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 歸回是蒙福之路
何啟明

經文:何西阿書五15-六3

第五章

15我要去,我要回到原處,等他們自覺有罪,尋求我的面;急難時他們必切切尋求我。

第六章

1來,我們歸向耶和華吧!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打傷我們,也必包紮。2過兩天他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3我們要認識,要追求認識耶和華。他如黎明必然出現,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霖,像滋潤土地的春雨。

先知呼籲邀請子民悔改歸回及尋求認識神。第五章15節在整段的結構上剛好成了前段和後段的轉折句,而六1至3節短短幾節經文裏出現的「」(1a節)、「撕裂」(1b節)、「醫治」(1c節)及「甦醒」(2a節)等這幾個動詞與五章12-15節相似之處,都使人想起這懺悔之歌是回應前面神的條例精心作成的。

悔改歸向(1節)和認識耶和華(3節)是在一連串低迷的氣氛下,突然出現的一個高潮,以色列民可從黑暗的深谷裏看到一絲的曙光。以色列民要得到醫治、得到痊愈,及得到存活,唯一的途徑是悔改歸回耶和華愛的懷抱裏。究竟這個歸家的呼喚是先知何西阿向以色列人懇求的獨白、是他個人的祈願,抑或是子民已甘願回應先知回歸的呼喚呢?無論是先知自作多情,抑或是子民已主動回應,看來這個「歸家」的行動在這時候並未徹底實現。但回轉歸家始終都是唯一的途徑,更是蒙福的開始。

先知提醒以色列民耶和華的懲治並非要滅絕,最終的目的仍是要醫治。神要在病入膏肓的以色列民身上施行手術,而手術則要撕裂皮肉,但並非要傷害,而是醫治的必然過程。古時三天就能痊愈的疾病,乃不值一提的小事。因此,先知用「過兩天他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2a節)的比喻來形容這個痛苦的過程是短暫的。以色列若決心離棄偏離的路,歸向耶和華,他們必像以西結先知預言的枯骨復活,也像約拿在魚腹中三天後得到復生。

這失而復得、死而復生的應許,同樣也可實現在那些願意離開自己的道路,歸回神懷抱的人身上,這當然也包括了未信主的人和基督徒。歸向神、歸到祂的懷抱裏就能更深經歷死而復生的成長生命。使徒保羅見證說:「使我認識基督,知道他復活的大能,並且知道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三10)。原來,我們愈向罪及向自己死去,就愈體會到耶穌基督復活的能力;我們愈願意放下自己,就會得著更多;我們若願意卸下重擔,就更能體會在基督裏的輕省。每次的放下,都有驚喜的得著;歸回的步履愈漸近家門,就更深體會到神慈愛的手是何等溫暖。俗語有雲:「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願我們都聽從神的呼喚,歸回到祂的懷抱中,因為歸回才是蒙福的唯一途徑。

思想:

讓我們今天用《耶穌溫柔慈聲》(Softly and Tenderly)的副歌作為我們的默想和回應。「歸家,歸家,傷心愁悶者歸家,……耶穌溫柔慈聲懇切呼喚你,歸家,懇請你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