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生命:六、重生进入教会

亲爱的听众朋友,欢迎你收听今天的节目。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经文,是记载在彼得前书2章8到18节。请听我读出:

彼得前书2章8到18节说:

[8]又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

[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10]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11]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12]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

[13]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14]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15]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胡涂无知人的口。

[16]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着自由遮盖恶毒,总要作神的仆人。

[17]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18]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这是神的话语。

圣经告诉我们,重生不仅是基督信仰的基本道理,重生又以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出来。

这几次节目我们都在思想关于重生的真理,但今个节目,我们会谈论最后一个主题,一个基本上贯穿整系列节目的主题。我们要透过刚才的经文来分享。「重生」这个词虽然没有出现在这段经文中,但是,如果你有收听上次或最近几次的节目,你会知道在前面,彼得前书第1章22到24节那里有谈到重生。事实上,在第21到23节说:「你们既因顺从真理,……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因为你们蒙了重生。」

这次的主题是:孩子不仅要生在世上,还要生在家庭里。不仅是生在世上与人建立一般的关系,而是生在家庭里,与人建立特殊的关系。圣经告诉我们,重生创造一个家庭。

家庭一般的运作是这样的:你在家里与每个同父母的人都维持一个亲密的关系。是不是?你们一起生活,生在相同的家庭里。圣经告诉我们,你们不是生在一种个人的平安和内在的宁静、安稳的状况中。重生创造一个新的群体。重生将你安置在一个群体中,与其他有相同经验的人在一起。你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必须知道这一点。这次,我们要来思想这个道理。在我进一步分享之前,肯定有人会自言自语地说:「哎!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信徒,我不知道我重生了没有?」或者,第二,你会说:「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信徒。我知道我还没有你说的什么重生!所以我要重生来干什么?我在这里干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里。」

答案是:如果你想一想,如果你说:「我不相信」,或「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相信。」如果你的信心是小的,没有信心,失去信心,大体而言,如果你坦诚面对自己,你会说,重生不会因接受了基本基督教培训或因理性推理而产生。据我所知,大多数人告诉我他们从来不会在耶稣基督里发展什么信心,或者失去已经拥有的微小信心,因为他们曾经参加过一些教会、基督教机构聚会,而发现那里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基督教机构里的关系剥削与外面的一模一样!因此你说:算了吧!

因此我想,一般人主要不信的理由,并不表示他们对基督信仰一无所知,而是因为教会的这种情况!这是真实的。彼得说的意思,教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在基督教会开始之初,重生为教会创造了一种极之不同的群体,以至于整体来说,基督徒的教会与社会里的关系有非常大的差异。不论你是谁,我希望你能看见,在一般教会所展现的情况之外可有所不同。这是可能的,这是会发生的。

听众朋友,弟兄姐妹,我们要来学习三点:第一,基督信仰群体的深度;第二,基督信仰群体的特性,这并非仅仅说到我们的关系紧密,而是有某些特性;最后是基督信仰群体的根本。换句话说,基督信仰群体的深度如何,关系如何,以及我们如何发展这些关系,如何在其中成长。

第一,关于深度。请看这里的比喻,其实所提到的有几个比喻。如果你察看一下,至少看到三个比喻描绘基督教会的。其中说到基督徒是神国的成员。一会儿,我要回来探讨这一点。我们是神国的成员,神国的公民。第9节谈到我们是一个族类,不仅仅是族类而已,当然我们是一群人!不然我们是什么呢?但是,一个族类意味着你是一个社会、一个邦国。

我们不仅仅是神国的成员或公民,还有一个比喻说,我们是神家里的儿女。这是在这章经文之前提到的。但下面,彼得前书2章17节说:「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弟兄」这用词让你联想到一帮哥儿们一起喝酒、聊天等等,但实际上这个词是指你的家庭,也就是说,当你重生你就被带进一个家庭里,你是神家里的儿女。

我要花一点时间跟你思想彼得前书2章这里的一个比喻。最耐人寻味的是,根据这段经文,基督徒不仅是神国的子民、神家中的儿女,也是神圣殿里的活石。这个比喻挺奇怪、复杂的。你看第4和第5节说:「你们……,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这是说,一间属灵的房屋,一所圣殿。你留意这个比喻的深度。彼得的用意是要描绘我们与神,以及与其他基督徒,还有与我们的群体之间的那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会令一般人惊讶!因为他们不想相信。让我告诉你我的意思。你要注意我们的关系是如何互相紧扣。

为什么古时候的圣殿是那么重要?为什么以前的基督徒那么极端?有一位从事圣经和古代历史研究的著名英国学者詹姆斯.德安(James Dunn)说,最早期的基督徒群体,由于他们不像耶路撒冷那样进行献祭的仪式,也不任命任何人为祭司,也不会到任何圣殿朝圣,因而独树一帜,引人注目。德安的意思是,为什么会那么极端?你想过这一点吗?为什么以前的基督徒是如此不合潮流?我们会倾向于想为什么?基督教是世界历史中最早兴起说:「你们不需要圣殿,不需要祭坛,不需要祭司,也不需要任何献祭」的宗教。为什么?

每个文化,每个宗教,都意识到在我们与神之间有一道鸿沟,如果你要经历神的神圣,你必须有圣殿、需要祭司、需要献祭,有各种仪式。当然,世上的宗教正如文化一样,形式众多,但他们接触他们的神的方法都是一样。基督信仰在其中兴起,而基督信仰与别不同之处是:其他每个宗教,每个信仰,每个哲学都说:「如果你要经历神……你就要拿起一把铲子,在砖头上堆砖块,建造一所房子。」因为我们需要一所圣殿。我们必须建造一所圣殿。要不然怎样与神联系呢?怎能与阿波罗或宙斯联系呢?你要怎样去联系?

因此,我们必须有另一个做法—虽然都是一块一块建造。彼得的信息可能是最革命性的,因为他说:「什么?没有圣殿?」不对!彼得是说,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经历圣灵。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触摸神的神圣。要做的不是藉着堆砌砖块,而是藉着基督徒彼此建立,一个一个建立在其上。彼得的意思是说,你从基督徒的群体中找到神,基督徒群体就是圣殿。

首先你看这个比喻。他在这里不是说:「是的,当你成为基督徒,你便会自动来到基督面前,因此你会藉着某种方式成为教会的一部分,所有人都是这么相信的。」你要看到经文这里是现在时态,你看第5节,它说:「来到主面前。」彼得是对基督徒说话,但是他说:「当你们来到基督面前,你们就被建造。」你是怎样建造东西的?你是怎样建造房子的?嗯,事实上,你是靠配合的。你要把石块安装在地基上,以致它上面有石块,可以支撑房子,底下也有石块,对不对?好的建筑师会把合适的石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对吗?就算那块石头很美,但若它不够坚硬去支撑建筑物,你就不会用它来做地基。

因为用了不合适的石头,房子便会倒塌。你希望房子美观,但也许你知道那块石头只满足一个条件,它能够显出房子的美,可惜它不能满足另一个条件,它无法支撑房子。因此,你必须把石头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将它们完美地组合在一起。那么,你要怎么做?你要用水泥将它们固定起来。彼得说,你就是这样经历神。你们不需要用砖头一块块堆砌建造房屋,而是在当中彼此建立相互支持。你想想这一点,想一想这个比喻。这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是你们之间关系的深厚程度。嗯,在你们的基督徒关系中,有一种深厚的关系,深厚到一个程度,大家是在神里被建立的,而且又是彼此建立的,以致神就住在你们里面。

我不是说为了得救,你必须归属一家教会。我们不是谈那个。这些人已经「得救」了。他们需要的是被建立起来。因为神住在我们中间。这叫人大吃一惊!我们怎样应用这点呢?你明白这里说的意思吗?你认为只要每星期上教会就可以满足彼此建立的要求吗?有些人说:「我每星期天都上教会。」但你是否已融合在教会里?你是否被建立?看这个比喻。首先,一旦你将石头安在圣殿的墙壁上,如果墙要保持坚固,那些石块要固定在那里。那些石块要牢固地放在那里。你不用把它们拿走,那些石头也不会脱离墙壁。石头要留在那里。基督徒需要花时间彼此相聚。

其次,你需要找到你在基督徒群体里的角色,对不对?石头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你必须有人在你的上面,这意味着你要支撑其他人;你要教导这些人;你要服侍这些人。但是在你的底下也有一些人。实际上,这里挺有意思的,这个看法与福音非常相似。在你底下的这些人的灵性比你更加强壮。他们服侍你,因为他们比你较为成熟。你在任何时间,都得处于这种深厚的关系中,以致有人对你负责,而你也要对别人负责。你们的关系让你们彼此认识,而且认识到一个地步可以一起祷告,一起真实地经历神。你们彼此了解到一个地步,让人觉察你们的本相,可以告诉你们那些你们料想不到的事情。

其实,神是在说:「瞧!如果你是个典型个人主义的基督徒,而且你希望有一位神可以在你生命做工,却不与一个特定的基督徒群体建立深厚的关系,并向这群体负责;如果你想要一位没有这种关系的神,那么,你去找你自己的神吧!因为我不是这样工作的。」这就是神的意思。所以,你们的关系够密切吗?你是否有几个分散在各处的基督徒朋友?你们是否真的彼此建立?你是否真的有一个角色?附带说说,你有没有留意到,如果你思考我所说的这一切事情,它们都不会只靠单单参加一些大型聚会而发生。因为这些建立只能出现在一对一的关系中,尤其是在小组里。要么你必须投入一个非正式的基督徒小组里面,而在这当中彼此的关系十分密切;要么你必须在一个正式的基督徒小组里,如此,这些建立才会出现。

因此,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第一件事是有关我们关系的深度,就是我们与神的关系和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揉合在一起。看到吧!在宗教的范畴中,你只是上圣殿去,你去做某些事,不论是什么事,所有的宗教都不同。不管你做什么事,反正你到一个建筑物去,献上你的祭品,做你应做的事。比方跟神谈话或这类事情,但你不必与任何人建立关系。但是基督信仰的定义是:圣殿就是群体。我们经历神的方式是将基督徒一个一个建立起来,把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彼此亲密联系。我可以清楚说明为什么这关系行得通,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这是一篇让人惊讶的经文,它告诉我们太多道理,所以我得跳过某些内容。

首先,我们谈的是深度;其次,我们来学习我们的关系之特性。我这么说的意思是,深度是好的,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干什么呢?你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应该互相交谈,一起祷告;我们找到自己的角色,我们有义务。但聚在一起是为了什么呢?不应该限于社交而已啊!甚至不应该只限于长期社交啊!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在这里要学习的第二点是,我们不单有密切的群体关系,这种群体关系是有特性的。基督徒群体相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人觉得与别人在一起很舒服,而是要打造一些东西。我们的目的是要打造一个与世上文化抗衡的文化。

让我们来看第9节,这里有四组非常有名,而且这些年来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词语,每一组都是五个字的。这四组有名用来描绘教会的五字词语,就是:拣选的族类;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

第一,圣洁的国度。我们要成为一个圣洁的国度。我们被建立而进入一个圣洁的国度里。我们的关系是为了创建一个圣洁的国度。这是什么意思?「国度」这个词语很有意思,因为它的原文是「民族或种族」的意思。当时,彼得写信的对象是给多元民族的城市以及多元民族的教会。所谓罗马的和平,其实是在罗马的政治和军事支配下所表现的一个状况。因为罗马太强大了,乃至地中海沿岸和欧洲南部大部分地区的国家和民族,原先根本不相往来,却因为在罗马的统治下而能够四处流徙。在罗马政府的统治下,地区之间再没有纷争,因为罗马政府正在管制每一个人。为什么?因为罗马在管辖他们。只要在罗马统治的和平下,你就可以轻松的旅游,所以那时所发展出来的多元民族城市,可能是史无前例的!人们可以自由流徙。一些城市里有七、八、九种民族,而且大家相安无事,互不打仗,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在罗马的和平之下。所以,当时出现了一些多元民族的城市。而彼得的书信,就是写给有各式各样民族的教会,有希腊人、罗马人、非洲人和犹太人,所有这些不同的团体。使徒行传第13章就是一个好例子。经文中可以看到安提阿教会内有不同的团体。彼得有胆量说:「你们是圣洁的。」这意思是突出的,「圣洁」原来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分别出来的民族。他在说什么呢?

几年前,我的大儿子学习射箭,因此我经常带他到射箭场练习。我留意到那里是射箭者的小天地。喜欢射箭的人聚在一起,展示自己的弓箭。他们还有关于射箭的录像带、活动和杂志。那时,我就坐着看他们怎样互相联系,觉得那里隐藏着一股射箭的文化。但其实这样说是不正确的,那只是一个俱乐部,人人趣味相投。他们都喜欢射箭,有射箭手,也有不懂射箭的人。这种情形能够与尼日利亚人和委内瑞拉人;或是韩国人与德国人相比吗?俱乐部与文化之间有何分别?文化是处事的综合方式。

你的文化给你展现一切,文化有关一切东西。你的文化包含对每件事的想法和观点。当彼得说,你是一个圣洁的民族,他有资格这样说,你不要以为重生基本上只给你内在的平安,好让你可以运用多一点的启示去过你的正常生活。啊!不是的!成为基督徒并不像参加俱乐部,反而像改变你的文化。彼得的意思是,你必须明白福音实际上影响、转变、更新和改变每件事情,不然,你根本不理解福音。那么我们基督徒在我们密切的关系中做什么呢?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做什么呢?其实,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再思我们生活的各方面。要问自己,到底福音对我生活的每个层面有什么意义?然而,他说得还不仅于此。他还说什么?基督徒不应该单单聚在一起,觉得我们有这些朋友多么好而已。我们应该打造一种与世上文化抗衡的文化,一个圣洁的国度。这就是圣洁的意思,要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族群,但是,是什么使这个群体截然不同呢?答案是:你们也是君尊的祭司。这意味着我们要打造一个有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文化,因为世界上一切文化基本上奠基于权力之上;而我们要打造一个以服侍为基础的文化。

让我解释一下。君尊的祭司是一个矛盾修饰法。你不明白的话,那么我们要追溯一些过去的情形。在每个文化中,尤其是在以色列,但几乎在每个文化里,祭司和君王是两种非常不同的人。祭司背向你站在神殿里。为什么?不是因为他冷酷,不是!相反,他代表你站在神的面前;他代表你来到神面前。你只会把奉献交给祭司,因为他们为贫穷人服务。痲疯病人痊愈后,要到祭司面前给他们察看。对不对?为什么他们到祭司那里去?因为祭司管理医疗事务。祭司为病人服务,为穷人服务。祭司的职责是去怜悯和服侍人,他们站在你的立场上,做你们的代表。而君王的工作则完全不同。祭司不是君王,君王也不是祭司。君王手上拿着宝剑,面向着你。说:「律法是这样的,要么你服从,要么……。」然后耶稣基督来了,说:「我是君王,但我与你所想象的任何君王都不同。」耶稣说:「我是一个君王。」但我们必须知道祂是全然不一样的君王。祂在棕枝主日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祂骑着细小的驴驹而来。

耶稣是不一样的君王,因为耶稣说:「我是有祭司身份的君王,我是君尊的祭司。我的王权是为要服侍人,我的王权是我的谦卑。我的胜利是我的失败。」请想想,耶稣基督,这个无名之辈的弥赛亚,温柔地谦谦和和而来,招聚十二位知识浅陋的人作祂的门徒;后来祂突然被杀害,导致历史和文化的进程起了变化。世人说:「什么?不可能是这样的!」耶稣却说:「我是这样行事的,因为在我的国度里,服侍就是力量。」

好,到底打造一个与世界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耶稣基督将要彻底改变世界的价值观!

说到金钱,假若我们对于钱的态度,赚钱和花钱都是懐着服侍的心态,幷不是获取权力或操控别人;又如果在我们的关系中我只是以服侍作为目的,而不是运用权力影响你,那么,我们将会成为君尊的祭司,成为圣洁的国度。我们将成为那要临到的神国度的记号,让人看见我们这些新人在基督的主权下是怎么样的。彼得在这里说:「你们就是要成为这个样子。除非你们有密切的关系,不然,你们永远不可能发展出这种与世上文化抗衡的文化。」你以为与几个基督徒朋友经常聚在一起,星期天上教会,听听讲道,期望得到启发,就可以打造出这种文化吗?这是要付出努力的!我们要在城市里成为不一样的群体。

我们应该在本国成为另类的国民,我们应该成为另样的族类,我们应该说:「让我告诉你,假如你身份改变后会变成怎样。我们的关系不再是谋取权力控制对方,而实际上是在服侍人。」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文化中,权力、爱、金钱、性关系、性别、政治、家庭等等一切都要重新被建造;一切都要以建设性的方式去使用。而我们应该向世人展示我们的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蒙召就在于此,没有别的!

好,第三点。.我们如何做到发展这种文化?在这类群体中形成这种文化的秘诀在于身份的改变。让我来谈谈身份吧!这是最后一点。这里涉及身份的改变,因为我们一直在强调:你们既然蒙了重生,就要彼此切实相爱,在这章经文稍前的地方提到的。在我们的根本关系中,重生使你成为一个新人,而新人使你拥有新的身份;有了新的身份,你便可以投身于这种喜乐的服侍中。因此,就可以形成一种不一样的文化。

美国《纽约时报》作者爱德华·罗特斯坦(Edward Rothstein)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标题为《身份》。内容相当煽动,我想他将几位法国哲学家,例如傅柯(Foucault)等人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思想加以改头换面。他说:「世界上的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身份造成,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如何解决身份的问题。每人必须有一个构成自我身份的元素,某些你引以为傲的事情,某些使你觉得重要的事情,某些事情使你感觉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并且知道自己是特别的。因此每人都有一个建构身份的价值观。」然而他近乎自然、必然地说:「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身份时往往制造了世界问题的来源,首先我们在肯定自我时排挤别人而独享某些资源,跟着是压制别人或最后促成暴力行为。」

他的意思说,在你判断人的身份价值时,如果那使你觉得重要的事情是你的文化、你的同胞,那么你会藐视其他文化的人,至少你觉得比他们优越。你会排挤他们,为自己辩护。可能你会剥削他们,甚至虐待他们或更恶劣地对待他们。假如你说:「我的身份价值观建立在政治立场上,那又如何?我是个保守派,我支持传统价值。我是自由主义者,我主张个人自由。我支持所有人。」你看,我是自由派,我是保守派。

他立刻说,如果这是使你产生重要感的事物,如果这是你的身份价值根源而你又努力达到这个尊贵标准,如果你为了你这个尊贵的理由,为了你身份的源头,而开始排挤那些没有同等身份地位的人,那么,你必然会剥削他们,你可能觉得你可以虐待他们,你觉得他们是社会问题的症结。这样的看法很可能会导致暴力。他说:「假如你的身份价值标准是比较个人的,那又如何呢?」比方我的职业、我赚的钱、我的家庭、我生命中某特定的人,或男或女,那又如何呢?他说这都一样。如果有人介入你与你的身份价值标准之间,如果任何事情介入你们之间, 嗯!愤怒、失望会爆发出来。他举出以下例子以说明这一点,这是他写的,也许不再真实的了。

他又说:「在科罗拉多州的佛罗伦萨,有一间守卫最深严的联邦监狱.有三个人被关在最牢固的房间里。那三个人就是蒂莫西.麦克维(Timothy McVeigh)、泰迪.卡克辛斯基(Ted Kesinsky)和拉姆齐. 艾哈迈德.尤瑟夫(Ramsay Ahmed Yousef)。麦克维是策划1995年俄克拉何马城恐怖袭击的右翼炸弹手;泰迪.卡克辛斯基是左翼的匿名炸弹手,利用邮件杀害一些高科技人员和公司职员;拉姆齐. 艾哈迈德.尤瑟夫是炸毁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的主脑。」罗特斯坦说:「他们似乎颇为不同,你认为是吗?一个是右翼分子,一个是左翼分子,一个是穆斯林教徒,但实际上他们在某方面颇为相似的。他们相处得很好,因为他们对身份价值的取向最终都是暴力。」

如果你是自由派,那么你会认为保守派是傻瓜。无神论者说:「是啊!这些就是原教旨主义者。」当然,那些原教旨主义者也说:「史达林(Stalin)!那些无神论者,他们才是没有道德的人。」但他要说:「不对!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也不是你的政治立场问题。」他又说:「这是无可置疑由身份价值观造成的问题,很自然地使你首先排挤而后压制,再接下去可能诉诸暴力。」任何身份、任何人、任何政治、任何事,都不能避免这样的循环。因此问题是,你如何创建一个不诉诸权力,却以服侍为中心的群体?答案是:你需要一个全新的身份,而这正是基督信仰所能给你的:新身份的两个基础。

我们回到第9节。首先,这里说:「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这听起来很可怕啊!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这不就是非常排他性的吗?」但是,你并没有仔细听!你没有留心听神的道。圣经说,基督徒是被拣选的族类,不是可以选择的族类。你能分辨被拣选的和可选择的这两者的差异吗?你看到这个重点吗?拣选的族类是那些说:「今天我是个基督徒的唯一原因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不是因为我选择成为良善的、我选择道德高洁;不是我选择上教会;我选择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啊!不是的!」福音是这样说的:今天你是个基督徒的首先唯一原因是:在你还不知道你需要神的时候,神就选择差祂的儿子来受苦受死。当你还没有跟随之前,神已经差了祂的圣灵来在你的心门外叩门。

今天如果你是个基督徒,是因为你作出了回应;你所作的,就是领受。你甚至还没有悔改的念头。是神来寻找你!因此,今天如果你是个基督徒,你是个蒙恩的基督徒。当然是藉着恩典,完全藉着恩典!好,这是这个新身份的第一根基础。这身份彻底地改变你与人的关系。理由是这样的:我和师母在过去的几年帮助一些迁到大城市的信徒。他们原先居住在基督教气氛浓厚的地方,来自基督徒家庭,上基督的教会。但当他们迁到大城市之后,就面对信仰危机。他们说:「我们遇见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佛教徒、犹太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很多、很多人都比我所认识的基督徒更加仁慈,更有智慧、更有礼貌、更值得尊敬等等,他们都比我认识的基督徒好。我面对信仰危机了!」我们必须这样说,当然不是说的那么难听!我们说:「在基督教教义的测验中,你们被问道:『你是单单靠恩典得救吗?还是靠你的善行得救?』也许你在正确的方格里打钩,测验得到甲等。」

你或许在教义上是正确的,但在功能上来说,你是个道德主义者,又是个法利赛人。因为如果你到教会来说 :「慢着!我是个基督徒,这些人或许不比我好,但他们应该至少像我一样良善。」这个想法就导致信心危机!你明白吗?基督徒身份的第一根基础是:你是被拣选的族类。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和所有的哲学---每个宗教、每个哲学思想、每个身份的基础都强调,是你的行为使你与宇宙和谐,使你与神关系和好。但基督信仰却不予以认同!基督信仰强调,使你与神关系和好是因着祂已经成就的作为。这意味着你期望找到某些比你好、比你有智慧、比你温和、比你慷慨的非基督徒,而他们所相信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你被这事所震撼,这表示你真的认为你与神的关系能够和好是因为你比较仁慈、比较温和、比较有智慧,也比较成熟。你所拥有的是不明白恩典的真理,同时,你的身份是以权力和排挤主导的。

因此,人们经常来对我说:「我无法忍受自以为有真理的基督徒或任何人,因为这想法是没有包容性的社会。」人们以为自己有真理,会导致一个没法包容的社会。我常常反问:「你是否有很多朋友认为他们有绝对的真理?你有温柔地对待他们吗?你对他们仁慈吗?」啊!不是的!请听。只有三种形式。请留意听着!你可以是一个过度绝对主义者,因此你把他人排挤在外,而且自觉比那些没有你所拥有的真理的人优越。或者,你可以是一个转变的绝对主义者,你认为世上没有真理,然后你把那些认为他们有真理的人排除在外,并且自觉比他们优越。或者,你是个福音绝对主义者,你说:「我已经有真理了,但是这真理包含一个被钉十字架的神,一个有仆人身份的君王,一位藉着恩典来拯救我的神,因此我会遇见那些既是非基督徒却又远比我优越的人。」

如果你有宗教涵养,认为你与神建立了关系是由于慷慨、仁慈及做了正直的事;哪当你遇到非信徒时,当你遇到没有与你有一样身份地位的人时,你就珍视他们为人的价值或优点,不然你们便产生信仰危机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太太喜欢说:「基督徒应该搬到大城市去,见见这些人,因为这会迫使你更仔细地认识基督信仰,或是就此放弃基督信仰!」

因此,第一根基础是:我们是被拣选的。除非你有那种谦卑,不然,你无法存着服侍他人的心态去生活。不论是右翼也好,是左翼也罢!不论是无神论者也好,是原教旨主义者也罢!或是拥有任何东西!你总是要排挤他们,并且自觉比他们优越。除非你拥有这个身份价值观,不然就算你拥有其他任何价值观,你的表现都是一样。但是,这是第一根基础,单单藉着恩典被拣选。

然后,还有第二根基础,最后一根基础。这里说的第四点就是:你是被拣选的族类,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和最后一个,就是属神的子民。很可惜,圣经的翻译无法全面反映它的意思。

这里是说,被神所买回来的子民,但更好的翻译是:被神看为珍贵的子民。基督徒身份的另一方面是:你不仅仅是藉着恩典得救,你不仅仅是个藉着恩典被拯救的罪人,因此你没有什么比别人优越之处。但是,你是被神所宝贵的财产。听着!一个一无所缺的人,你还能给他什么呢?神啊!祂有高山、大海、祂拥有一切!祂有天上的众星,所有的行星都属于祂。然而,有一样东西让祂感到富有的,有一样东西是祂所宝贵的,就是我们!不然,神不会差祂的儿子到世上来。

现在你必须有这个基础,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缺了这根基础,让我告诉你将会怎样。你说:「我是个罪人,我只是个罪人,我只是被拣选的人。」如果你只有谦卑,你或许会认为你是在服侍人,但其实你不是。如果你为了自觉自己是有价值的而去帮助贫穷人,那么你是在利用他们。如果你说自己是那种不会说「不!」的人,你就是那种不会说「不!」的人吗?你是那种没有界限的人吗?你是那种觉得你必须讨每个人欢喜的人吗?你以为你必须为人人做所有事,于是你的意志会日益消沉,你知道吗?当你下沉的时候,当你年复一年在耗尽自己的心力的时候,你会自我安慰说:「但我是个乐意帮助人的人!」不,不是!你不是!因为如果你过度帮助人,那是因为你实际上是在利用那些人来使自己感觉良好。但说到底,如果你没有感到自己被视为宝贵的,你就不能服侍任何人。

比方说,我为事业而努力工作;我努力从事音乐、艺术的创作;我在工作上刻苦奋斗;我喜欢我的写作。如果你过度工作,通常居住在城市的人都是这样,你觉得「我的确是有价值的」,而非因为你热爱你的工作,你这样做是为了你自己而已。除非你知道你已经被视为宝贵,除非你知道你是宝贵的。你看见你需要这种不可思议的谦卑吗?这种谦卑是来自知道「我是被拣选的」,而这个认知最终会将所有其他身份所形成的排挤人、压制人的倾向完全除去。但在另一方面,你是宝贵的,绝对宝贵的!你会实际地投入服侍中,一切都成为服侍。我不需要透过结婚,去肯定我自己。知道吗?如果你需要透过结婚来让你知道你没问题的,那么你谈恋爱的时候,要么会很害怕承诺,要么会照对方所说的一切去做,因为你非常在意,不希望失去对方。你需要一个全新的方向。你察觉到吗?福音将会完全改变这种情况。福音会改变你对性的认识;福音会改变你对金钱的认识;福音会改变你对一切的认识。你从那里得到这个身份呢?

第5节说:「你们来到主面前。」慢着!这些人不就是是基督徒吗?「来到主面前」是什么意思呢?第5节说:「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看见吗?你知道为什么基督徒是神的殿吗?因为神自己就是圣殿,祂是那房角石。换句话说,基督徒没有一所有形的圣殿,没有一个有形的祭坛,这是因为耶稣就是祭牲,也是那个祭司;祂是圣殿;祂成就了这一切。祂使我知道我被视为宝贵。不然,神不会舍弃耶稣。因此我知道我是被拣选的。我是如此满有罪恶,以致唯有神的儿子的死能够拯救我。如果你接受这个信仰进入你的生命里,它将要改变你。说到关系的深度,除了上教会敬拜,你必须要有其他的东西。你需要投入,你需要积极参与服侍,你需要参加小组,懂吗?说到这个群体的特性,你需要从福音的角度再次思考你生命的每个部分。至于谈到根本,你需要来到主面前,来到活石面前,然后你将会成为活石,一起被建造成为属灵的教会。

让我们祷告:

父啊,我们感谢祢,因为你赐给了我们建立一个基督群体的一切需要,让世界因着我们而震惊。求祢帮助我们在生命中散发这种功效,尤其是在教会中发挥这影响力。求祢帮助我们成为活石,而不仅仅是一个机构。

这样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