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耶利米的選擇
曾錫華

經文:耶利米書四十章1-6

1耶利米被鏈子鎖在耶路撒冷和猶大被擄到巴比倫的人中,尼布撒拉旦護衛長把他從拉瑪提出來,釋放他以後,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2護衛長提耶利米來,對他說:「耶和華-你的神曾說要降這災禍給此地。3耶和華照他所說的做了,已使這災禍臨到;因你們得罪耶和華,不聽從他的話,所以這事臨到你們。4看哪,現在我解開你手上的鏈子,你若看與我同往巴比倫去好,就可以去,我必厚待你;你若看與我同往巴比倫去不好,就不必去。看哪,全地在你面前,你以為哪裏美好,哪裏合宜,只管去吧5─耶利米尚未回去─你可以回到巴比倫王所立管理猶大城鎮的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那裏去,在他那裏住在百姓當中。不然,你看哪裏合宜就可以去。」於是護衛長送他糧食和禮物,釋放了他。6耶利米就來到米斯巴,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那裏去,與他同住,住在留於境內的百姓當中。

本月我們繼續會進入耶利米書第三段的經文,也是最後一段的釋經靈修;靈修的經文是第四十章至五十二章。首先讓我們重溫一下前文的故事,耶利米書第三十九章中記載了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破,猶大王西底家逃走失敗被擒,最後「……巴比倫王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兒女;巴比倫王又殺了猶大所有的貴族,並且挖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住他,要帶到巴比倫去。」(三十九8),然後他更放火焚城,拆毀耶路撒冷的城墻,將所有百姓都擄到巴比倫,只留下百姓中一無所有的窮人在猶大地。

猶大國面對的是國破家亡、政治領袖全被消滅、全國菁英被擄到巴比倫,留下的就只有我們今天所謂的「低端人口」,這樣的國家和民族還有希望嗎?政府和社會怎樣維持下去呢?遺留下來的貧窮和老弱的人又如何活下去呢?

耶利米書第四十至四十四章記載了耶路撒冷城被毀後的情況。首先在第四十章談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摧毀耶路撒冷後,委任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為猶大的省長來管理那些沒有被擄價值的貧窮和老弱的猶大人。從政治上來看,巴比倫帝國沒有完全丟棄那些猶大群眾,放任不管,反而委任一位不錯的猶大人基大利為省長來收拾殘局,重建社會和秩序。從這個角度看,尼布甲尼撒王對猶大的政策是比較溫和和合理的。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耶利米書四十章1至6節,記載了耶利米在耶路撒冷以北8公裏的小鎮「拉瑪」被釋放的經過。這是耶利米在耶路撒冷被釋放後(三十九章11-14節)的第二次被釋放,很可能是先知在第一次釋放後遇上不知情的巴比倫軍隊,因此再次被捉拿及擄走。最後走到「拉瑪」才弄清楚他原來是巴比倫王釋放的人,所以再次釋放他。

這兩段有關耶利米被釋放的記載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耶利米沒有選擇到巴比倫接受巴比倫朝廷的禮遇,可以說他放棄了榮華富貴,而選擇留在這被戰亂蹂躪的故土,與貧苦的同胞在一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他選擇留下與「低端人口」一起,自己也成為「低端人口」的一份子。他放棄移民,拒絕到帝國首都巴比倫去和那裏的「高端人口」一起生活,卻選擇留下來幫助一群貧窮、無知、無權、無勢的人。人在危難時的選擇往往反映出人心中的價值和使命。

耶利米書四十章2至3節,「護衛長提耶利米來,對他說:『耶和華-你的神曾說要降這災禍給此地。耶和華照他所說的做了,已使這災禍臨到;因你們得罪耶和華,不聽從他的話,所以這事臨到你們。」究竟這巴比倫將軍是從何得知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被毀是因為以色列人「……得罪耶和華,不聽從他的話……」呢?也許他是從被擄的猶大人口中得知的。從尼布撒拉旦護衛長對耶利米的態度及說話看來,這位外邦將軍尊敬耶利米是一位先知並相信上主的話,但諷刺的是,上主的子民卻不尊重上主的仆人,也不接受祂的話。

思想:

假如你是耶利米的話,你會怎樣選擇呢?到巴比倫去,還是留下來幫助需要你的人呢?你有沒有想過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呢?

尼布撒拉旦護衛長選擇接受耶和華的話,禮遇和尊重先知耶利米,你是否願意敬畏上主和遵從祂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