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 下一代的教育
潘智剛

經文:士師記二6 -三6

鑰節:二6-10

6從前約書亞打發以色列百姓去的時候,他們各歸自己的地業,佔據地土。 7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 8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 9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在以法蓮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實山的北邊。 10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11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12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上帝,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 13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 14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將他們付與四圍仇敵的手中,甚至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15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又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便極其困苦。 16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17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離他們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們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 18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嘆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 19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 20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他說:「因這民違背我吩咐他們列祖所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21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22為要借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23這樣耶和華留下各族,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沒有交付約書亞的手。

三1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2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 3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個首領和一切迦南人、西頓人,並住黎巴嫩山的希未人,從巴力‧黑們山直到哈馬口。 4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肯聽從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他們列祖的誡命不肯。 5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間,6娶他們的女兒為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並事奉他們的神。

士師記有兩個序言:一個是以軍事上失敗的角度來敘述(一1至二5),另一個是從上帝的角度來呈現以色列民靈性上失敗的開始(二6至三6)。這兩個序言有相輔相成之效,讓讀者明白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拜偶像的以色列背棄了與上帝所立的約,就是導致從軍事、社會、道德、治安、族群各層面失敗的主因。

在第二個序言中,約書亞,這位民族領袖再次成為焦點,成為以色列人靈命失敗的反差。在二章6-10節中,可以看到對照:有關地土的,約書亞時代的以色列各歸自己地業(v6),而約書亞死了也被埋葬歸自己的地業(v8 -9);有關靈命的,約書亞時代的以色列事奉耶和華(v7),而約書亞死後的以色列不知道耶和華(v10)。此外,從第7節及第10節有關「事奉」和「知道」這兩個動詞之後,都是以「耶和華為以色列所行的大事」為呼應。可以理解的是屬靈生命上事奉耶和華,以致認識耶和華,祂就在屬靈群體中行大事。

「事奉」在約書亞的遺言中出現了16次(書廿四),是一個關鍵字;而「事奉」這用詞在士師記第二個序言中,也出現了5次(二7、11、13、19、三6)。然而,只有第一次的事奉對象是耶和華,約書亞死後,其他事奉的對象變成了外邦的神明。事奉的對象改變了,下一代的屬靈生命又如何呢? 「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v10下)

約書亞成為以色列人敬重的領袖,不是因為他具有世人羨慕的領袖特質,而是因為他敬畏上帝,以事奉上帝為優先,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事奉者。 「能說不能行」是主耶穌對民眾及門徒講論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評語(太廿三3)。那些不能行的空談者,專長是發號施令,不配成為領袖。

信仰要求言行合一,對於下一代的屬靈教育,應從小由行動教育開始。或許他們的認知發展還未理解到為何如此行,但作為領袖及長輩,應以行動教育他們如何作,附以一些簡化的真理教導他們,將屬靈信息及教育傳遞給下一代,避免他們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不知道上帝,也不知道上帝所行的事。

思想:

你現在「事奉」的是什麼?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如何反映對上帝的委身?你給下一代的教育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