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這裏
惠靈頓公爵曾如此評論拿破侖:“我說過,只要他一出現,馬上就能對戰場上的四萬將士產生影響。”一位強有力的領袖出現時尚能帶來如此大的能量,更何況是偉大的神呢!
人人心中都有深切的屬靈饑渴,唯有神的同在才能滿足。亞當、夏娃犯了罪,無法享受神親密的同在。從此以後,人類再也不能與神面對面親近了。
神是聖潔、全能的。我們不能將神的同在視為理所當然。只有通過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罪人才能享受聖靈內住,進入神的同在。今天,你就能體驗神同在的大能。
神同在揭示我們隱秘的罪
詩篇90:1-10
記得在啟發課堂的小組裏,有一位先生說他無法理解“罪”這個概念,因為他“一向為人正直,沒有做過任何錯事。”幾個星期後,在啟發周末營中,這位先生遇到了耶穌,並且被聖靈充滿。那一刻,他淚流滿面。我問他怎麼了。他說,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麼有罪,神的赦免是多麼偉大。
神同在的光芒能夠照亮我們心中最隱秘的黑洞 —— 就是那些連我們自己都不忍直視的罪。詩人說,“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1節第一段,8節)。
我們越是花時間和神相處,神的光芒就越發照射出我們的罪。使徒保羅曾稱自己為“使徒中最小的”(哥林多前書15:9)。後來,他又說自己“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以弗所書3:8)。最後,他竟自稱為“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書1:16)。
這並不是說保羅越變越壞,而是神同在的大能使保羅越發認識那閃耀在他心中的真光。這經歷聽起來有些負面,但實際並非如此。保羅心中唯有感恩和贊美。因為他知道,不管自己曾經犯了多少錯,神都已經赦免;而如今,他可以坦然享受神的同在。
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盼望是永遠與神同在。神是永恒的,“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詩篇90:2節第二段)。生命短暫而脆弱,詩人提醒我們,肉身終究要回歸塵土(3節),我們就像野草一樣,早上才生,晚上就已枯萎(5-6節),人的壽數不過七八十年(10節)。
永恒是神性的一部分。但對我們來說,永生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乃是永生”(羅馬書6:23)。
主啊,我為耶穌基督的寶血而感謝你;他的血塗抹了我一切的過犯和不義。感謝你,通過耶穌我可以進入你偉大的同在中。
靠著聖靈大能進入神的同在
羅馬書15:14-33
神的同在能夠翻轉人的生命。在言語和行為兩方面,神都付與我們能力。神跡奇事不斷 —— 這不但是初代教會的特征,也應該成為今日教會的特征。
在這封長信的結尾,保羅談到了神對他個人的呼召:“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15:16)。
祭司的主要職責是:代表人來到神面前,又代表神來到人面前。從這個意義上講,基督徒都是祭司。當你將神的真理傳遞給世人時;當你來到神面前,為他人代禱,祈求他/她能認識基督時,你就在行使祭司的職能。當一個人開始認識耶穌,他/她便“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16節)。
保羅的理想是將福音傳到基督信仰尚未到達的地方,以免“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20,21節)。通過“使外邦人順服”(18節)保羅做到了這一點,他“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19節)。
保羅傳福音講究整體性。如同耶穌一樣,保羅的福音事工帶有神國的大能。有三方面顯明了這一點:
1.話語
福音是世界上最強有力的信息。保羅說“他借我言語作為”(18節)來傳講福音。
2.行動
傳福音不光包括言語,也包括行動:“基督借我做的那些事”(18節)。舉個例子,保羅總是為窮人著想,他說:“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26,27節)。
3.神跡奇事
在保羅的福音事工中,常有聖靈大能顯現:“用神跡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18節)。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比起耳聞,人們對所見之事的印象更加深刻。在談論自己的事工時,保羅提到的兩個佐證都與眼見有關(行為和神跡),只有一件與耳聞有關(話語)。
五旬節那天,通過降下聖靈,神臨在基督徒當中。現在,神就是通過聖靈與他的子民同在。神不但臨在基督徒的團契當中(例如,馬太福音18:20),也住在你的心裏。
主啊,請通過你的同在,來修復你的教會。請再次用聖靈澆灌我。請你使用我,通過我的所言所行,通過神跡奇事,願有更多人來靠近你、順服你,他們的生命能夠被徹底改變。
神同在與敬畏
歷代誌上12:23-14:17
不要將神同在當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通過住在你裏面的聖靈,神現在、將來、永遠與你同在。
為了能讓百姓享受這奇妙特權,神早早就開始準備。在舊約中,約櫃是神同在的標誌。本段經文顯明約櫃的重要意義。
大衛與以色列的眾領袖商議:“大衛對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若以為美,見這事是出於耶和華我們的神 …… 我們要把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裏來。’全會眾都說可以如此行。這事在眾民眼中都看為好。於是,大衛將以色列人……都招聚了來,要從基列耶琳將神的約櫃運來……他們將神的約櫃從亞比拿達的家裏擡出來,放在新車上。烏撒和亞希約趕車。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在神前用琴,瑟,鑼,鼓,號作樂,極力跳舞歌唱”(歷代誌上13:1-8)。
約櫃是一個用黃金包裹的櫃子,裏面裝著兩塊刻有十誡的石板(參看希伯來書9:4)。在以聖殿為中心的敬拜體系中,約櫃是最聖潔的器物。它代表了神住在以色列人中;神榮耀的光輝縈繞在約櫃之上。(參看歷代誌上13:6,出埃及記25:22,撒母耳記上4:7)。
一方面,神同在帶給人巨大祝福。神的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歷代誌上13:14)。另一方面,神同在意味著人們要心存敬畏,任何不敬的行為都會帶來懲罰(9,10節)。
大衛以正確的敬畏之心面對神,以及他的同在。大衛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成為一國之君,都是因為神的揀選和祝福(14:2)。大衛常為下一步該怎樣行來求問神(14:10,14)。只要大衛禱告,神就回應他(14:14)。
因此,“大衛的名傳揚到列國,耶和華使列國都懼怕他”(17節)。在這裏,“懼怕”是十分尊敬的意思。因為大衛敬畏神的同在,所以神榮耀他,膏抹他,並讓他得到百姓的尊敬。
主啊,我要感謝你。通過主耶穌基督的寶血,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你施恩寶座前。感謝你,因為有聖靈內住,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下享受你的同在。
佩泊的補充
“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你叫他們如水衝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幹。”
力克曾經在普特尼山谷公墓主持過一場葬禮。這個公墓巨大無比,有成千上萬座墓碑;然而它只是千萬公墓中的一個。這個場景再次提醒我,有多少生命已如野草般枯萎。人生是何等短暫,在這地球上的每一天都極其寶貴。我不想浪費一分一秒。
今日金句:
...... 他借我言語作為,用神跡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 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羅馬書1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