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0月10日 攻取艾城 -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10月10日 攻取艾城

Audio icon

尔道自建(广东话版)

2025年10月10日

收藏
分享

经文:约书亚记八1-214-23

1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你起来,率领所有作战的士兵上艾城去。看,我已经把艾城的王和他的百姓、他的城,以及他的地,都交在你手里。2你怎样处置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也当照样处置艾城和艾城的王。只是城内所夺的财物和牲畜,你们可以取为自己的掠物。你要在城的后面设下伏兵。

14艾城的王看见了,就和城里的人清早起来,急忙出去,他和所有的士兵到了所定的地点,在亚拉巴前,迎击以色列,与之交战;王并不知道城的后面有伏兵。15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在他们面前装败,往旷野的路逃跑。16城内所有的百姓都被召来追赶他们。艾城的人追赶约书亚的时候,就被引诱远离了城。17艾城和伯特利没有一人不出来追赶以色列人的。他们撇下敞开的城门,去追赶以色列人。18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向艾城伸出手里的标枪,因为我要把那城交在你手里。」约书亚就向那城伸出手里的标枪。19他一伸手,伏兵立刻从埋伏的地方冲出来,直攻入城,夺了它,立刻放火烧城。20艾城的人回头,往后一看,看哪,城中烟气冲天,他们向这边或那边都无处可逃。往旷野逃跑的百姓就转身攻击那些追赶他们的人。21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见伏兵已经夺了城,城中烟气上腾,就转身击杀艾城的人。22伏兵也出城追击他们,他们就被以色列人前后夹攻,四面受敌。于是以色列人击杀他们,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也没有一个逃脱。23以色列人生擒了艾城的王,把他解到约书亚那里。

攻取艾城是神吩咐约书亚消除以色列中的罪恶之后发生。这次以色列人能再次节节胜利,全因为约书亚和以色列人都遵守耶和华的吩咐。我们深入了解这场战役的细节前,先处理一些问题。

首先,这段叙事可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略重复之前的一个阶段,并加上了前一个阶段没有提及的详情。这种文学技巧一方面可让读者逐步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另一方面让读者见到由神吩咐约书亚,再由约书亚传到以色列众入中,显示出权柄传达的次序。神先向约书亚指示攻城的计划(1-2节),然后约书亚就按计划调兵遣将(3-8节)。最后就是详细叙述整个战事实际执行的步骤和结果(9-29节)。

其次,究竟约书亚安排了多少伏兵在艾城和伯特利中间?之前「约书亚选了三万大能的勇士,夜间派遣他们前去,吩咐他们说:『看,你们要在城的后面埋伏,不可离城太远,各人都要准备。』」(3b-4节)。随后在第十二节说:「他(即约书亚)选了约五千人,安排他们埋伏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间,就是艾城的西边。」那么究竟伏兵是三万抑或是五千?学者均认为这可能是早期文士抄写错误所致,实际伏兵数目应该是五千而已,理由是五千的数目伏兵躲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间(912节),较容易避过敌人的耳目,以致以色列那二万五千士兵诱敌时,位于艾城西北的伯特利也中了以色列的计谋,一窝蜂的跟随艾城的军队出城攻打以色列人(17节)。

最后,伯特利在这场战事的角色又如何?学者均认为艾城是一个较小的城市,是伯特利城的前哨站。以色列人攻打艾城时,伯特利也受到威胁,于是也出来与艾城的人联手攻击敌人。往后约书亚在总结这场战役,同时提及艾城与伯特利的王(参十二916),因此,这场战役严格来说是攻打艾城和伯特利。然而,叙事的关注点是处理亚干犯罪造成艾城一役失败的后续,故经文的重点摆在艾城,少提伯特利。

约书亚在这次攻取艾城一事上,扮演了主动和积极的角色;他从计划到执行,再到最后焚城和处理尸首,都按照耶和华的吩咐,言听计从地去执行命令(参18-29节)。耶和华向约书亚直接指示,首先叫他不要惧怕和不要惊惶,然后就吩咐他率领士兵、起来上艾城去。以色列人之前转身逃避艾城的人(七8),现今命运逆转,他们反而转身攻击追赶他们的艾城人(八20)。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的顺服,正与亚干事件成了对照。这次耶和的吩咐跟对耶利哥城的吩咐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除了艾城的城池和城中的人之外,所有牲畜财物以色列人都可取来据为己有。讽刺的是亚干若是遵守耶和华的吩咐,在之后的战役中,他也能与以色列人一样夺得许多战利品。可是,他却缺乏信心,只贪图眼前的掠物,故意违背了耶和华清晰的吩咐,结果得不偿失,还连累了家人和整个以色列群体。

思想:

亚干急不及待,反而得不偿失;以色列人却遵从上帝的吩咐,不但攻陷艾城,并且获取了战利品。这对我们有甚么提醒呢?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