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諷刺的恩典?!
陳偉迦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13-25

13彼拉多傳齊了眾祭司長、官長和百姓,14對他們說:「你們解這人到我這裏,說他是煽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在你們面前審問他,並沒有查出這人犯過你們控告他的任何罪;15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做甚麼該死的事。16所以,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18眾人卻一齊喊著說:「除掉這個人!釋放巴拉巴給我們!」19這巴拉巴是因在城裏作亂和殺人而下在監裏的。20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就再次向他們講話。21無奈他們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把他釘十字架!」22彼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為甚麼呢?這人做了甚麼惡事呢?我並沒有查出他有甚麼該死的罪來。所以,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23他們大聲催逼彼拉多,要求他把耶穌釘十字架;他們的聲音終於得勝。24彼拉多這才照他們的要求定案;25又把他們所要求的那因作亂和殺人而下在監裏的人釋放了,而把耶穌交給他們,隨他們的意思處置。

在福音書中,耶穌受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記載。然而,每卷福音書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在路加福音的記述中,明顯地要表達猶太人要對耶穌的死負上全責;反而彼拉多和希律的責任好像刻意被淡化。就讓我們透過今天的分享,去了解這個寫作的手法到底要表達一件怎樣的事情?

彼拉多在詢問過希律有關耶穌受審的事後,他們仿佛有共識該如何處理這事。他傳召祭司長和官府並百姓,並向他們呈明他已經查過耶穌煽惑百姓這案──他一點兒的罪也發現不出來。彼拉多並且聲稱,就算管轄加利利的希律,也是如此相信。在加利利的地區,就是耶穌傳道多年的地方,也是沒有甚麼證據證明耶穌犯了甚麼該死的罪,所以希律就把他送回到他那裏。

明顯不過的是,彼拉多很想洗手表明對這人的審判,與他沒有任何的關連。可是,他卻始終逃避不了他該有的責任。

他聰明的地方是按著當時的習俗──在節期時間釋放一個囚犯(在兩約的文獻中,我們卻沒有發現有這記載,但相信這是當時逾越節的一些做法)。

他就問猶太人要釋放哪一位。經文多次強調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再次和他們講話」、「第三次對他們說,為甚麼……我並沒有查出他有甚麼該死的罪」。這等記述明顯是要將耶穌的死歸入猶太人的帳下,因為猶太人說「除掉這個人!釋放巴拉巴」,「把他釘十字架!把他釘十字架!」,「大聲催逼彼拉多,要求他把耶穌釘十字架」。

其中,「他們的聲音終於得勝」就是整段的高潮所在。若果整個受苦記述 (passion narrative) 都是在末世觀的君王再來的框架下寫成的話,猶太人就不禁會問:在他們的天啟文學中,那末世君王(eschatological king) 不是會受他們的歡迎和高興嗎?幹嗎他們竟然想將他釘十字架?更諷刺的是,耶穌這位末世君王的生命卻是被一位外邦人作出多番的挽救呢!

思想:

甚麼是我們生命中的拯救和恩典?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和百姓就看錯了,以拯救人的為有罪的,並極力地相信他真是有罪。

為自己所信的而堅持是一件好事。但是,總要留一絲的空間給上主。我們會看錯「恩典」並非真是恩典,有同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