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歸回安息
高銘謙

經文:以賽亞書三十15-17

15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卻是不肯,16你們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你們又說:「我們要騎快馬」,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17一人叱喝,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們都逃跑;以致剩下的如山頂的旗桿,如山岡上的大旗。

第三段關於神的話的神諭出現在三十章15-18節。第15節鼓勵以色列民要歸回安息。到底甚麼是「歸回」(shuvah)及「安息」(nahat)?學者們不同的解釋,有的認為當中的「歸回」可以翻譯為「轉離」,代表以色列民必須轉離與埃及結盟的念頭,有的認為當中的「歸回」也可解釋為向耶和華「歸回」,更有人認為「安息」這字可以解作靜坐、安靜,也有人認為「歸回」及「安息」可以在政治的層面解作不再與埃及結盟,安靜地接受亞述的入侵。

根據上下文,我們發現以色列民不期望安息,因為16節說明「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這種奔走的動作與安息或安靜的狀態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以色列民期望可以騎馬,往埃及地去結盟,他們就是期望不安息。要明白埃及是有名的馬匹地,經文以馬匹來作動態的比喻,與安息這比較靜態的情況作對比,這是一種動與靜的對比,動的比喻說明以色列民心中正在奔走,滿腦子都是思想如何與埃及結盟,認為自己一定要做點事來化解當前亞述人的入侵。他們坐立不安,期望可以藉不斷的策劃與工作來解決當下的問題,誰不知以賽亞先知卻為他們帶來截然不同的消息,在他們圖謀及努力計劃時,卻竟吩咐他們甚麼也不用做,只需要歸回與安息。這樣,「歸回」理應指歸回與神之間的盟約,而「安息」便是一種全然倚靠的仰望,仰望神為他們帶來非一般的拯救。

17節提及「大旗」,是以賽亞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也是一種軍事上的用語。經文要求以色列民不要放棄耶和華本身成為他們軍事上的「大旗」。面對困難,我們可以放棄自己的計劃,但千萬不可以放棄耶和華作為盟約的對象。這不是說去計劃事情這動作本身有任何的問題,也不是說我們從此便靜坐,任由別人來對付我們。計劃與預備向來都是必須要的,然而,當我們預備及計劃的東西違反了耶和華作為自身「大旗」的信息,帶來向耶和華的背叛以及向埃及獻媚的行動時,這卻不是一種流於不同可行計劃的比較,而是一種叛教與否的嚴肅問題。因此,以賽亞必須清楚指出,情願以色列民安息,情願以色列民不計劃,只相信耶和華作為他們倚靠,這倒比想出與埃及結盟這項惡計更好。再說一次,這不是計劃A與計劃B的對立,而是耶和華與埃及的對立。

思想:

面對困難,你最大的倚靠是誰?會否為了拉攏關系或勢力而進行叛教的行為?祈求我們都能「歸回」真正的盟約關系,「安息」在主面前全然倚靠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