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 信仰的去舊迎新——悔改的轉捩點
陳偉迦

經文:路加福音13章22至30節

22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導人。23有一個人問他:「主啊,得救的人很少吧?」 耶穌對眾人說:24「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不能。25等到一家之主起來關了門,你們才站在外面敲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他要回答你們說:『我不認識你們,不知道你們是哪裏來的。』26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導過人。』27他要對你們說:『我告訴你們,我不知道你們是哪裏來的。你們這一切不義的人,給我走開!』28你們要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眾先知都在神的國裏,你們卻被趕到外面,在那裏要哀哭切齒了。29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神的國裏坐席。30看吧,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

在<旅程記敘>中,路加再三提醒讀者,耶穌的旅程是以耶路撒冷為終點站。故此,今天經文的首節就重提耶穌要在耶路撒冷成就他的使命。而在這旅程中,重點並非只是耶穌所作的神跡奇事、醫治的大能,乃是在這旅程中,耶穌向人宣講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救恩──除了要推倒猶太宗教領袖所經營的宗教行徑外,也要求人悔改歸回,用單純的信心去領受,才不致於被家主摒棄於門外。

今天的經文提及有人問耶穌:「得救的人很少吧?」這句話的背景是來自兩約的文獻,以斯拉四書(4 Ezra),其中提及因著人不再遵守律法,反而偏行己路,以致得救的人遠遠少於滅亡的群眾(參考以斯拉四書九13-16)。這使當時代的人不禁要問:當末世來臨的時候,是否許多猶太人都沒有得救的指望,只有少數的人才被上主恩寵,列入得救之列呢?

面對這個帶著恐懼的質問,耶穌沒有用甚麼話去舒緩眾人對末世的恐懼,反而更加嚴厲地說,「你們要努力進入窄門」。並且,耶穌強調當家主把門關起來後,那些不能進來的人就是他不認識的人。這種答法仿似使人更加難以想象如何在末世來臨中得著指望。

其實,耶穌的重點是放在末世的筵席上。那些自以為可以穩坐現職的宗教人士,他們以為自己的敬虔可以得著救恩,誰知設擺筵席的家主稱呼他們是不義的人,更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裏來。然而,他們堅稱自己是聽過家主的教導,也一起與家主吃喝過,怎麼可能被摒棄在外面呢?

可見根據以斯拉四書,自身的敬虔和對律法謹守並不能為人帶來末世的盼望,反而最終使人哀哭切齒、後悔不已。「悔改」是這大段落的一個重要主題(參第十五章),因此,在主面前的悔改,才是末世盼望真正的要素;人不在以個人的努力和敬虔去換取甚麼,反而福音──因著人的悔改,才能夠叫從東從西、從南從北,不同種族的人來到真正的大筵席(參第十四章),享受那場本來不配參與、卻白白領受的彌賽亞筵席。

思想:

  1. 甚麼是「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在將要在前」?
  2. 當人以為自己完全掌握信仰,並因循地守著外在的行為,他們就好像被拒於門外的人一般,以為自己與上主有過一段相熟的日子,其實卻是上主所不識的人。然而,唯有悔改才能使人重新詮釋和檢視自己所信的,並會發現自己對所信的,其實只是冰山的一角、或有所偏執。然後,我們才會慢慢嘗到以往所沒有體驗到信仰中的豐盛。
  3. 猶太人以為自己所信的末世觀,救恩只屬於他們的民族,但當他們悔改後,就會發現上主的心意是要外邦人(那在後的)同享彌賽亞的筵席(要走在前面)。
  4. 年三十晚,是去舊迎新的時候,我們會羨慕獲得信仰新的面相嗎?我們期盼更多豐富的認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