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 以色列有病,猶大也很傷
何啟明

經文:何西阿書五8-14

8你們當在基比亞吹角,在拉瑪吹號,在伯‧亞文發出警報;便雅憫哪,留意你的背後!9到了懲罰的日子,以法蓮必變為廢墟;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已指示將來必成的事。10猶大的領袖如同挪移地界的人,我必把我的憤怒如水傾倒在他們身上。11以法蓮因喜愛遵從荒謬的命令就受欺壓,在審判中被壓碎。12我對以法蓮竟如蛀蟲,向猶大家竟如朽爛。13以法蓮見自己有病,猶大見自己有傷,以法蓮就前往亞述,差遣人去見大王;他卻不能醫治你們,不能治好你們的傷。14我必向以法蓮如獅子,向猶大家如少壯獅子。我要撕裂,並且離去,我必奪去,無人搭救。

今天的經文承接上一段1至7節的嚴厲審判,但這段經文應納入五8至七16的框架下研究,這段屬於以色列及猶大政治最動蕩的時期,處於靠攏亞述抑或是與埃及聯盟的搖擺政策中。已故舊約學者赫伯特(David A. Hubbard)指出作者在第8節使用的是祈使語氣、風格是戰爭的警告,而內容是以法蓮南部接壤猶大邊境遭受侵略的危機。因此,從語氣、風格及內容都顯出全然的轉變。

這段提到以色列病入膏肓、離滅亡也近在咫尺,而猶大也是重病在身,不久也要步以色列的後塵。學者對於這一段的歷史背景,眾說紛紜。有認為是米拿現於主前743年為穩固自己的王位,而向亞述王普勒[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 III)的巴比倫名字]進貢(參王下十五19),亦有認為是北國比加(Pekah)死後,何細亞王於主前732年向亞述撒縵以色(Shalmaneser)進貢(參王下十七3)。這段經文的歷史背景實在不易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何西阿是透過這段經文來警告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的讀者,千萬不要靠攏亞述來解決國家面臨的困境,免得最終的結局是自討苦吃。

先知何西阿用兩個暗喻來警告猶大和以色列。第一個暗喻是「挪移地界」(參10a節),先知指出猶大的領袖不要在別人危難時圖謀趁機撈過界。挪移地界可以是指挪移道德標準的比喻,指猶大的領袖道德每況愈下,但較為明確的是比擬那些偷偷挪移鄰舍地界、奪取別人產業的,必會招來咒詛(參申二十七27賽五8)。這警告可能是指北國米拿現王執政時(主前752-742),猶大意圖趁亞述來襲北國時,偷襲奪回先前被北國侵占的地土(參王下十四8-14)。

第二個暗喻是用「朽壞和蟲蛀」(參12-13節),來形容北國和南國的國勢同樣是岌岌可危,危在旦夕。北國以法蓮如一棵被蟲蛀的樹,樹心已腐爛及掏空,樹將倒下來。最可怕的是以法蓮仍未知死期已近,更令神傷痛的是以色列不曉得依靠神,反而愚蠢到「前往亞述,差遣人去見大王」(13b節),即亞述的提革拉毗列色王。其實,以色列向一位只求自己經濟利益和版圖擴闊的「大王」求救治,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反而延誤了醫治良機,最終於主前722年亡國。

然而,猶大的命運也好不到那裏,他也同樣向亞述進貢最少兩次(參王下十六7-9十八13-16)。雖然猶大國可暫時茍延殘喘,最後也步北國的後塵,約一百年後也同樣亡國。以色列有病,猶大也很傷,兩者都需要耶和華的醫治拯救。可惜病危的以色列列和受傷的猶大還自尋解救的方法,錯托終身對象,最後獲得的是耶和華像豹(NIV)或獅子一樣快速的奪去他們的一切(參14節)。

思想:

人最危險的是有病不知,但更危險的是有病找錯了醫生。同樣地,請思想你我有難時,投靠的是誰呢?是那位信實可靠的主嗎?求主憐憫,讓我們知道自己的靈性光景,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後,立刻到主跟前,求祂施恩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