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 亞伯蘭在埃及的危機
黃天逸

經文:創世記12:10-13:4

第12章 10那地遭遇饑荒。亞伯蘭因那地的饑荒嚴重,就下到埃及,要在那裏寄居。11將近埃及,他對妻子撒萊說:「看哪,我知道你是美貌的女人。12埃及人看見你會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會殺我,卻讓你活着。13所以,請你說你是我的妹妹,使我可以因你得平安,我的性命也因你存活。」14亞伯蘭到達埃及時,埃及人看見那女人極其美貌。15法老的臣僕看見了她,就在法老面前稱讚她。那女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中。16法老就因她厚待亞伯蘭,給了亞伯蘭許多牛、羊、公驢、奴僕、婢女、母驢、駱駝。

17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擊打法老和他的全家。18法老召了亞伯蘭來,說:「你向我做的是甚麼事呢?爲甚麼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19爲甚麼說『她是我的妹妹』,以致我把她接來要作我的妻子呢?現在 ,看哪,你的妻子在這裏,帶她走吧!」20於是法老吩咐人把亞伯蘭和他妻子,以及他一切所有的都送走了。

第13章 1亞伯蘭帶着他的妻子與羅得,以及一切所有的,從埃及上尼革夫去。2亞伯蘭的牲畜和金銀極多。3他從尼革夫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當初他支搭帳棚的地方,4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亞伯蘭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

接續上文第9節,在到達應許之地的南部地區時,亞伯蘭面臨兩個危險,這些危險給上帝的應許投下了沉重的陰影 ──(1)迦南遭遇嚴重的饑荒,導致亞伯蘭離開應許之地前往埃及;(2)在埃及,撒萊被帶到法老的後宮,最終只有上帝的干預才能將亞伯蘭和撒萊從法老的權勢中拯救出來,以便他們可以一起返回迦南。

面對「饑荒」,亞伯蘭選擇離開,前往埃及地去(The Message譯作:“Abram went down to Egypt to live …” );「寄居」(gûr)在和合本譯作「暫居」,然而,有舊約學者就認爲亞伯蘭極可能計劃長時間「移居」到埃及地,這正好與第7節耶和華上帝對他的「應許」背道而馳。 從「饑荒」以致要下到埃及,到底我們應如何理解亞伯蘭的心路歷程呢?

事實上,第6節已告訴我們:當亞伯蘭一家到達迦南地之時,「當時迦南人住在那地」。因此,即使第7節裏耶和華再次向他保證這「應許」的成就,並且聖經亦記載着亞伯蘭爲耶和華築壇,然而,留心第9節提醒我們:「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和合本) ── 與應許之地越離越遠。也許,這是因爲迦南人仍住在那裏,以致亞伯蘭一家無法安頓在那處,並且顯得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可以繼續前進纔好。於是,他帶着家眷「往南地去」。

亞伯蘭在「迷惘」之中,卻又遇上了「大饑荒」,這已經不僅僅是「往哪裏去」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生存的需要。於是,他們惟有直下到埃及,甚至極可能考慮要長住在哪裏呢! 在埃及地,亞伯蘭遇上了另一個「生存」的挑戰 ── 埃及人會否因爲撒萊的美貌而將他殺死?更重要的是,即使以「謊言」應對危機,聖經卻沒有記載撒萊對於丈夫建議的看法,並且整件事情裏,耶和華上帝亦沒有責備亞伯蘭。當然,從上主「降大災」(17)予法老證明了亞伯蘭這「謊言」在耶和華眼中是不能接受的。只是,上主「降災」的卻是被欺的法老而不是那位「行騙者」亞伯蘭,何解?

《創世記》作者也許並不是要我們着眼於亞伯蘭「謊言」的「對」與「錯」;事實上,上主的迴應已說明一切。聖經作者要我們留心:哪怕亞伯蘭在危機面前如何的軟弱,但上主的「應許」卻沒有改變 ── 他從法老處得到了一切財富(12:1613:2)。從12章8節記載亞伯蘭爲耶和華上帝築壇,然後他帶着撒萊等人「往南地去」,直到事件的結束,13章3-4節記載了他們一家從南地往伯特利去,並且在「起先築壇的地方」「求告耶和華的名」,這裏彷彿讓我們見到亞伯蘭一家在行程中「兜了一圈」。然而,更重要的乃是:這「一圈」裏,他經歷了危機、軟弱,但上主的「應許」卻仍然是不變的。

思想:

  • 在上主「應許」不變之中,也許我們都曾經好像亞伯蘭一樣「動搖」。從亞伯蘭的經歷,我們可以體會到上主的「應許」從來沒有因爲人的軟弱而改變。在生命成長的歷程中,我們也有「失敗」的可能,然而,即使我們「失敗」,但上主的「應許」仍然不變。因此,只要我們能夠從「失敗」中重尋上主的心意和帶領,我們就仍可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