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书亚记九1-15
1约旦河西,住山区、低地和沿大海一带直到黎巴嫩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2就都聚集,同心合意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作战。3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做的事,4就设诡计,假扮使者出去。他们拿旧布袋和破裂补过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5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作食物的饼都又干又长了霉。6他们到吉甲营中约书亚那里,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地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7以色列人对希未人说:「或许你是住在我附近的。若是这样,我怎能和你立约呢?」8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约书亚对他们说:「你们是甚么人?是从哪里来的?」9他们对他说:「你的仆人是因耶和华-你上帝的名从极远之地来的。我们听见他的名声,他在埃及所做的一切,10以及他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她录的巴珊王噩所做的一切。11我们的长老和我们当地所有的居民对我们说:『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干粮去迎接以色列人,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12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那日,这从我们家里带出来的饼是热的;看哪,现在这饼又干又长了霉。13这些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了。我们这些衣服和鞋,因为路途非常遥远,也都穿旧了。」14以色列人收下他们的一些食物,但是没有求问耶和华的指示。15于是约书亚与他们建立和好关系,与他们立约,让他们存活;会众的领袖也向他们起誓。
约书亚记第九至十一章是属于另一段的叙事,记载以色列从主动攻击耶利哥和艾城转而被动地面对敌对的迦南人。以色列面对的不再是个别的城镇,而是由多个城镇或地区组成的联军。迦南地的诸王原本「因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直到他们过了河,众王因以色列人的缘故都胆战心惊,勇气全失」(五1b),现在却因为「听见这事」(九1) ,就「聚集起来,同心协力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2节)《新》。经文没有清楚指明这些王听见甚么事,是否因为听见以色列人在艾城的失败,认为他们并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顺势主动攻打以色列人,就不可而知了。总言之,以色列人仍要跟迦南地的联军搏斗、决一死战是无可避免的事。此时就出现了与基遍人立约的事件。
事缘位于艾城西南方不到16公里、由四个城镇组成的居民(九17)以基遍人为代表,假扮是住在远方的人,向以色列人求和。他们「设诡计,假扮使者」(4a节)瞒骗约书亚。「诡计」(ʿārmāh)这字的原意是聪明、审慎,有正面及负面的意思;正面的意思是指「灵巧」(参箴一4,八5、12) ,负面的意思是「诡计」(参出二十一14)。这里可以有正面的意思,指基遍人经过审慎考虑,用灵巧的方法选择与以色列人立约。他们先用「保存期限」已过的假证物,表示是远道而来的人。那些证实他们是从远方而来的物件包括:旧布袋和破裂补过的旧酒袋、补过的旧鞋和旧衣服,及本是热腾腾的饼,已变得「又干又碎」(5b节)《新》《思》(《和修版》用「又干又长了霉」,但干的饼不大像会发霉)。然后,他们在约书亚面前只谈较早期和在迦南地以外发生的事,即河东的希实本王和巴珊王噩的一切事(9-10节)。至于较近、发生在耶利哥和艾城的事却只字不提,使以色列人相信他们确实是从较远之地而来的人。
约书亚和以色列的领袖不疑有诈,竟相信了基遍人的话,与他们立约。他们做错了决定,经文指出是因为「没有求问耶和华的指示」(14b节)。以色列人早前学会了顺服耶和华,这是攻陷耶利哥和战胜艾城的秘诀,他们却在此事上没有寻求从上而来的指引。艾城的失败是因为倚靠自己的力量,这次的失误是因为倚靠自己的智慧。耶和华曾多次警告以色列人,不可与迦南地的人立约,倒要把这地上的居民完全毁灭,原因是不要让迦南人成为以色列人的网罗,引诱他们随从迦南的风俗和敬拜迦南的神明(参申七2-4)。不过,以色列人可允许与远方、不在迦南地的城邦谈和。还有,若跟远方的城邦打仗,战胜了他们也只能杀尽城里的男丁,却要存留妇女、孩童牲畜和城里所有的(参申二十10-15)。基遍人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远方的民向以色列人求和。
约书亚和以色列的领袖因不小心而陷在两难之间;他们本应要灭尽住在迦南地的基遍人,但因向耶和华起了誓,不能违背与基遍人立的和约。权宜之计惟有照基遍人自认为仆人这句话(8、9、11、24节)回应他们,让他们永远成为以色列神的仆人,不断为神的圣所劈柴打水。基遍人用欺骗来赢取生存的空间,却也因此成为神殿中永远的奴仆,专责劈柴打水的工作。
思想:
基遍人本应属于当灭之物,却因为对耶和华的降服和信靠,最终被容许在分别为圣的地方专一服役,成为一群事奉耶和华的人。神恩典的门从没有关闭,这对你有何提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