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我们最近一直探讨「真正的耶稣」系列,今天继续讨论第二部分「祂的生平」,题目是「耶稣的能力」。其实,我们一直都是一边探讨,一边编写耶稣的传记。我们着重的不在于耶稣的教导,而在于祂生平的事迹。每逢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圣诞节,我们都会多看一些展现耶稣人性的事迹,以明白圣诞节要告诉我们的信息。这信息就是神圣的神降世为人,成为你触摸得到的人,成为脆弱、软弱的人类。
圣诞节过后,今天我们会查考马可福音,看看基督的能力和威严。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知道基督拥有两种属性。祂是葡萄酒之主,也是鞭笞之主。传统派的人总是想着耶稣的能力、权威和威严;自由派的人则想着祂的脆弱、温柔和恩典。虽然你的性情和取向喜欢耶稣的某一面,可是别让它遮挡耶稣的另一面,这两面看似互相矛盾、互不兼容,但这才是耶稣,真正的耶稣。
人类只能做到其中一面,但没有人能做到耶稣所能做到的。祂两方面都做得到。我们将要读的经文是一系列神迹的开始,马可向我们介绍基督的能力。他甚至在这里告诉我们基督的能力是充满眷顾的能力,而基督的关怀则是带有能力的关怀。耶稣基督——温柔、和顺、温和的婴孩,也是风暴的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神迹吧。接着,我们会探讨四个学习重点,每个重点都包括神学理论和个人实践方法。我们一起打开马可福音4章35至41节。请听神的话语:
[35] 当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吧。
[36] 门徒离开众人,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
[37] 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
[38] 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
[39] 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的平静了。
[40] 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41] 他们就大大的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这是神的话语。
第一,基督能力之真实。
我们要探讨的四个重点,都让我们更清楚基督的能力。第一,我不想忽略这一点,所以我会花几分钟讲一讲。这段经文向我们展现神能力的真实,告诉我们祂的能力是真实的,而非甚么神话传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生动妙绝的故事。作者不是已为你描绘得有声有色,让你真实看见了吗?这段经文只有两百字左右,所有不同的翻译版本都大概只有两百字,这故事实在非常紧凑简洁。虽然这故事的风格看似极度省字,但是我看过很多学者的评论,他们都说:「这故事非常有趣的地方,就是故事包含了很多无关重要的细节。」
故事包含了无关重要的描述。我们来看看那些细节。第一,经文说:「当那天晚上」,这告诉我们这件事在甚么时候发生。第二,经文说:「耶稣仍在船上」,祂并没有更换衣服。第三,我们知道「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你们以前可能听过这故事,你们是否知道那里有很多别的船围绕着祂呢?有很多别的船与祂在一起。我们也看到「耶稣在船尾上」,经文告诉我们祂睡在船上甚么地方。最后,我们看到耶稣「枕着枕头睡觉」。我给你们这些无关重要的细节,一会儿会解释为甚么所有人都说这些细节不重要。
历史学家会告诉你那个年代的人如何捕鱼。如果你是船上的乘客,而非水手或渔夫,你可以去拿舵手座位下的枕头来坐,这样可以坐得舒服一点。耶稣甚至枕着枕头睡着了。那么,为甚么说这些细节不重要?我来简单解释一下。
任何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都知道,这绝对不是小说的写作手法。假如你要写一个神话故事,你不会把一些对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毫无帮助的元素放进去。这些都是无关重要的细节,对故事情节一点帮助也没有,对故事情节毫无意义。学者会告诉你,直到最近这两百年,小说才开始加上一些细节,作家们写这些细节来营造真实感。你去看任何一本古代传说故事,细节都不会写在里面。最近,我刚看完几本我很喜爱的古代传说故事。你也去看看吧,书中绝对不会这样说:「祂在船尾,不在船头。」、「祂枕着枕头睡觉。」、「有很多别的船和祂同行。」、「祂没有更换衣服。」谁在乎祂有没有更换衣服呢?
试想想吧。我希望听这伟大的故事。顺便说说,耶稣离开前并没有更换衣服,祂仍在船上。谁会在乎这些细节呢?我并不在乎。神话故事不会说海神穿甚么衣服,也不会说祂换了绿色的外袍准备与海龙搏斗。神话故事不会这样说。那么,为甚么经文中这个故事包含那么多细节呢?我看了很多学者的评论,他们都诚恳地说:「这里有那么多细节,是因为故事的来源本来就有这些细节。」经文中包含这些细节,代表这些都是当事人的个人回忆,当事人将事情发生经过和事情所有细节都告诉马可。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便没有其他原因解释得到了。因此,这段经文所说的事迹绝对真实地发生过,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一个历史事实。
我平常会做资料搜集以准备讲章,可是有时候某些资料总是用不着,不过再下一次或者又用得着了。圣诞节期间,我查找耶稣的资料,其中在圣诞节常讲论的信息,是耶稣一家逃难到埃及。我看了很多评论注释。其中一篇评论指出一点很有趣:所有早期对耶稣的抨击、反对耶稣自称是弥赛亚的犹太教法典《他勒目》(Talmud),都写于耶稣死后和基督信仰兴起之后的一、二世纪期间。
有一位异教的哲学家克理索(Celsus)非常反对基督信仰。所有反对基督信仰的人都谴责基督,却永远不会否认祂所行的神迹。耶稣的敌人知道无法否定祂所行的神迹,没有人能否认。他们能够说的就是:「耶稣大概是学了巫术才能行这些神迹,因为祂小时候曾在埃及住过。」反对者以事实针对耶稣,指祂小时候并非住在拿撒勒。耶稣小时候住在埃及,是因为祂父母带祂逃难到埃及。反对者便说:「耶稣大概就在那里学到巫术。」可是,这里的重点是,从没有任何反对耶稣的人否认耶稣行神迹的能力。为甚么?因为祂所行的神迹人所共知,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些神迹都曾真实发生。
马可只是在四十年之后记录这件神迹。假设你要编造一个发生在四十年前的神迹故事,你现在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你会说:「有三个人目击这事发生,他们全都去世了。」但你不会这样编造故事:你不会描述五千人神迹地吃饱,也不会编写几百人围观死人从死里复活,也不会记录这次平静风浪的神迹,因为那里有数以百计的人在周围的船上围观。
假设今天我要记录一件在四十年前发生的事,说:「有三百人在上海的大街上看见一个人没有借助任何工具在空中飞行。」如果这个神迹根本没有发生,我最好还是耐心等一等,不要在四十年后便写下来。因为有数以万计当年住在上海的人如今还活在那里,假如他们看到我在中国时报撰写这则新闻,他们会说甚么?他们大概会说:「喂,如果这事情真的曾经发生,我一定会知道啊。这实在很荒谬,根本没有证据证实。」
然而,马可竟然可以在四十年后在公开的著作中,如此仔细地记载所有神迹奇事,而毫不惧怕会有任何抵触的部分。反对耶稣的人也不敢否认祂所行的神迹,只能试图透过其他方式来解释这些神迹。因此,如果你今天说:「我不是基督徒,其中一件让我很疑惑的事,就是耶稣究竟是否真的行过神迹。我不相信耶稣能行神迹,只相信祂是个很好的老师。这些神迹故事只是后来的人给故事添加细节、加以渲染而已。」这说法绝对违背了事实。绝对违背了事实。
我为何一开始就讲论这一点?因为经文本身就教导我们基督能力的真实,这并非学术性的论点。为甚么这不是学术性的论点?因为这段经文的教训是,耶稣基督会带领我们经过人生中的风浪。如果你选择在风浪中相信祂,那么你也要相信这是真实的故事,这是曾真实发生的事实。除非你看着这段经文并说:「这就是我的主。祂行了这些神迹。祂就是这样。这些神迹真的发生过。」否则你永远不能处理生命中的问题,不能面对人生中的风浪。这并不是学术性的论点,而是基督能力之真实。
第二,基督能力之巨大。
我们要学的第二个重点,是基督能力之巨大。这部分的讨论会比较简略。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基督能力之巨大,因为风浪来了,而且是个暴风,所以把人吓倒了。加利利海常有暴雨风浪,因为那里四面环山,而南面的山脉之间有一个峡,所以风会从那山峡吹进来,很快便能刮起风浪。假如你是加利利海的水手或渔夫,风浪对你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你已遇见太多甚至厌倦了。风浪在那里恒常出现,因此如果连那羣有经验的渔夫都认为他们快要丧命,就代表那真是一场极大的风暴、一场强烈的风暴。如果你有留意,你会发现耶稣醒来斥责两件事。
这是我想你们注意的事。首先,耶稣说甚么?祂说:「住了吧!静了吧!」这个翻译版本不错。有古老译本作:「平静吧!」这样好像有点严肃。但我听过最好的翻译版本是,耶稣起来说:「住口!安静!」这样写会更好。而「平静吧!」这样好像有点弱。耶稣起来,说:「住口!」然后祂说的第二点其实是:「保持住口!」祂说:「安静!保持安静!」但这样比较贴切:「住口!保持住口!」
你们见到当中的能力吗?耶稣没有施法术,也没有卷起衣袖、运功或念咒。你们有看过电影《十诫》吗?戏中饰演摩西的演员把红海分开时,站起来又举杖又挥手,又呼喊:「呼——」「看啊!」「神的权能……」他做了一大堆动作,叫了又喊,才能施展能力。可是耶稣没有这样做,祂没有起来说:「来,看看。」祂只起来说:「住口!」祂动一动小指头,便能彰显极大的能力。
你看到耶稣的态度吗?这些事对祂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实际上,祂不止斥责风,还斥责浪——这一点真的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经文说:「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然后,发生甚么事?风就止住,大大的平静了。意思是甚么呢?祂对风和浪说话,然后风和浪都有反应。不仅风停了,而「大大的平静了」几个字的意思还说明海面变得平静如镜。
你们看,耶稣起来,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突然,风暴就止息了,这差不多是同时发生的事。以人类的经验来说,当时的人根本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也不曾见过这样的事发生。这个神迹甚至超过一切人类自称所行过的神迹。耶稣不仅止住风,也没有花很长时间施法;祂没有不停说「住了吧!静了吧!」,也没有让所有人围着坐,看着风慢慢止息。祂一说「住了吧!静了吧!」,不仅风立刻止住了,海也立刻平静了。人所共知,就算风停了,海浪也会继续晃动;就算风暴停了,巨大的浪花还是会激起。可是,现在一切都止息了——海平静如镜,绝对平静——就在一瞬间平静了。
不管你生命中的各种张力有多难驾驭,也没甚么关系。不管你觉得自己有多古怪、有多混乱,也没甚么关系。耶稣没有敌不过的对手。你明白吗?没有甚么东西是耶稣的对手。因此,你任何问题都不是耶稣的对手,甚至世上各种难以驾驭的力量都不是耶稣的对手。耶稣没有敌不过的对手;没有甚么能与祂匹敌;没有可以将祂摔倒的对手。在强大的风暴中,一个跟祂摔跤的对手也没有。祂是「风暴之主」。
第三,基督能力之至高无上。
第三,我们要知道的,不仅是耶稣能力的真实和巨大,还有祂能力的是至高无上。我不会很详细讲述这部分。如果你有读过旧约圣经,就像当时在场目击整件事的门徒和四周船上的人一样;如果你有读过旧约圣经,那么你会知道风、浪和风暴所指的并不仅是风、浪和风暴。
在圣经里,你会发现一件事情,这特别是神向古人讲话的方式;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没有其他象征比海更深刻,它象征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无能,象征不可控制的能力,象征暴怒和混乱。这就是故事那么有趣的原因。启示录21章告诉我们,在新天新地不会再有海;我不认为这代表到时不会有水或湖之类的东西。圣经所说的其实是指海代表混乱,而只有神才拥有权能可以平静海浪。只有神能做到。整本旧约圣经都在描述神有能力这样做。因此,当耶稣行这神迹,船上所有人——就是众多船只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耶稣并非只是展示大能而已,而是宣告祂拥有的能力是至高无上。
举例说,当你打开诗篇29篇,你看到:「荣耀的神打雷,耶和华打雷在大水之上。」有一次,就在飓风逼近我的居所时,我读到这篇诗篇。「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耶稣在这里就是这样子。这里已经解释了,不是吗?诗篇29篇已解释了。为甚么神独有能力可以平静洪水风浪?为甚么神独有能力可以止住雷响?因为圣经说:「打雷的正是主。」意思是所有力量、整个宇宙中存在的力量,都是从神而来,都是借助神的能力才能显出这样的力量。因此,耶稣基督没有起来说:「我有能力。」耶稣基督在这里其实是说:「我就是能力。」祂不只是说:「我有能力成就甚么甚么。」祂是说:「我就是能力,世上一切的能力都是从我而来的。」这就是为甚么祂能起来,说:「住了吧!」然后,一切便止息。
这样其实宣告了耶稣绝对至高无上的能力,为甚么呢?我想我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我的推论。当时在场的人知道这不仅是展示大能力而已,更是彰显至高无上能力。如果你仔细看,非常仔细地看,一开始门徒都很惊慌。经文第37至38节说:「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他们以为自己快要淹死了,惊慌极了。当他们处于自己的问题里,他们非常害怕。可是,当耶稣基督起来平静了风浪,圣经说门徒怎么样呢?他们有没有化惊慌为喜乐呢?后来怎么样呢?看,他们后来怎么样呢?他们获救前感到很害怕,获救后更是大大的惧怕。他们在险境中很害怕,获救了更是大大的惧怕。
第四,经历神的同在使人惧怕。
现在,我来解释一个神学论点和实践方法。那个神学论点是:门徒惧怕,是因为他们处于风暴的力量之中,但现在他们突然发觉自己正在一个更大的力量之中。与他们在一起的那位,乃是从另一个世界而来的。他们知道自己正与那位大能者同在,正与那位圣者同在。当神的荣耀在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惧怕得俯伏在地;当主在旋风中向约伯彰显祂的荣耀,约伯惧怕得俯伏在地。同样,船上的人都恐惧战兢,正如德国神学家鲁道夫•奥托(Rudolf Otto)所说的「因神的神圣而畏惧」。他们知道自己正与那位圣者同在,因为在能力之中、在暴浪之中,神的荣耀向他们彰显。这是神。他们经历神的同在,因而非常惧怕,比起在风暴之中更惧怕。
我们有这样实际的经验:有时候,神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比问题本身更令人惧怕;有时候,神给予的帮助、祂赐下的解决方法、祂带你走出困境的方式,比问题本身更令人惧怕。当船上的人处于自己的困难中,他们很害怕;当他们走出困难,他们更大大的惧怕。为甚么会这样呢?好,我先完成最后一个论点,然后再将理论套用在实际情况上。我稍后会再讨论实践方法,现在先说说最后一个论点,接着便可以加上实践方法一起讨论。
第五,耶稣眷顾的能力。
最后一点是:我们已经看到耶稣能力之真实,也看到耶稣能力之巨大,还有耶稣能力之神圣;最后一点,我认为在某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我把它留在最后才讨论——就是耶稣眷顾的能力和风暴是兼容的。换句话说,耶稣眷顾的能力与你的下沉情况是没有矛盾的。
当门徒来找耶稣,他们不只是说:「主啊,想想办法吧。」而是说:「夫子!我们丧命了,你不顾吗﹖」在这里,我们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熟悉的情绪,也许你们也曾经这样感受过吧。门徒在这里说:「主啊,我们以为只要有袮与我们同在,这些事便不会发生。我们以为只要袮在船上,我们的生命便不会下沉。我们以为成为袮的门徒,便只会遇到小问题,而不会出现大问题。这是威胁性命的情况,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正在下沉啊。」
门徒实际上说的不只是:「想想办法吧。」而是:「在我们的心里,这场风暴出现实在与基督眷顾的能力互相矛盾。如果袮在乎我们,便不会让这事情发生;如果袮让这事情发生,便不在乎我们。」这就是他们真正的意思。他们说:「为甚么我们会下沉?为甚么袮在风暴之中睡觉?为甚么袮会让这事情继续发生?」
有人说:「此非这段经文真正要教导的,这段经文真正要教导的是:如果你最终能够唤醒耶稣,祂会把你的问题赶走。」不,这些人的言论并非这段经文真正要教导的。整件事情其实是这样:当他们下沉时,耶稣却在睡觉;当他们下沉时,耶稣却一声不响。他们说:「不可能这样。如果袮在乎,袮会制止它;如果袮不制止它,祢就是不在乎了。」
耶稣基督那眷顾的能力与信徒生命中遇到威胁性命这么大的困难,是不能相容吗?绝对不会这样。你知道吗?耶稣起来斥责风和海后,也责备门徒。我一直在想这一点,感到有点震惊,也得到正面的启发。耶稣不是不耐烦、不包容的人;这一点我正在学习,希望你也在学习。我们探讨耶稣的生命,看到祂与人相处很有耐性。祂对那井旁的妇人很和善有礼,祂对那犯奸淫的女人也一样仁慈。至于税吏和罪人,祂也同样温和地接纳他们。真的好得无比。耶稣并不是不耐烦、不包容的人。然而,祂在这里对着一类人却好像显得很无情,这些人说:「耶稣,我是跟随袮的基督徒,我的人生应该不会遇到困难。」耶稣对着他们很不耐烦,也不同情他们。为甚么?
好,现在我来说说个人经历吧——就是我身为人父的经验。也许你们有些人还未为人父母,可是我想你们也曾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一次又一次放下自己、牺牲自己,就是为了满足子女的愿望;然后突然有一次你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你已尽你所能、想尽方法、花尽金钱、用尽时间,也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这一次你拒绝他们了。他们却说:「好吧,我不用你这样为我了。」如果孩子们看着你,说:「这代表你并不在乎我。」这不是同情的时候,你不能坐下来,说:「噢,我明白你为何这么难过。」
相反,你必须认真跟他说:「等等,你要明白我已经为你牺牲自己很多年了,已经给你很多东西,你还不明白我对你的爱吗?如果你只盯着我某一件做不到的事,便认为我没有付出爱,不愿意为你去做;如果你认为我没有付出爱,不愿意为你去做,这代表你一直以来都不明白我为你所做的一切。孩子,我感到被利用了。」这并非同情的时候。这使我有点吃惊,因为每当风暴临到我的生命时,我往往也会埋怨神说:「我快要淹死了,袮不顾吗?」我认为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耶稣说:「我为你牺牲受死,你也不顾吗?」「想一想。」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几个实践重点。最重要的是,耶稣说:「如果你一开始就假设因为我有眷顾的能力,所以不会让你遇到风暴,那么你所得出的结论全都是错误的。你的假设一出错,结论也会跟着出错。看看你的假设,看看你的前提。」
美国基督徒作家伊莉沙伯.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讲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她在苏格兰一带看见牧羊人抓起绵羊,把牠们丢进一个盛满杀虫剂的大盆子里。牧羊人甚么都不顾,只管把绵羊丢进盆子浸在水中。如果不这样做,那么绵羊不久后必会被虫子咬肿,或严重受伤甚至因此死亡。试想像你把一只绵羊抓起,牠大概会哀哭抱怨、疯狂挣扎:「你要淹死我。」你会怎么办?你无法给绵羊解释,但你依然很爱那只绵羊,依然会这样对待牠,而牠则依然会得着益处。只是,你无法给牠解释。你只管继续做。
我们生命中的风暴——难道我们不可能有一位神,比牧羊人更崇高,更爱那羣绵羊吗?难道我们不可能有一位神,比我们拥有更高的智慧、更大的能力、更美的荣耀、更深的爱吗?难道我们不可能有一位神,像那牧羊人一样,把我们丢进大盆子,浸在水中,使我们感觉快要死掉,从而教导我们必须学习的功课吗?这样不可能吗?真的不可能吗?因此,我们这样想:「如果袮爱我,袮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如果你有能力却又让这些事继续发生,那么就是不在乎我。」这样的假设对吗?整段经文的重点是,神说:「不,我很在乎。我也有能力。然而,你还是会下沉到水中,你还是会遇到这些风暴。」
第六,遭遇困难时应有的态度。
1. 集中焦点
当你真的遇到这些风暴时,你该怎么办呢?我给大家提议四个重点。第一点是集中焦点的能力。你们留意一下那个「还」字,耶稣说:「你们还没有信心吗﹖」那个「还」字代表门徒应当着眼于对耶稣的认识。看看路加怎么说,路加福音8章描写相同的事件,可是写到耶稣责备门徒,路加则这样记载耶稣的话:「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这是同一句话,最有趣的是,你们觉得信心是自动出现的吗?你们觉得信心是自然而然的吗?
如果你有信心,当问题来到,你就真的自然会有信心、有能力去面对吗?然而,当你遇到问题,却看不出你有信心,只看似可怜的胆小鬼。信心是自然而然的吗?不是的。耶稣接着说:「你拥有面对困难所需的一切,还没有信心吗﹖你没有好好运用,你的信心在哪里?拿出来吧。你的信心应该在这里。你已亲眼看见我所成就的事,你知道我所成就的事。」
其实,你和我所知道的比门徒更多。我们知道耶稣把自己放在神的烈怒暴风中,而这暴风本是神给我们的审判。如果耶稣没有在神的烈怒风暴中丢下我们,如果祂已为我们担当刑罚,祂也不会在这风暴中丢下我们。耶稣说:「你们还没有信心吗?」,祂说「还」这个字,意思其实是「想一想」。信心不是自然而然的。你必须集中焦点。想一想:耶稣为你受死,换句话说,祂用心为你付上亿万元;你想一想祂怎么会吝惜,不把你现在想要的东西给你吗?祂唯一拒绝你的原因,就是祂爱你且有善意的目的。想一想,集中想一想。
2. 思考耶稣的死
第二,「想一想」——想一想耶稣的死。如果你跟祂说:「我快要死了,袮不顾吗?」祂回头看着你并说:「你问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在乎我已为你牺牲受死。你察觉不到这一点,你没有思考这一点。」
3. 思考你生命的根基
第三,当我说「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比问题本身更可怕。」我的意思是,当你遇到风暴,请留意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话,祂说:「你惧怕,是因为你的信心没有放在正确的地方。」耶稣继续说。祂不仅说:「你只需要再多一点信心。」祂是说:「你的信心没有放在正确的地方。」我再解释一下,在马太福音第7章,耶稣说了一个故事,讲述两个人分别在盘石和沙土上建房子。两个人,两间房子。风暴来了,意思是生命中的问题来了。风吹、雨淋,根基立错地方的房子倒塌了,而根基立对地方的房子则稳固站立。
这比喻是甚么意思呢?意思是:如果你喜爱自己的事业,当风暴临到你的事业时,你会受伤害。可是,如果你把生命建立在事业上;如果这就是你心灵的根基;如果这就是你生存的目的;那么当风暴临到你的事业时,你整个人都会被摧毁。你不会承受得住。如果你爱一个人,当风暴临到这段关系时,你会严重受伤害。可是,如果你为了某人而生存;如果这个人就是你心灵的根基;那么当风暴临到这段关系时,你整个人都会被摧毁。
耶稣来跟门徒说:「看看你们的根基,这就是你们惧怕的原因。你的信心在哪里?你信的是甚么?你相信谁的智慧?我的还是你的?你相信谁的爱?你相信谁的荣耀?你的根基是甚么?」这是为甚么在风暴中找耶稣会如此可怕,因为祂可能会说:「这场风暴在折磨你,差点把你杀死,原因不在风暴本身,而在于你把自己的心放在哪里。」祂或许会让你看见自己的本质,使你更害怕那场风暴,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更可怕。而你想要的是得释放。
4. 思考耶稣的话语
最后,请留意耶稣基督用说话把风止住了。祂不只是醒来并出去,而是开口说话。耶稣的话是多么有能力。我们回到祂的话语吧。你想集中焦点吗?你想看清祂的死吗?你想思考你生命的根基吗?这就是你要做的三件事,然后回到祂的话语里——这是第四点。回到祂的话语里,细细地读。
神的话语会带你经过风暴。英国著名圣诗诗人约翰牛顿(John Newton)很久以前写了一首圣诗,把这件神迹的意义描写得淋漓尽致。他说:「他往日的爱制止我想到在危难时他会舍我而去,祷告挣扎呼求得见祂作为。与基督同舟,我能笑看风浪。」
让我们祷告。
天父,当我们来到主的施恩宝座前,恳求袮让我们见到袮是在乎的;还看见祢的爱和能力,不仅与风暴兼容,更能带领我们经过。求袮现在就让我们遇见袮。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