏琐与艾城一样,城中的战利品无须烧毁,以色列人可据为己有(14节,参八27)。这种处置方法有别于耶利哥城要把城、人口和一切战利品都焚烧,献给耶和华(参六18-19;申十三15-16)。「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约书亚没有一件偏离不做的。」(15b节)
思想: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全因为彻底顺服上主的吩咐,以兑现祂的应许。我们是全心全意地听从,抑或只是选择性地听从耶和华的某些吩咐呢?求主帮助我们彻底顺服上主,兑现祂的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