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三天速讀全卷帖撒羅尼迦前書,務求獲得一個模糊的全局印象。今天先讀一至二章。
在未來一個月,我們會一起研讀帖撒羅尼迦前書。這是篇幅不長的書卷,單是讀經用不了太多的時間,所以我建議每天都最少讀一章,重複閱讀,反覆思考。要是你有時間,更可連讀兩章或更多,反正聖經是不會讓人厭煩的。靈修材料只能是輔助,永遠替代不了聖經的位置,靈修最要緊的是親炙神的話語。
多數學者相信,帖撒羅尼迦前書是現存的保羅書信中最早的一封(也有主張加拉太書纔是最早的,但理據不是太充分)。
我們先簡單敘說這封書信的寫作背景。
帖撒羅尼迦是希臘半島一個靠近海邊的城市,在羅馬帝國時代爲馬其頓省的首府,交通發達,商業茂盛。這裏的教會是由保羅親自建立的,不過,他跟他所建立的教會只有極其短暫的關係。
使徒行傳十五章記載,保羅在主後49年從安提阿開始的第二次行程(徒十五40至十八5)中,由於拒絕讓曾經失信的馬可加入,跟一直同工多年的巴拿巴發生爭執,最後兩人拆夥,保羅改爲夥同從耶路撒冷來的西拉出發。不久在路司得(加拉太省南部)遇上另一位年輕人提摩太(徒十五40;十六1),保羅邀請他加入佈道團隊,因而團隊便又回覆三位成員了。
值得一提,跟第一次行程的保羅、巴拿巴和馬可的三人組合比較,這次的新組合更有國際性,更具有跨越文化宣教的能力。因爲西拉和保羅一樣,都擁有羅馬公民的身分(徒十六37-38),往來羅馬帝國各地非常方便;而提摩太更是由希臘人和猶太人共生的混血兒(徒十六1),自小受雙重文化的影響(這解釋了他爲何遲遲未受割禮,參徒十六3-10)。這個國際性的團隊非常適宜將福音帶到猶太人和外邦人混雜的世界,包括帖撒羅尼迦城在內。
他們越過小亞細亞(今土耳其)、特羅亞,從海路前往歐洲的馬其頓,在第一站腓立比建立了教會。腓立比可以說是歐洲第一間基督教會(徒十六8-12)。其後,他們經過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來到帖撒羅尼迦(徒十七1)。從腓立比到帖撒羅尼迦,距離約爲4天步程。
如同保羅等過去一貫的做法,他們首先在安息日前往這個城市裏的猶太會堂,向同胞傳福音。這就像我們去不同國家,先到當地唐人街接觸華人一樣。在華人餐館裏是最易尋着華人的,照樣,猶太會堂是最容易尋着猶太人的地方。保羅等一連三個安息日,在這裏宣講耶穌基督就是舊約所預言的彌賽亞的信息,帶領了好些人歸信基督,其中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最早皈信的外邦人應該是有參與猶太會堂敬拜的「虔誠的希臘人」(徒十七4)。
不過,保羅迅即邀請這些信了耶穌的猶太人和「虔誠的希臘人」參加獨立的聚會,聚會地點應該是在他的團隊所寄住的信徒耶孫的家。有理由相信,「虔誠的希臘人」又邀請了一些仍舊信奉偶像的外邦人親友參加聚會(參一9),如此在耶孫家裏的基督徒聚會裏有三種人:猶太人、「虔誠的希臘人」,和直接由異教徒歸信基督的外邦人。在第三類裏,也許還有幾位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希臘婦女(參徒十七2)。
這個宗教兼容的聚會惹怒了猶太人領袖。他們不會抗拒猶太人和「虔誠的希臘人」混在一起,卻非常抗拒猶太人和沒曾守猶太人律法的外邦人聯合聚會。於是乎,他們煽動羣眾,到耶孫家裏搗亂,又將耶孫和幾個信徒扭送到地方官府,控以煽動叛亂罪。地方官要耶孫等擔保保羅等不再犯事,纔將他們釋放。
若不是猶太教領袖刻意搬弄是非,製造謠言,城市裏出現一個小小的信仰羣體(估計人數也就是十來人吧!),如何構成全城騷亂?又如何威脅了社會安寧和秩序呢?猶太教領袖故意炮製一個民眾反對基督教的假象(天知道這些搞事的「民眾」是否被他們收買了的),將宗教牽扯到社會甚至政治的課題去。
可以看見,用政治理由迫害基督教,是自古已有的做法,是敵視基督教的人慣用的技倆,並非當世纔有的新事。宗教控罪不好擺在枱面,便扣上破壞公眾秩序和威脅政權的罪名罷!
由於形勢緊迫,耶孫漏夜將保羅等送出城。他們先去庇哩亞,在那裏受到會堂中人的熱情接待,也有不少人接受了保羅所傳的福音。他們在庇哩亞居住和工作,直到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聞訊前來延續對他們的迫害,攔阻福音工作。最後,保羅被迫結束在庇哩亞的服事,前往雅典,卻把西拉和提摩太留在庇哩亞。
思想:
有關保羅和他的團隊的傳道故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保羅有到各地傳福音的決志,卻沒有必須在某個地方傳道的「異象」。他們通常是決定了去某個地區(譬如希臘半島),便在該地區的各城鎮中邊走邊傳,由不同城鎮的居民對福音的反應,來決定他們的去與留。要是他們在某個城鎮被接納,沒給趕逐,他們便留下積極傳道,建立教會;要是當地的居民或猶太教領袖拒絕他們,他們便轉往別的城鎮。完成傳福音的使命是最重要的,至於去哪裏傳,倒是次要的事,可以是選擇,也可以被選擇。
保羅的團隊在多處地方都被人攻擊、趕逐。這次行程裏,他們在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和庇哩亞,都是給人驅趕離去的。傳福音不僅是一場屬靈戰爭,在現實上也是一個社會力量的較勁。十字架的道理,有異於人們既有的宗教信仰,也冒犯了人的智慧,威脅了宗教領袖藉賴舊有宗教系統而建立的權威和社會地位。保羅等不受歡迎乃是理所當然的。
承擔一個不受歡迎的職事,保羅必須對個人的身分和使命有清晰的認定,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又爲甚麼這樣做,艱苦奮進,無悔無憾。此外,他得有一個強固的意志和穩定的情緒,不會因屢屢的挫折和受冒犯而給擊倒,陷入無法自拔的忿懣和沮喪之中,自憐自傷,怨天尤人。在帖撒羅尼迦前書裏,我們看到保羅在認知和情緒兩方面都有卓越表現。
請聽保羅擲地有聲的信仰告白:「11我爲這福音奉派作傳道,作使徒,作教師。12爲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爲恥,因爲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他所交託我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1-12)
且以《我知所信的是誰》這首經典聖詩作爲今天靈修的結束。在網上下載歌詞自唱,或者聽YouTube的播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