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 謙卑地顯出善行
梁家麟

經文:雅各書三13-18

13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14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 15 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 16 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17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能,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 18 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第四個段落的主題是在群體中操練靈性,第二個小分段是三章14至18節,雅各談到如何以和平的心在群體中成就和平。

雅各在一5已提到,基督徒若缺少智慧,便得向賜人智慧的上帝祈求。這裡他接續智能這個主題,指出智能可分真假兩種,真與假由來源決定,真智慧是從天上來的,假智慧則是人間的,甚至是屬魔鬼的。

他首先問這個問題:誰能證明他在屬靈的事上是有真智慧和具識見的呢?然後他自行作出回答:就是那些能夠以謙卑(溫柔)的態度踐行善行的人。換句話說,真智慧彰顯在謙卑和善行兩個元素里。

謙卑(溫柔)是前面一21提過的心態,在那裡,雅各教導信徒要除去生命里所有的污穢邪情,以謙卑的心領受真道,並將之深植到生命里。

善行是整卷雅各書的重要主題,信心必須有行為證實,也藉行為成全。生命里的善良得有外在的善行以為反映。

雅各要求信徒以謙卑的心實踐善行。行善不是為了自我炫耀,不是為了與人爭競比較,卻是心裡的信仰一個自然的外在流露。

與謙卑和善行相反的,便是嫉妒和紛爭。雅各斷言:「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14-15)

擁有假智慧的人,心中充斥著苦毒的嫉妒和自私的野心(「紛爭」的另譯)。嫉妒是厭惡別人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勝,苦毒的嫉妒則是指因嫉妒而產生的怨恨情緒;自私的野心是為求出人頭地的目的而不擇手段。這兩種心態都會造成信徒間的彼此爭競和互相猜忌,教會的紛爭和分裂乃是可以預期的。 雅各批評有這兩種心態的人,常常誇耀自己;並且,為了不讓人發現自己的卑劣思想,往往以各種謊言加以掩飾,拒絕真道。因為他們若是真誠地面對真道,那真道必要成為對他們的審判。

不少學者估計,雅各這段話不是泛泛的通論,而是針對受信教會所存在的具體情況而發的。他們進一步相信,整卷雅各書都是有的放矢的。受信教會里,特別是在承擔教導任務的領導層中,確實有部分人是在品德和靈命上不及格的,跟他們的屬靈地位和職事全不相稱。他們彼此間有嫉妒紛爭,也有各種屬血氣的卑劣行為。他們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恰當,卻以「因信稱義」的教義作為辯解;就是說,反正得救是靠恩典而非靠行為,所以他們只要有信心便足夠了,行為的好與壞是無關宏旨的。這便是「說謊話抵擋真道」。

「因信稱義」若成了基督徒惡行的一個掩飾藉口,便有淪為廉價恩典的危機。就如保羅所說:我們在信主後仍繼續犯罪,卻推說犯罪才凸顯上帝的恩典;我們愈多犯罪,恩典便愈發顯多(參羅六1-2)。一個神聖的教義,竟變為最惡俗的犯罪藉口。

犯了罪,不深切懊悔,卻為自己張羅振振有辭的理由,企圖開脫責任。在雅各看來,這是驕傲狂妄的最佳寫照。是以他特別強調基督徒必須有謙卑的心態,這是擁有真智慧的其中一個重要表現。

思想:

謙卑地實踐善行,這個教導應不難理解。試試將之變成個人生活里的實踐目標,在面前一天,或說兩三天吧,你可以怎樣以正確的心態做正確的事?能設想出一個具體方案便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