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書亞記四1-10
1當全國都過了約旦河,耶和華對約書亞說:2 「你要從百姓中選出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3吩咐他們說:『你們從這裏,從約旦河中祭司的腳穩穩站立的地方,取十二塊石頭,一起帶過去,放在你們今夜住宿的地方。』」
4於是約書亞召集了他從以色列人中所選的十二個人,每支派一人。5約書亞對他們說:「你們要過去,到約旦河中,耶和華-你們上帝的約櫃前面,按以色列人支派的數目,每人各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6這些石頭在你們中間將成為記號。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你們說:『這些石頭對你們有甚麼意思?』7 你們就對他們說:『這是因為約旦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中斷;約櫃過約旦河的時候,約旦河的水就中斷了。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8以色列人就照約書亞所吩咐的做了。他們按以色列人支派的數目,從約旦河中取了十二塊石頭,正如耶和華所吩咐約書亞的。他們把石頭帶過去,到他們所住宿的地方,就放在那裏。9約書亞另外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旦河的中間,在擡約櫃祭司的腳站立的地方;直到今日,石頭還在那裏。10擡約櫃的祭司站在約旦河的中間,直到耶和華命令約書亞告訴百姓的一切事辦完為止,正如摩西所吩咐約書亞的一切話。於是,百姓急速過了河。
約書亞記第三及第四章其中一個特點是第三章敘述的某些事,待第四章才具體說明。例如三章12節提及選出十二支派,待四章2-3節才具體說明選出十二支派是要從河中取石頭;三章17章提及擡約櫃的祭司站在河中間,以致子民行在乾地上,待四章10節才加以解釋這一切是按耶和華的吩咐而做的。還有,第3及8節提到十二塊石頭放在當夜住宿的地方,直到第19-20節才指出這地方就是吉甲等。這種觀察解釋了為何第四章的敘述看來有些重複,但細察下會發覺是更詳盡、更具體的重述文學技巧而已。
立石為記是這一章的焦點,是過約旦河後首要做的事。當全國、全體百姓都過了河(1a、11a節),約書亞就從十二支派中揀選了十二人,每人都從河中祭司站立的位置拿取一塊石頭,放在他們當夜住宿的地方(3c、8c節);這地方就是在耶利哥城東邊的吉甲(19-20節)。全體百姓並沒有包括呂便人、迦得人及瑪拿西人共兩個半支派的家眷和牲畜。但因為他們曾答應摩西,他們的勇士會與其他支派一同奪取迦南地之後,才返回約旦河東的家園。那時,這兩個半支派約有四萬人匯同其餘支派的勇士,一同預備上陣迎戰(13節)。
「約書亞另外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旦河的中間,在擡約櫃祭司的腳站立的地方」(9a節)。除了從約旦河祭司所站之地拿十二塊石頭放在吉甲,究竟還有沒有「另外」的十二塊石頭呢?不少學者認為這只是一種「回顧的重複」的文學技巧,是要說明約書亞所立的石頭,原是位於站在河中的祭司的腳下。然而,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從句子的表達清楚指出是「另一堆石頭」擺放在河中,這樣似乎更合乎耶和華要求立石記念的用意。岸上的石頭會提醒以色列人,上帝是信實的,祂已將他們帶入應許之地;河裏的石頭在乾旱時或河水水位低因而露出來時,正表明是上帝的大能使河水分開、也使河水復原,擡約櫃的祭司及以色列人只是聽命而行而已(7節)。
經歷過約旦河的那一代人,當兒孫們問及石頭的意思時,他們就可直接述說曾經歷過的神蹟(6-7節)。但提問者並不限於第二代的兒女,亦包括了後世的人。第21節指出「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對你們有甚麼意思?』……」。這句話顯明提問者是將來多個世代的人。因此,耶和華要約書亞立石記念,不是單爲了讓經歷過約旦河這一代的以色列人銘記祂的作為,而是要代代相傳下去,讓每一代人都記得耶和華曾為他們的先袓行過大事。
以色列人過約旦河、走過乾地進入迦南的神蹟與上一代以色列人過紅海的經歷非常類似(23節)。這一代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就好似經歷「新出埃及」,而這種新出埃及的經歷對以色列人有雙重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24a節);另一方面,則是「使你們天天敬畏耶和華-你們的上帝」(24b節) 。還有,這神蹟是要使迦南的「眾王因以色列人的緣故都膽戰心驚,勇氣全失」(五1b)。
思想:
以色列人經歷了神的信實和大能,進入了迦南地。上帝要求他們立石記念祂的作為。照樣,神也會在我們的信仰路上使用某些經歷幫助成長,讓我們更深的認識祂、更明白祂的旨意。試重溫下在你的靈程路上有哪些刻骨銘心的經歷,數算一兩個,然後向神感恩,更求祂幫助你在未來的日子更全心信靠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