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 並不徒然
樑家麟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二1-2

1弟兄們,你們自己知道我們來到你們那裏並不是徒然的。2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蒙難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可是我們還是靠着神給我們的勇氣,在強烈反對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

有其徒必有其師,徒弟好,師傅也好。前面保羅提到,帖撒羅尼迦信徒非凡的表現,除了自身成爲一個遐邇知名的見證外,也爲保羅這個傳道者作見證。

在第二章,保羅作了一個詳盡的自白,說明他過去如何將福音傳到帖撒羅尼迦,並且是持怎樣的態度立場來事奉。我們相信,保羅在本章的夫子自道,是讓第一章所描述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出色表現成爲可能的原因之一。保羅爲信徒做了優秀的示範,他不僅是言教,更是身教。正如前面一6他所說:帖撒羅尼迦信徒的信仰表現,乃效法了他們,從而效法了主。

耶穌基督爲保羅樹立了榜樣,保羅爲信徒樹立了榜樣。

保羅憶述他們如何開始在帖撒羅尼迦的福音工作。他們在前赴帖撒羅尼迦前,先在腓立比服事,在那裏被人控告,下監被打,最後被押解出境,這個故事記載在徒十六。保羅說「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根據他的慣常用法,是指他身爲羅馬公民,在未經正式審判定罪前,給監禁和棍打,這是他所不應受到的屈辱(參徒十六37)。

不過,保羅纔在腓立比遭遇了不公平的對待,就倉皇來到帖撒羅尼迦;他沒有耗費時間歇息療傷,卻是立即前往猶太人會堂講道,開始新階段的佈道事工,這份屢仆屢起、永不氣餒、永不怯懦的勇毅精神,令人敬佩。從使徒行傳我們知道,類似在腓立比和帖撒羅尼迦的負面遭遇,在保羅的信仰和事奉歷程中屢見不鮮,他一直是「在強烈反對中」「靠着神給的勇氣」,將福音傳開。

「不是徒然的」是保羅常用的說法,或許摘自七十士譯本的以賽亞書六五23:「他們必不徒然勞碌。」指的是所做的工作、付出的勞苦,不會徒勞無功,沒有果效。

保羅深信,他是被那位從死裏復活,即將重回人間作最後審判的主所差遣,要在末時讓最多人得拯救,這是至關重要且緊急的使命,時間有限,機會不再,必須好好把握,悉力以赴。正是這樣的認定,教他在面對眾多逼迫攔阻的情況下,仍勉力將福音傳到各地。

保羅進一步認定,若是福音使命是耶穌基督所授予他的,那創始成終的主,必然會保守祂所交付他的,直到祂重回的日子。這個工作不會白費氣力,更不可能是多餘的。並且,聖經應許我們,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我們總不會遭遇一個無法勝過的試煉,不會在各種橫暴面前束手無策,以致所做的全給摧毀,顆粒無收。

在一個敵人環伺的場景裏,面對強大的攻擊力量,面對人們對福音的冷待甚或拒絕,有時會令我們對福音的有效性產生懷疑,對要付高昂代價來完成的福音使命不表信心。「爲甚麼得這樣?」「這值得嗎?」保羅在這裏爲福音使者的身分和使命給予重要的肯定。

「不是徒然的」既是對信徒的一個勸勉,也是保羅的一個自勉。

思想:

傳福音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工作,在一個不友善的社會環境下傳道,便更是困難重重,遭遇反對、逼迫、羞辱、苦待,是幾乎可以預期的事。要是我們期待有即時的果效,或渴望藉工作成就帶來的滿足感和自我肯定,便多數會以失望甚至絕望終場,熬不下去尚是小事,對自己的付出感到遺憾,對自己的身分和使命的質疑,才更是致命的。

同樣地,身處一個與基督信仰的價值觀相沖突的社會,我們也常爲自己所持守的價值是否有效,所堅持待人處事的原則是否多餘,而心生疑惑。在一個充滿懷疑猜忌的環境裏,我們仍能維持對人的信心和善意嗎?在一個充斥着仇恨對立的羣體裏,我們仍能堅持包容和愛心嗎?我們會否懷疑基督教的主張已經是落伍過時,並因而選擇和光同塵,隨眾隨潮流,以恨還恨,以眼還眼呢?我們仍相信真理、正義、愛的價值嗎?

我們又會否將對我們不友善的人妖魔化,宣稱他們不再值得我們給予愛心和恩典,他們也無法珍惜和接受我們所付出的愛心和恩典,這隻會是暴殄天物,將聖物扔給狗?要是人們不值得,我們又不做徒勞的事,那便不要再愛、不要再傳福音了。畢竟我們所能傳的,都僅是約拿式的禍音,就是宣告神對這個世界的咒詛:「再過四十天,尼尼微要傾覆了!」

「不是徒然的」是篤信福音、堅持爲善、堅持福音使命的人所必須持定的信念。保羅曾兩番教導信徒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因爲若不灰心,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有收成。」(加六9)「弟兄們,你們行善不可喪志。」(帖後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