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1月11日 爱人的金科玉律 -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11月11日 爱人的金科玉律

Audio icon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2025年11月11日

收藏
分享

经文:路加福音6: 31-34

31「你们想要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32 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感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 33 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感谢的呢?就是罪人也是这样做。 34 你们若借给人,希望从他收回,有什么可感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再如数收回。

主耶稣在挑战传统的人际关系智慧,我们中国文化也有很好的讨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互惠关系,就是:不想被加诸我身上的不好的事物,我不应做在别人身上。主耶稣在我们这优美的传统上更积极走多一步,就是:我希望别人怎样对我,我就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别人 (31节)。如之前所说,爱邻舍如同爱自己 (利 19: 18) 是旧约的美德,但对象仍然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耶稣所说的爱,却是没有挑对象的,甚至经文上下文的内容是提及最难爱的对象,就是敌人。这爱是主动地将美好的事做在别人身上,正如希望别人怎样做在自己身上一样。背后的意念是:人为自己想的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每个人都将这种美好做在别人身上,就是实践了天国的理想。

一般人能够做的就是人怎样对我,我才怎样对人,这种爱的关系是被动和经过计算的,就是先计算别人对自己有多大恩惠,才如此施予对方。在人的限制下,这种互惠关系最多是刚刚好回馈了对方,现实上我们通常都是做得比对方少。最糟糕的当然是自私的关系,自己不希望的事反而做在别人身上。主耶稣同时评价了有条件的爱,包括爱那些可爱的人,善待那些善待过我们的人,期望收回借出的东西,这些情况极其量都是被动的互惠,是有限制的对象或计算过的付出。

思考/反省和默想/祷告:(按感动选择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想别人怎样对待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这种美德超乎了人性的限制。运用你的想像力,想像有一位与你关系一般甚至有些差的朋友,如果他用这个原则来对待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对他会有什么新的理解?可能会有什么反应?你这个经历正是上帝每天对待你的原则,此刻来感谢祂。

你与人相处的金科玉律是什么?在你信主前和信主后有分别吗?为什么呢?你这些金科玉律的圣经根据是什么?还是同时参考了什么世间的智慧?你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

想起那些我们觉得可爱的人,你有没有做到主耶稣所说的金科玉律?为什么呢?你看到自己的爱有什么限制?现在就跟神分享你不能爱的地方:可能是你要保护自己,或怕受伤害,或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向神倾心吐意。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