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以赛亚书2:1-5
1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所见,有关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事。2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国都要流归这山。3必有许多民族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到雅各神的殿。他必将他的道教导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教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4他必在万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民族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5雅各家啊,来吧!让我们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
以赛亚书1:1提及异象。以赛亚书2:1:「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所见,有关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事。」这句话在以赛亚书出现三次:1:1、2:1、13:1。在这三节经文中,都出现「看见」(ḥāzāh)这个字;不过中文和合本圣经没有翻译出来。究竟以赛亚「看见」甚么呢?1:1「看见」「异象」(ḥāzôn)、2:1「看见」「事」(dāvār)、13:1「看见」「默示」(maśśā)。以赛亚书2:1的「事」,其实另一个可能的翻译是「说话」。「看见」上帝的「说话」是不容易理解的;通常是「听见」。
以赛亚书1:1-12:6的主题是「从审判到拯救:上帝子民的光景与前景」,经文在描述犹大与耶路撒冷堕落的同时,亦提及终末的盼望。以赛亚书2:2-4:6是一个单元,有两个主题:第一是上帝对锡安的败坏不能坐视不理;第二是上帝眼中锡安荣耀的远景。所以,经文不断出现审判与重建的题目穿插在其间,读者需明白:审判与重建的题目交错出现,正是以赛亚先知对历史的解释,以此鼓励当时的犹太人,带着「锡安将要复兴」的眼光面对眼前上帝审判的事实。以赛亚书2:2-4:6可以分为三部份:以赛亚书2:2-5的救赎神谕,以赛亚书2:6-4:1的审判神谕,以赛亚书4:2-6的救赎神谕。从结构上看,上帝审判的篇幅较长;不过审判神谕却是被救赎神谕前后包围,表达一种上帝在救赎的前提下对犹太人施行审判的含意。
有圣经学者认为以赛亚书2:2-5有一个「扇形结构」:
A1:耶和华殿的山必被坚立(2:2)
B1:万国(kāl hagôyim)流归及多国的人(ammim rabbim)前来(2:2下-3)
C1:登耶和华的山及进耶和华的殿(2:3)
D:主将指教人祂的道(2:3)
C2:训诲必出于锡安(2:3)
B2:在列国(hagôyim)中审判,为多国的人(ammim rabbim)断是非(2:4)
A2:这国不举刀亦不学习战争(2:4)
这是一个愿景,这个愿景包括五方面:锡安被高举、万民朝圣、呼唤登上帝的山、教诲(tôrāh)出于锡安、耶和华审判列国。这是终末耶路撒冷的景象,与现实的耶路撒冷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终末耶路撒冷的景象让人有盼望,耶和华殿的山必被坚立。圣殿的山被坚立,同样圣殿都被坚立。
作为一个外邦人,对锡安将要复兴并没有感受到切身关系;然而作为基督徒,教会是新以色列,耶稣基督的身体好比耶路撒冷圣殿,因而笔者将经文中的愿景引伸到自己的教会复兴,思考锡安被高举、万民朝圣、呼唤登上帝的山、教诲(tôrāh)出于锡安、耶和华审判列国,如何在教会里面发生?我们可能看见教会有很多不理想的情况,感到可惜、失望、灰心、甚至想放弃。若果上帝赐下教会复兴的愿景,我们会有加强传福音使万民朝圣的动力,我们亦会向会众呼唤登上帝的山虔诚敬拜、聆听教会的讲道与教导、学习上帝审判列国的判语。
默想重点:
以赛亚先知鼓励当时的犹太人,带着「锡安将要复兴」的眼光面对眼前上帝审判的事实,你愿意学习圣经的历史观吗?
以赛亚先知认为教诲(tôrāh)出于锡安,你相信教导来自上帝的教会吗?
以赛亚先知认为到圣殿敬拜是朝圣,你如何看待敬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