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不要與不信的人同負一軛
李文耀

林後六11-七4

第六章

11哥林多人哪,我們對你們,口是誠實的,心是寬宏的。12你們的狹窄不是由於我們,而是由於你們自己的心腸狹窄。13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14你們不要和不信的人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關?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連?15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16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因爲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所以主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跟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東西,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第七章

1所以,親愛的,既然我們有這樣的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和靈魂一切的污穢,藉着敬畏神,得以成聖。2寬宏大量地接納我們吧!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3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我已經說過,你們常在我們心裏,我們情願與你們同生共死。4我對你們很是放心,多多誇耀你們;我滿有安慰,在我們一切患難中格外喜樂。

今日要思想的是弟兄姊妹相當熟悉的經文,同時亦有不少誤解在當中。過去有不少牧者用這段經文教導、提醒弟兄姊妹不要跟未信者結婚,甚至拍拖也不好,因爲信與不信的人不可同負一軛。究竟這節經文可否這樣應用呢?它在書信裏面其實在講甚麼?參考上下文的寫作內容,可以肯定保羅當時並不是想着哥林多信徒的婚姻問題,如果是的話,那就非常奇怪了,因爲整卷書就只有這裏提及這方面。這一節經文的直接上下文都沒有指向男女之間的愛情關係,六 11與七2提及的是「寬宏」或「敞開的心」。究竟保羅在思想些甚麼呢?

就着這個問題,學者同樣有許多討論和猜測,畢竟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保羅在講甚麼。一個考慮是直接的上下文。在六13中,保羅以屬靈父親的口吻向哥林多信徒作了一個吩咐(原文πλατύνθητε用了命令語氣)──「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七2也有類似的吩咐,原文用了另一動詞表達(χωρήσατε)──「寬宏大量地接納我們吧」或「開闊你們的心接納我們吧」(新漢語) 言下之意,即是哥林多教會有人還未準備好接納到保羅。究竟有多少人仍然「心腸狹窄」(更貼切原文是「受制於情感」,六12)?相信有一部份人(如果只是一、兩個人,保羅大概可用類似二2的表達—「那人」或「那些人」),其數量未足以動搖哥林多教會與保羅建立起的良好關係(一7;一11-15;二5-11;三1-3;五11-12)。即是說,教會中已有一部份人傾向接受那些攻擊保羅的人的說法,於是,保羅用「哥林多人哪」這個整體性用詞吩咐他們,或許也要藉此在教會中加強一種互相接納的氣氛,以大多數人對保羅的接納去感染、贏取那些異見份子。從七2可以看到,當時在教會中的確有人懷疑保羅與他的團隊存着不良的動機到處去傳道,以致虧負人、敗壞人和佔人便宜。對保羅而言,這些質疑與毀謗雖算不得甚麼,但始終會妨礙人聆聽和接受基督的福音,於是要作出澄清。在上文,保羅一直爲自己是上帝的僕人作出不同的澄清,到這裏轉用一個屬靈父親的態度,直接吩咐收信人要寬宏大量,看事物不要受制於自己的情感。

當爭執在一個羣體中出現的時候,理性分折是重要的,只是人較多時間受情感影響,到一個程度可以連眼目都被矇蔽起來,看不到事實的真相。情感的結連往往比客觀的分析更影響到一個人的判斷,於是當一個人或一羣人在某種情感中「立場先行」,就很難有敞開的心去聆聽不同的聲音和接受不同看事物的角度。當情感結連得相當堅固時,一個打破缺口的辦法就是把情感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於是,保羅用屬靈父親的身份吩咐他們,要用敞開的心聆聽他以下的一段話,「信與不信不可同負一軛」就在這個場景裏出來了。

從這個角度看,六14-18的作用正是要把哥林多信徒(特別是那些對保羅有意見的人)的思想與情感連結回到耶穌基督身上去,大前提是「不要和不信的人同負一軛」:義的和不義的沒有關連、光明與黑暗沒有團契、基督與彼列不能相和、上帝的殿與偶像根本不同。既是如此,收信人就要在「站在哪一邊」的問題上作出終極的抉擇,而保羅的話已暗示和明示他們,若是上帝的子民就自然會「從他們中間出來」(影射那些不信上帝與保羅的人),分別爲聖。此處,「分別爲聖」是指向關係上,多於道德上的含意。除去身體和靈魂一切的污穢後,人的心靈就有更大的空間去聆聽上帝的話語和接受保羅的爲人與教導,跟着在敬畏上帝之下與保羅和他的宣教團隊修復關係(七 1-4)。假如分析無錯,「信與不信不可同負一軛」講的就是這些。至於可否把這一段經文作出引伸應用到婚姻的問題上呢?這是有空間可以討論的。

思想:

情感對一個人的思想影響可以有多大?當爭執在信徒中間出現,互不相讓,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此時可怎樣幫助大家的思想與情感連結回到耶穌基督的身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