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 分工的需要
李文耀

經文:徒六1-7

1那些日子,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爲在日常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2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3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滿有聖靈和智慧,我們派他們管理這事。4至於我們,我們要專注於祈禱和傳道的事奉。」5這話使全會眾都喜悅,就揀選了司提反—他是一個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人;他們又揀選了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皈依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6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後,就爲他們按手。 7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增加得很多,也有許多祭司聽從了這信仰。

截至現在,我們看到教會當時面對的挑戰主要來自外來的攻擊。至於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欺騙行爲,實屬個別的事件,並且很快得到解決。當外在逼迫越來越厲害時,教會羣體卻越發同心合意,繼續放膽、歡歡喜喜地傳耶穌是基督的福音(徒五42)。到第六章,我們看到教會內部開始出現矛盾,需要使徒們認真去處理。當教會不斷向外擴展的時候,就越難去維持羣體內部的同一性(homogeneity),這是相當自然的現象。其實,教會羣體的組成理應是多樣化的,包括猶太人或希臘人、爲奴的或自主的、男的或女的(加三28),不過要教會明白和接納這方面,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路加記載到,當門徒在那些日子越發增多的時候,教會內部慢慢出現了兩個陣營—─說希臘話的猶太人(the Hellenistic Jews)和本地的猶太人(the native Hebrews)。他們都是猶太人,只是從前因爲亡國的緣故,被迫流落他鄉的猶太人慢慢受到希羅文化的感染和改變。一種語言代表着一種文化,現在承載着兩種不同文化的信徒在日常供給的事上出現了問題。路加指出問題是本地的猶太人忽略了說希臘話的猶太人的寡婦,可見在當時的信徒羣體中,本地的猶太人應該佔多數,並且在日常供給的事上擁有分派的實權。其實,自己人關照多一些自己人是很自然的事,不過,假如這種關照文化破壞了羣體的團結精神和喜樂氣氛(五41指出他們就是受了屈辱也是歡歡喜喜的;六5再提十二使徒的處理方法使全會眾都喜悅),那就需要正視和對付了,畢竟「同心合意」是當時教會最優先的考慮(亞拿尼亞和撒非喇被嚴正處理是一個例子)。於是,十二使徒叫了眾門徒來向他們講解處理的辦法,就是在他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滿有聖靈和智慧的人去管理日常供給的事(徒六3)。爲何一件普通的事務都要那麼「高水平」的信徒去負責呢?或許這是要展示出十二使徒對此事的高度重視,又或者,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分配需要有好的靈性和品格。無論如何,這七個人的設立最重要是爲了減輕使徒的負擔,好讓使徒可以專注在祈禱和傳道的事奉上(徒六4),他們分別是司提反、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和尼哥拉。按照路加的評估,使徒這個安排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上帝的道興旺起來,門徒數目增加得很多,並且有許多祭司聽從了這信仰(徒六7)。

這段記載讓讀者看到「執事制度」在初期教會出現的原委和雛型,雖然路加並未用「執事」(διάκονος)去稱呼這七人。此外,路加記載這件事也是要藉此介紹兩個人物出來,這兩個人物在接着的兩章經文里正是焦點所在—─司提反被殺害,腓利往撒馬利亞城去宣道。通過司提反和腓利的故事,我們進一步知道「執事」並非單單負責管理飯食的事,這些人也會在民間傳講福音,行大奇事和神蹟。如此看來,傳福音和行神蹟並不是僅有使徒纔可以做的事。憑着聖靈的臨在和加能賜力,每個信徒原則上都可以傳講福音、施行神蹟,只是在實踐上,不是每個信徒都有同樣的名聲、智慧和聖靈充滿而已。初期教會在祈禱傳道和行政事奉上作出分工,只是出於實際的考慮(爲了減輕使徒的負擔及消解弟兄姊妹的怨言),並不是在性質上作出嚴格的區分。其實傳道同工可以管理飯食,而管理飯食的人也能夠傳講上帝的道,一切在於基督的吩咐和聖靈的充滿。

思想:

  • 有人認爲教會不一定需要執事,你有何看法?執事與傳道牧者的分工、角色有何不同?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保持教會羣體內部的喜悅是管理者的一個重要考慮。這個記載對我們有何提醒?現在的弟兄姊妹又會在甚麼事上發怨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