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传》7:16)
初读这节经文,我们可能感到吃惊。圣经不是一贯教导人要竭力追求义吗?这里怎会说行义不要过分?这是在教导人中庸之道吗?更难理解的是,追求义的结局竟是自取败亡?
要准确地理解这节经文,必须结合其上下文。《传道书》说,人生苦短,死是众人的结局;智慧往往出于忧愁之心、服丧之家,而愚昧却常现于嬉笑之人、欢乐之家;智慧远胜于愚昧:“听智慧人的斥责,胜过听愚昧人的歌唱”(《传》7:5),且智慧能庇护智慧人的生命(参《传》7:12)。
不过,智慧并非无敌,勒索与贿赂,骄傲与怒气都会使它败坏。人能得智慧固然是好,但却不可绝对化之。况且,在世上实在没有一个只行善、不犯罪的义人(参《传》7:20),也很难找到完全的智慧人。
不仅如此,传道者还指出一个令人唏嘘、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有义人行义反而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参《传》7:15)。这是对世界所流行的“报应说”的一个指正(报应说认为人通常有智慧、行义就一定有好报,而愚昧、作恶的人就一定遭恶报),“报应说”显然与事实不相符。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再来看这节经文。追求行义者需要明白,自以为的义并不总能保证得著今世的好报,包括长寿、富足、欢乐等。而寻求智慧者需要晓得,自以为的智慧不仅容易失去,而且极易败坏。当人们为了今世的好处行义、自逞智慧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过分地行义、追求智慧。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过分行义、自逞智慧反倒有时成为人们败亡的缘由。这时,行义的可能就会放弃义,自逞智慧的就会选择愚昧。
既然如此,就会有人问,那么人何必行义、追求智慧呢?我想这正是传道者希望读者所提的问题。传道者要引导我们明白,只有当人开始学习反省自己,反思自己行义、追求智慧的动机时,才有可能明白真正的义与智慧是什么。
敬畏神是一切义与真智慧的开端,与神建立健康的关系,人才能脱离世俗小学的缠累;人所拥有的义、世间的智慧都需要被神来光照,如此才不至于行义过分,或是过于自逞智慧。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基督,你是智慧的本体、义的化身。求你光照我,让我在你的话语中省察自己,使我不至于行义过度,或是高举智慧,以至于离开了你,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