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 定睛上帝
何安德

閱讀: 提摩太前書6章6-11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章6節

在選購訂婚戒指時,我花了很多時間尋找最適合的鑽石。當時我心中有個疑慮:若我錯過最美的鑽石怎麼辦?

經濟心理學家貝瑞 · 史瓦茲將我這種舉棋不定,遲遲無法做選擇的人,稱爲“最大化者”(maximizer),與之相反的,則是“滿足者”(satisficer)。滿足者會依據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做選擇。但最大化者呢?我們永遠都希望所選擇的是最好、最棒的(很慚愧!)。在面對各種選擇時,像我這樣猶豫不決有哪些潛在的風險呢?可能會表現出焦慮、憂鬱和不滿。事實上,社會學家已將這種症狀稱爲錯失恐懼症。

當然,聖經沒有“最大化者”和“滿足者”這樣的名詞,但我們可以看到相近的概念。在提摩太前書中,保羅勉勵提摩太不要追求世上的事物,而是要在上帝裏面得着滿足。世界承諾要帶給我們的滿足,從來都無法真正地實現。保羅希望提摩太能認定自己在上帝裏面的身分,他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6章6節)。保羅還對提摩太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8節)。看來保羅是一位滿足者。

當我專注在世界宣稱能使我滿足的各種事物時,往往只會焦躁不安且不滿足。然而,當我定睛上帝,放棄“最大化者”這個執念後,我的心就能得享真正的滿足和平安。


你認爲自己是個知足的人嗎?爲什麼?

你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影響你過知足的生活?


天父,求禰幫助我在與禰的關係中,

尋求身心靈的滿足。

並謹記唯有禰能滿足我的心靈,這是世界無法做到的。

靈糧透視

提摩太前書6章10節:“貪財是萬惡之根”,可說是最常被錯誤引用的經文之一。當留意的是,錢財本身並不是萬惡之源,真正的問題是在於人們貪愛錢財。因爲金錢是那麼誘人,所以耶穌在祂公開傳道之初就談到這個議題。在登山寶訓中,耶穌講到追求天上的財寶遠勝於積攢世上的財富。爲什麼呢?馬太福音6章21節解釋說:“[我們的]財寶在哪裏,[我們的]心也在那裏。”耶穌還談到,憂慮是驅使人們追求錢財的主要原因,因爲人們認爲它能帶來安全感。耶穌提醒我們,那位看顧天上飛鳥的上帝,看你我更爲寶貴,我們可以信靠祂,相信祂能供應我們的需要(25-27節)。

柯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