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林前九24-27
24你們不知道在運動場上賽跑的,大家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要這樣跑,好使你們得着獎賞。25凡參加競賽的,在各方面都要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會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會朽壞的冠冕。26所以,我奔跑,不像無目標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27我剋制己身,使它完全順服,免得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而被淘汰了。
【參考經文】 【和】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直譯】24豈不知在所有鬥技場競賽的人都跑,卻只有一人拿到獎賞?你們要這樣跑,才能拿到。25每一個爭鬥的人都會節制,他們只爲得着朽壞的冠軍花環,但我們要得的是不朽壞的。26所以,我是這樣競賽,不像沒有定向的;我是這樣鬥拳,不像「打空氣的人」。27但我「苦待」我的身體,並將它「奴服」,以免傳福音給其他人,我自己卻成爲「被棄絕的人」。
「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是保羅的心志。這句可翻譯爲:「我『苦待』我的身體,並將它『奴服』」。保羅以希臘和羅馬時代的鬥技場的比喻去提醒和責備那些「驕傲」、自以爲有「知識」的人:他們以爲有「知識」、有「基督裏自由」的人就可以隨意任性而爲,不用體貼其他人的需要。保羅以當時的運動員甚至是格鬥士的比喻,並自己的心志,去提醒他們。基督徒走的路,是要得神喜悅得冠冕的路,這條路不能以「輕輕鬆鬆、隨隨便便、不冷不熱、不付出犧牲代價」的方式去走。基督徒走的路,是鬥技場的路,是隻能有一人得勝的路;甚至是有如格鬥士一樣,若不得勝就會被棄絕的路。所以,我們必須全方位嚴謹對待自己,甚至要「苦待」我的身體,並將它「奴服」,這樣我們才能得勝,才能不被棄絕。若不是這樣,我們就變成「打空氣的人」:「空跑、空打」,最後成爲悲哀的「被棄絕的人」。正因如此,我們這些必須重視福音的人,要珍惜弟兄姊妹,要體貼「軟弱的人」,要「向什麼人,就作什麼人」!我們有時候要放下自己,有所節制和犧牲,就如格鬥士在生死競賽前「苦待自己身體」一樣!我們有這崇高、艱辛的福音十架路,我們就不能隨意任性而爲,不能隨意讓人跌倒,我們要爲「榮耀神、傳福音、造就人」,不斷「攻克己身」,並有時候要「甘心擺上、放下自己權益和自由」。
上一代的牧者和信徒非常重視「攻克己身,爲主受苦」的神學和心志。他們高舉爲主犧牲自己的權利和自由,爲的是走上勇敢的事奉路和宣教路。六百多行的〈獻給無名的傳道者〉寫在1948年的動盪時代,當時在重慶,有一股向貧窮偏遠西北少數民族宣教的運動,即將大學畢業的邊雲波弟兄領受宣教異象,前往少數民族山區傳道,寫下這感動幾代人的名詩。「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人世間便越顯得黝黑、艱難、幽暗;但是,你卻這樣地說過:『是自己底手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是自己底腳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選中』這條不自由的道路並非出於無奈,相反地卻正是大膽地使用了自己底『自由』。所以,寧肯叫淚水一行行地向內心涌流,遙望着各各他的山頂!就是至死—也絕不退後!」
作爲建道人,我們被「開荒、喫苦、火熱」的心志大大感動。我們看見許多宣教前輩的「攻克己身、爲主受苦」。在動盪的時代引領建道在香港重開的劉福羣牧師,一生愛神愛人愛教會愛建道,爲了陪伴第一屆走難到香港的神學生的畢業,他放棄去見自己病重在美的母親最後一面;爲了幫助當時候年幼和經濟有壓力的宣道會北角堂,他賣了自己物業,捐錢給教會買教堂,最後年老退休回美,經濟貧窮,只能住在簡陋的「車房」。他的委身、愛心、充滿犧牲的愛的「攻克己身」,感動了幾代的建道人。作爲晚輩和未曾親身見過他的建道人,我每次談到他的「攻克己身」,心裏都充滿激動。求神興起更多「無名」的傳道人,更多「像保羅、像劉福羣」的愛主忠僕。
思想:
- 基督徒的路不應該是「輕輕鬆鬆、隨隨便便、不冷不熱、不付出犧牲代價」的路,應該是像鬥技場,「攻克己身,爲主受苦、有所犧牲」的路!你同意嗎?你認爲今天的基督徒仍有這樣的心志嗎?
- 今天的經文和今天引用的見證給你什麼提醒和激勵?你願意成爲「無名」的傳道人、「像保羅、像劉福羣」的愛主忠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