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 捆綁與懼怕
賴建國

經文:創世記二十二9~12:

他們到了神指示他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綁了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喚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天使說:「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一點也不可傷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人了,因為你沒有把你的兒子,就是你的獨子,留下不給我。」 亞伯拉罕獻以撒是他靈性的巔峰,也是後世諸多議題的靈感來源。

(1) 不同的傳統:猶太人解經,一般稱此段故事為「阿克達」(Akedah),源自聖經中的孤字(hapax)動詞‘āqad「捆綁」(9節)。基督教傳統上把亞伯拉罕獻以撒,當作耶穌基督的預表,而且特別重視摩利亞山的傳統(2節),認為這裡就是後來所羅門建造聖殿的所在(代下三1)。伊斯蘭傳統則主張,亞伯拉罕所獻上的不是以撒,而是以實瑪利。地點則是今日耶路撒冷「金頂聖岩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阿拉伯文Qubbat al-Sakhrah)。

(2) 文學與神學:本章講到神主動試驗亞伯拉罕,並且詳細描述亞伯拉罕的順服行動,說明他的信心達到巔峰,得著神給他最大的獎賞。相反的,以撒的角色不甚明顯,而且完全沒有提到撒拉的反應。1843年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的作品《恐懼與戰慄》,以及聖經有些地方稱呼神是「以撒所懼怕的」(創三十一42、53),似乎反映出以撒這次被獻上為燔祭,內心的恐懼。

(3) 倫理議題:舊約一向反對獻人為祭(利十八21,二十1;王下二十三10;彌六7),而是以動物代替人獻上給神。士師時期耶弗他獻女兒為燔祭,應是受到外邦異教所影響(士十一章),像摩押王米夏就曾在國家危難之際,把長子獻為燔祭(王下三27)。但是猶大亞哈斯王叫兒女經火(王下十六3;參結二十25),或是猶大人把兒女獻給巴力作為燔祭,把耶路撒冷的欣嫩子谷變為殺戮谷,都是耶和華所厭惡的(耶十九3~6,三十二35;詩一百0六37~38)。

思想:

舊約只有一次講到,耶和華定意以人為贖罪祭,而且是以無罪之人代替眾人的罪受罰,就是以賽亞先知的預言(賽五十三章),這只有在耶穌基督身上得著應驗。無罪的神子,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成就了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