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 巴比倫滅亡
曾錫華

經文:耶利米書五十章11-20節

11搶奪我產業的啊,你們因歡喜快樂,像踹穀嬉戲的母牛犢,又像發嘶聲的壯馬。12你們的母親極其抱愧,生你們的必然蒙羞。看哪,她要列在諸國之末,成為曠野、旱地、沙漠;13因耶和華的憤怒,巴比倫必無人居住,全然荒涼,凡經過的都要受驚駭,又因它所遭的災殃嗤笑。14所有拉弓的啊,要在巴比倫的四圍擺陣,射箭攻擊它,不用愛惜箭枝,因為它得罪了耶和華。15要在它四圍吶喊:「它已經投降,堡壘坍塌了,城墻拆毀了!」這是耶和華所報的仇。你們要向它報仇;它怎樣待人,你們也要怎樣待它。16你們要將巴比倫撒種的和收割時拿鐮刀的全都剪除。他們各人因躲避欺壓的刀劍,必歸回本族,逃到本土。17以色列是打散的羊,被獅子趕散。首先是亞述王將他吞滅,末後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折斷他的骨頭。18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看哪,我必懲罰巴比倫王和他的地,像我從前懲罰亞述王一樣。19我必領以色列回他自己的草場,他要在迦密和巴珊吃草,又在以法蓮山上和基列境內得以飽足。20在那日、在那時,你尋找以色列的罪孽,一無所有;尋找猶大的罪惡,也無所得;因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這是耶和華說的。」

今天我們繼續讀有關巴比倫滅亡的預言。耶利米書五十章第11至16節告訴我們上主懲罰巴比倫的原因,及說明祂要用巴比倫對待戰敗者的方式來懲罰巴比倫人。

五十章11-13節首先指出上主要懲罰巴比倫的原因是因為她以傲慢的態度來毀滅猶大國。上主雖用巴比倫來審判懲罰猶大,但猶大仍是祂的產業,是屬主的子民,猶大就好像上主的母牛犢和壯馬,是上主美好的產業,所以祂一定會懲罰那些搶奪祂產業的人或民族(參申四20)。

現在巴比倫卻將猶大奪去,據為己有,這樣巴比倫就成為上主的敵人。因此上主起誓要使巴比倫這大城成為曠野,無人居住,就如當時的耶路撒冷一樣。耶利米書五十章14-16節先知耶利米用生動的筆法將上主審判巴比倫城的戰鬥描述出來,這將是一場激烈及帶來徹底破壞的戰爭。

在這裏我們要明白,「巴比倫」一詞在新舊約聖經中是可以有多重意義的,「巴比倫」可以是歷史上毀滅南國猶大的迦勒底人所建立的政權及首都,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在舊約先知和新約的啟示錄中卻可以有另外一重表征性的意義,總括來說,「巴比倫」就代表在末世中敵對上主的屬靈勢力。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解釋耶利米書五十章14-16節呢?單純按字面的意思,還是加入屬靈比喻的方法來解讀呢?假若我們純粹用字面的意思來解釋的話,這預言已經實現了一部份,瑪代波斯帝國後來真的興起,打敗巴比倫,滅了她;但另一方面,按歷史的記載,巴比倫城的陷落基本上是「和平」的政權轉移,並沒有經文所預言的激烈戰爭,而波斯新王居魯士更加是對巴比倫人及被擄的以色列人都非常寬容,這些我們也可以在但以理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到的。事實上,在巴比倫陷落時,巴比倫人和以色列人都沒有大規模的出逃,所以從純粹字面的意思來看,這預言仍有部份內容沒有完全的實現。然而,我們知道這段經文原是用詩歌文體寫成的,所以也不應該單純用字面意思來解釋的。假若我們接受「巴比倫」一詞是有多重象征性意義,先知的預言就有多重的意義和多次的實現。這意味著除了巴比倫要被毀滅以外,這預言還有末世的意義,有部分的內容要等到將來才會完全實現。所以,當我們解釋這段經文時,也需要研究聖經其他的經文,特別是新約和其中的啟示錄。

耶利米書五十章17-20節說到以色列的復興,這一段說明上主要報復那些侵吞祂選民的國家,當中包括消滅北國以色列的亞述和破壞南國猶大的巴比倫。我們要明白這裏所說的「以色列」是包括南國猶大的,就是所有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以色列就像羊群被分散在各地(參6-7節),就是上主使用了亞述和巴比倫來管教以色列人。然而,她們卻以傲慢的態度毀滅了上主的子民,所以上主要審判她們,並且要帶領那些仍對祂忠貞的子民回到應許之地,上主要赦免他們的罪,將應許之地再次交回給他們居住。

第20節:「在那日、在那時,你尋找以色列的罪孽,一無所有;尋找猶大的罪惡,也無所得;因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這是耶和華說的。」「在那日、在那時」就是彌賽亞的日子,上主要帶領以色列民回歸應許之地,這就表示上主已經寬恕他們了(參賽四十2)。這節以一貫有關彌賽亞的宣吿為開始,指出這赦罪和祝福的異象,必要在彌賽亞的日子臨到時實現。

當巴比倫王滅了亞述,打敗埃及和掃平鄰近的列國,他就把自己看得非常偉大,忘記了自己不過是上主所揀選的仆人而已,甚至以為可以與上主一比高下,因此引起上主的忿怒。

以賽亞書十四章12-15節的詩歌有論及巴比倫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裏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成功也可以是陷阱,假若我們不小心處理成功與成就,就可能會跌進「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的引誘中,成為主的對頭人,巴比倫王就是跌入成功陷阱的好例子。

思想:

巴比倫以殘暴待她戰勝的國家和人民,結果當上主審判她的時候,也讓別國用同樣殘暴的手段來毀滅她。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你若要人怎樣待你,先怎樣待人。」這也是待人處世的黃金定律。

上主對屬祂的子民是有管教的。管教是要煉凈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更像主耶穌,也更能為主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