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門徒與我們也要一同去死嗎?
葉應霖

經文:可十32~34

32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他們很驚訝,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十二使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 33 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又交給外邦人。34 他們要戲弄他,向他吐唾沫,鞭打他,殺害他;三天後,他要復活。」

馬可第一次提到目的地之所在:耶路撒冷。這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首先,他們是在步行,不是坐轎子或人力車;第二,由耶利哥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約為三十至四十公里(可十46),行走時間可能要一至兩天。第三,他們是在走上坡路。耶路撒冷的海拔比耶利哥高一千米以上。若果你覺得由長洲碼頭步上建道神學院也算辛苦(相信不及海拔五十米),你可能不願與主一同步上耶路撒冷。

然而,比起大步走向預告中的死亡,以上的困難都微不足道了吧?這是耶穌第三次預告祂的死與復活(之前兩次:可八31, 九31)。耶穌在前頭走,門徒都在後面,感到既驚訝又害怕。原來耶穌是認真的,不是鬧著玩的。隨著耶路撒冷越來越近,門徒的腳步感到越來越重,因為他們正「反人性」地大步前往生命的極限:死亡。

人人都有一死,但人面向死亡的態度卻因人而異。無神論哲學家馬丁·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就認為,人是一個「向死的存有」(a being-towards-death),死亡是每個「有限」(finite) 之人的最大可能 (one’s own most possibility),人要學習的就是果敢地 (resolute) 正視死亡。唯有這樣,人才能活出本真 (authenticity),擁抱及接受人性的核心性情:「焦慮」(anxiety)。人應當坦然地關懷自己,正視自己快將不存在 (non-existent) 的未來,併爲自己的過去 (what-has-been) 負責。當人這樣接受死亡正漸漸步近的事實,人就可以不用為死亡而擔心及感到焦慮了。

基督徒哲學家保羅·利科 (Paul Ricoeur) 不同意以上看法。利科認為,人在面對自己將不存在的威脅時,總會有一份內在渴望生存的盼望。因著這份渴望,人可以「穿越」死亡極限,接觸永恆 (eternity),因為死亡對你我的意義,是在於你將它置身於什麼的故事 (narrative) 之中。這樣,人為何能再有力步上耶路撒冷呢?原來,唯有當我們將自己的故事,疊在耶穌受死及復活之上,我們才能重塑我們前往「耶路撒冷」的感覺,改造我們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體會。

思想:

  1. 我們可能以為信耶穌是一刻的事,但原來走往「耶路撒冷」,是個一生故事的改寫過程。你覺得自己與那「在前頭走」之耶穌的距離,是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呢?為什麼?
  2. 你在何時最感受得到死亡的靠近?那時的你有什麼體會?你覺得那體會跟你與耶穌的關係有什麼相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