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0月19日 专心跟从耶和华 -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10月19日 专心跟从耶和华

Audio icon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2025年10月19日

收藏
分享

经文:约书亚记十四6-15

6犹大人来到吉甲,约书亚那里,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在加低斯‧巴尼亚指着我和你对神人摩西所说的话,你都知道。7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从加低斯‧巴尼亚差派我窥探这地的时候,我刚四十岁。我把心里的话向他报告。8虽然同我上去的众弟兄使百姓胆战心惊,我仍然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上帝。9那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所踏之地必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上帝。』10现在,看哪,耶和华照他所说的使我活了这四十五年。当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的时候,耶和华曾对摩西说了这话。现在,看哪,我已经八十五岁了。11现今我还很健壮,像摩西差派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战争,是出入,我现在的力量和那时的力量一样。12请你将耶和华那日所说的这山区给我。那日你也曾听说,这里有亚衲族人,以及宽大坚固的城,或许耶和华会照他所说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13于是约书亚为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祝福,把希伯仑给他为业。14所以希伯仑成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的产业,直到今日,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15希伯仑从前名叫基列‧亚巴;亚巴是亚衲族最尊贵的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战争了。

约书亚记十四至十九章关于各支派的分地叙事中,出现了四个类同的段落,除了本段的迦勒之外(十四6-15),还有迦勒的女儿押撒(十五18-19)、西罗非哈的五个女儿(十七3-6),及约瑟的子孙(十七14-18)要求分地的故事。叙事者在这个段落借着首尾呼应(inclusio)的手法(十四1十九51),将整个段落的主题—「分地」凸显出来。

十四章可分为两部份,1至5节介绍分地的方法及接受分地为业的对象,然后加插了犹大支派的一位英雄──迦勒,介绍他的信心和勇气,在整个得地为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6-15节)。迦勒是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6a1314a节);基尼洗族源自以扫的后裔,并不属于犹大支派(创三十六111542)。迦勒应不是纯正的以色列人,他是归化犹大支派的外族人,然而,他却像喇合和基遍人那样坚信耶和华的话语,以致可以在应许之地得地为业。

「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上帝」这句话于这段叙事中出现三次(8914节)。第一次是迦勒对自己的评价,他对约书亚说:「虽然同我上去的众弟兄使百姓胆战心惊,我仍然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上帝。」(8节)。迦勒不怕与众不同,也不怕走上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与约书亚一样独排众议,与他们同去的十个探子的意见相反,以致他现在能不卑不亢地向约书亚请求赐地。第二次事件的背景记载于民数记十三十四章;迦勒转述神藉摩西所说,他脚掌所踏之地必归他和他的子孙,原因是「因为你(迦勒)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9b节)。第三次是叙事者对迦勒的评价,指出他得到了希伯仑为业是「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14b节)。「专心跟从耶和华」这句话在圣经里绝大多数都是描述迦勒。然而,颇令人感慨的是,这句话却也用来形容晚年的所罗门不效法他的父亲大卫,没有专心跟随耶和华 (王上十一6)。

迦勒不是一时短暂的跟随,而是一生都专心跟随耶和华。打从出埃及到分地,其间与约书亚及出埃及后二十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度过了旷野漂流漫长艰苦的岁月,直至现今已步入八十五岁,他仍然保持那赤子之心,仍是雄心壮志要支取耶和华赐予迦南地的应许。他说:「现今我还很健壮,像摩西差派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战争、是出入,我现在的力量和那时的力量一样。」(11节)。

迦勒经历过出埃及的十灾、红海的神迹、西乃山庄严的情景,及旷野漂流,这些亲身体验的经历确可加增他对耶和华的信心。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坚信耶和华的话语。他谦卑地指出「或许耶和华会照他所说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12b节)。迦勒的「或许」(ʾûlay)并不是犹疑不定或没有把握、没有信心的语气,而是尊重耶和华主权的谦虚表达方式。经文不断提及迦勒自己对耶和华的信心(8b9b节)以及耶和华对他赐下的应许(9a10a12a节)表示出他深信耶和华必按应许行事。

思想:

语云:「老年的诱惑是今生的骄傲」,但对于专心跟随耶和华的迦勒却并非如此,他没有缅怀过去的成就,反而要求约书亚将既坚固又被强大的亚纳族人占有的希伯仑分给他,让他赶走他们。这对已走了一段漫长信仰路的你又有何提醒呢?你会像迦勒一样继续专心跟随耶和华─你的上帝吗?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