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0月20日 未能赶走耶布斯人 -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10月20日 未能赶走耶布斯人

Audio icon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2025年10月20日

收藏
分享

经文:约书亚记十五1-1263

1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抽签所得之地是在最南端,到以东的边界,往南直到寻的旷野。2他们南边的地界是从盐海的顶端,就是朝南的海湾开始,3通到亚克拉滨斜坡的南边,经过寻,上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经过希斯仑,上到亚达珥,转到甲加,4再经过押们,顺着埃及溪谷,这地界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你们南边的地界。5东边的地界是从盐海到约旦河口。北边的地界是从约旦河口的海湾开始,6这地界上到伯‧曷拉,经过伯‧亚拉巴的北边,这地界上到吕便之子波罕的盘石。7这地界是从亚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亚都冥斜坡对面的吉甲,就是河的南边,这地界再经过隐‧示麦泉,直通到隐‧罗结。8这地界又上到欣嫩子谷,耶布斯斜坡的南方,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这地界又上到欣嫩谷西边对面的山顶,就是在利乏音谷的最北端。9这地界又从山顶延伸到尼弗多亚水泉,通到以弗仑山的城镇,这地界又延伸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10这地界又从巴拉往西绕到西珥山,经过耶琳山斜坡的北边,耶琳就是基撒仑,从那里又下到伯‧示麦,经过亭拿,11这地界通到以革伦斜坡的北边。这地界又延伸到施基仑,经过巴拉山到雅比聂,这地界直通到海为止。12西边的地界就是大海和沿海一带之地。这是犹大人按着宗族所得之地四围的边界。

63至于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犹大人不能把他们赶出去。于是,耶布斯人与犹大人同住在耶路撒冷,直到今日。

十三及十四章一开始就提及分地的事,但那只是分地的序曲。河西分地为业的主要部份在十五章才开始,而首先记载的是犹大支派。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旷野数点人数是从吕便开始(民一20),然而在起行及争战的时候,犹大是首个起行的支派(民二9十14);而且,犹大早前曾受到雅各的祝福(创四十九10),故此,犹大支派的领导地位也慢慢显露出来,分地从犹大支派开始,也就非常合理。

犹大支派分地的记录比其他支派的篇幅长,内容也最详细。十五章的记载可分为两大段落: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指出犹大支派的地界(1-12节),其次从微观的角度,详细叙述所得到的城镇(20-63节)。中间则再次介绍迦勒、其侄儿后为女婿的俄陀聂和其女儿押撒,勇于争取得地的故事(13-19节)。可能因版本不同或文士抄错,或因有些城镇用了不同名称及某些不重要的地区没有数算在总数中等,以致经文列出的城镇名称略有重复,也有错误及数目不符的情况。但因篇辐所限,也只能略略提及、点到即止。再者,经文记载了许多现代人感到陌生和困惑的地名,读者或许会感到沉闷、快快略过,错失了这些叙事给我们的教训与提醒。

读者细心阅读整段叙事会惊讶这些地界的描述是以故事的方式呈现,作者更用了不少动词,如经过、上到、通到、延伸到、绕到及下到等(6-11节)栩栩如生活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像一位导游,沿着高低起伏、迂回曲折的地势,带领着读者边走边导览。作者详尽又具体地记载犹大的地界是从南边开始(2-4节),以逆时针方向记述,其中东边(5a节)和西边(8b节)的地界较为简单且清楚;北边地界(5b-8a节)就最为详细。至于城邑的叙述可分为四个地区,当中再分为几个区域:南地有一区(21-32节)、丘陵地有四区(33-47节)、山地有五区(48-60节),及旷野有一区(61-62节)等。

执笔当天刚好笔者有神学院校友从远方来访,我就暂时放下写作,略尽地主之谊,用大半天时间款待两位校友。我趁机也带他们造访初来美国时所就读的神学院、实习和服侍的教会、曾居住租金便宜的宿舍等,边造访拍照、边数算上主的供应与带领。校友在课堂上听到的事迹与见证,即时栩栩如生活现在他们眼前。同样道理,昔日以色列人读到这么详细记录都不会感到沉闷,反而是边读边想到上主的应许与恩典。以色列人不单知道自己的根源,更铭记上主一直带领他们进入迦南地,并已得地为业。可是,作者在结尾说:「至于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犹大人不能把他们赶出去。于是,耶布斯人与犹大人同住在耶路撒冷,直到今日。」(63节)这个描述揭开了之后分地叙事中其他支派也没有完全赶出迦南人的序幕(十六10十七13)。

思想:

作者像导游引领读者游走犹大支派所得的地界和城邑,将上主的应许和恩典摆列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可藉此回顾上主带领我们走过的人生路,数算及铭记祂的恩典。此外,犹大支派虽得了南地,却仍未完全将耶布斯人赶出去,直到大卫时期,以色列人才成功把耶路撒冷城完全占据(参撒下五6-10)。要完全兑现上主的应许,确实需要持续的奋斗争取,更是一条漫长之路。愿我们继续努力,直至完全得着所应许的。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