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6日,星期四。本周我们一直在探讨北国以色列动荡时期的一位君王与先知的故事。神一直在藉这段经文向24-7祷告运动的领袖发出先知性启示,我们深信这段信息对当今世代和普世教会都具有深刻意义。
暂停
此刻我要进入祷告之中,我停下来,安静等候,慢慢地呼吸,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乱的思绪。
靠近的祷告
满有恩典与恒久慈爱之神,
愿我今日得听你那先知般的微声,
愿它重新激励我,日益召唤我更清晰地认识你,
更真挚地爱慕你,更紧密地追随你。
喜乐与默想
今天我选择为着神保护的爱而欢喜;藉着诗篇第33篇,我与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赞美……
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
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
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
(诗篇33:16-18)
暂停并祷告
今天我要默想约阿施见到先知以利沙时的情景……
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 以利沙对他说:“你取弓箭来。”王就取了弓箭来; 又对以色列王说:“你用手拿弓。”王就用手拿弓。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 说:“你开朝东的窗户。”他就开了。以利沙说:“射箭吧!”他就射箭。以利沙说:“这是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战胜亚兰人的箭;因为你必在亚弗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他们。” 以利沙又说:“取几枝箭来。”他就取了来。以利沙说:“打地吧!”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 神人向他发怒,说:“应当击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现在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以利沙死了,人将他葬埋。
(列王纪下13:14-20a)
当面对这位年老体衰的先知时,约阿施终于醒悟: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力量与保障来源。霎时间,这位君王原有的价值体系显出其脆弱不堪与虚妄无知。真正有力的“以色列战车马兵”与军事技术无关——正如使徒保罗所言:“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 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 (哥林多后书10:4)。约阿施在某个瞬间萌生了信心,便按以利沙的吩咐取箭打地,一次,两次,三次……可他终究不习惯主动信靠神,因为缺乏坚持的操练。于是,他很快就停下来。
祈求
是否有什么曾经重要的人或事,而我如今已不再为之恒切祷告?
我为何半途而废?
主啊,求你重新点燃我的热忱,教导我恒切祷告,如同用箭一次次击打地面,锲而不舍。
(静默祷告)
约阿施的故事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危机而动荡不安。
神啊,今天你可有托付我付出代祷的使命?是否我的国家,或世界某地,正在经历一场危机,是你呼召我要为之代祷的?不是浅尝辄止的祷告,而是持之以恒的代求。
我想象自己此刻手持祷告的箭矢,开始藉着它来击打地面,一遍一遍,坚持不懈。
暂停并祷告
降服
重新回到这段经文,我禁不住思索它对24-7祷告运动乃至当今普世教会的深远意义……
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 以利沙对他说:“你取弓箭来。”王就取了弓箭来; 又对以色列王说:“你用手拿弓。”王就用手拿弓。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 说:“你开朝东的窗户。”他就开了。以利沙说:“射箭吧!”他就射箭。以利沙说:“这是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战胜亚兰人的箭;因为你必在亚弗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他们。” 以利沙又说:“取几枝箭来。”他就取了来。以利沙说:“打地吧!”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 神人向他发怒,说:“应当击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现在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以利沙死了,人将他葬埋。
(列王纪下13:14-20a)
这段记载直指24-7祷告运动(其中“祷读365”每日灵修是其重要实践)的核心精神。二十六年来,我们跨越国度与宗派,恒切地、不止息地献上祈祷。如今,当我听到某些国家正涌现出大规模归向耶稣的新浪潮,愈来愈多的人正在归信基督——这绝非停止击地祷告的时刻,反而更当恒切祈求,直到亲眼见证神在这片土地、在这个世代,施行大能作为。
暂停并祷告
降服的祷告
主啊,我在祷告中总是太轻易放弃。
但我的软弱正是显明你刚强的时机。
因此,我手持祷告之箭,
今天便将自己降服于你的呼召:持续祷告,永不停息。
降服的应许
此刻,我将带着今天的祷告进入新一天的生活;爱我的主藉着加拉太书对我说: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加拉太书6:9)
结束的祈祷
父神,请帮我充实度过今天,
忠实于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稣,请帮我给出自己奉献,
心存良善,对待每一个遇见;
圣灵,请帮我去爱失丧灵魂,
传扬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