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知識增煩
何啟明

經文:傳1:12-18

12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13我用智慧專心探尋、考察天下所發生的一切事:上帝給世人何等沉重的擔子,使他們在其中勞苦!14我見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事,看哪,全是虛空,全是捕風。15彎曲的,不能變直;缺乏的,不計其數。16我心裏說:「看哪,我大有智慧,勝過在我以前所有統治耶路撒冷的人;我的心也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17我專心想要明白智慧,想要明白狂妄與愚昧,方知這也是捕風。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增加知識,就增加憂傷。

傳道書一章12節至二章26節是傳道者陳述自己四個親身體驗;他體驗智慧也尋得知識(一12-18)、體驗物慾(二1-11)、體驗愚昧(二12-17),及體驗勞碌(二18-26)。傳道者對這四方面的尋求都以虛空或捕風作結語(一17二111726)。傳道者對智慧與知識的追尋在搜索枯腸後,他發現智慧不能改變現實,世事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下。此外,他更發現:越多智慧就越覺智慧有限,越感到無奈!他將所發現的用兩句箴言作結:「彎曲的,不能變直;缺乏的,不計其數」(15節),及「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增加知識,就增加憂傷」(18節)。

傳道者探求智慧所得的結論竟然是捕風(17節)、愁煩與憂傷(18節)!他的論調跟箴言的傳統信念背道而馳,表面上的矛盾令人摸不着頭腦。箴言傳統的信念是得着智慧、得着聰明的可享長壽富貴、尊榮歡樂、平安及快樂(參三13-18)。原來箴言的論述屬於規範性的智慧(prescriptive wisdom),以權威性的教誨及勸勉為主軸,而傳道者所傳達的是一種個人反思或描述性的智慧(reflective/descriptive wisdom),用間接及質疑的方式表達對世事觀察所得的感嘆而已。

傳道者留意到,世上各樣事情的癥結不在於缺少知識,而是知識所呈現的限制和無能令他感到煩惱。他愈專心尋求,就愈發現「上帝給予世人的,是勞苦的擔子,叫他們為此煩惱」(13b節,直譯)《新譯本》。人的煩惱是因為天下有許多事情是人沒法改變的,只能無奈接受;人的煩惱不是因為缺少知識,而是現實世界就是這樣:社會不公、貧富懸殊、疾病困擾、犯罪恐嚇,及生活太多的扭曲等。智慧可分析時勢,卻未能開出解決方案。世上有許多事情往往是人控制不來,以及沒有能力改變,只能順應其道而行。

再且,智慧和知識固然提高了人的理解能力和生存的適應能力,可是,理解的事情多了一些,亦未必代表這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滿快樂。智慧及知識確實可以解開人生許多謎團,但愈有智慧和知識,就愈發覺自己有限,甚至因無法解決問題而感到無奈痛苦。「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增加知識,就增加憂傷」(18節)這句話某程度上點出了人的實況──愈多知識,就愈帶來更多痛苦愁煩。例如:一個被醫生證實患上末期癌症的病人,知道往後會有一連串痛不欲生的治療方案,因而產生莫名的擔憂。這麼看來,是否有時「難得糊塗」或對某些事「無知」可能更加幸福呢?

雖是如此,傳道者也不是鼓勵我們「反智」、逃避現實,否則他就不會努力地查究尋索。他只是提醒我們,在世上要得到完全的滿足,看來不是在世上的事物可找到,乃是要從另一層面纔可獲得。

思想:

既然世上萬事不能滿足我們的心靈,我們就當學習返璞歸真,視已得的世上知識和智慧如無有,以追求及得着耶穌基督為人生的依歸和目標。因為祂是從上帝而來的智慧和能力(參林前二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