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我的夥伴
葉應霖

經文:腓一7-11

7 我爲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想法原是應當的,因爲你們常在我心裏;無論我是在捆鎖中,在辯明並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蒙恩。 8 我以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想念你們眾人,這是上帝可以爲我作證的。9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不斷增長, 10 使你們能分辨是非,在基督的日子作真誠無可指責的人, 11 更靠着耶穌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歸榮耀稱讚給上帝。

作爲廿一世紀的基督徒,我們大概會對使徒保羅充滿信任及尊重,對他爲主耶穌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感到十分敬佩。但在第一世紀的五十至六十年代,這份信任卻並未立即出現。某程度來說,保羅實在十分需要腓立比信徒的支持。被囚於羅馬,正在等候審訊的他,無論在經濟及心靈上,都實在需要腓立比教會的支持。在腓四15,保羅就這樣提到:「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開始傳福音、離開馬其頓的時候,在收支的事上,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和我分擔。」似乎在馬其頓省,不是所有教會都如腓立比信徒這樣信任及支持保羅。爲什麼會這樣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不少初期教會的領袖對「保羅的福音」仍然充滿着懷疑,甚至乎有敵意。根據腓立比書一章17節,其中一班信徒領袖,就甚至是出於自私及不良的動機去傳福音,爲的只是企圖要加增保羅捆鎖的苦楚。從教義及羣體身分的角度來看,初期教會的猶太人領袖仍在揣摩及爭論,如何因着基督,將以色列的故事轉化至普世的故事。保羅作爲「外邦人的使徒」,因着傳揚福音招惹了帝國政權,甚至惹來「殺身之禍」,正是首當其衝。腓立比書的保羅,就是爲到自己這樣的一個處境作出辯護。

故此,第7節的「你們都與我一同蒙恩」,意思就非泛指上帝一般的恩典、超然的賜福或永恆救恩。參考原文 συγκοινωνούς μου τῆς χάριτος πάντας ὑμᾶς ὄντας,另一可能的中文翻譯是「你們全部都是我的恩典的夥伴 」,英文則可翻爲 “You are all partakers of my grace”。原來保羅在腓立比書所關注的,不是人如何得救的問題,而是如何辯證他的受苦是有主的心意(腓一29),值得信徒支持及仿效(腓三17)。這樣,我們對保羅之所以「切切想念」腓立比信徒,就多一份切身的理解了。我們彷彿聽到保羅在說:「腓立比信徒,多謝你們支持『我所理解的福音』呀!」

與保羅同樣面對一樣壓迫的腓立比信徒(腓一30),就是這樣急切需要保羅的教導,讓他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不斷增長」(腓一9)。因此,「使你們能分辨是非」就不是指一般的是與非,而是明辨:保羅代表基督受苦的福音事工,是值得腓立比信徒認同的。唯有這樣,他們纔可以在基督的日子,成爲「無可指責」的人,使榮耀歸給上帝(腓一10-11)。

思想:

你對主擺上的愛心,是建基於什麼知識和見識之上?你可曾因着更深認識上帝的話語後,更新你對主擺上的愛心?

活在廿一世紀的末世時代,你可以怎樣預備好自己,準備爲主受苦?上帝有否在你心中動工,叫你擺上時間、心力及金錢,承擔某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