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加福音6: 12-19
12 在那些日子,耶稣出去,上山祈祷,整夜向上帝祷告。 13 到了天亮,他叫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 14 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他弟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 15 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激进党的西门, 16 雅各的儿子犹大和后来成为出卖者的加略人犹大。 17 耶稣和他们下了山,站在一块平地上;在一起的有许多门徒,又有许多百姓从全犹太和耶路撒冷,并推罗、西顿的海边来, 18 都要听他讲道,又希望耶稣医治他们的病;还有被污灵缠磨的,也得了医治。 19 众人都想要摸他,因为有能力从他身上发出来,治好了他们。
路加福音 (路 6: 12-16) 和马可福音 (可 3: 13-19) 关于拣选门徒的记载非常相似,而路加的描述提供了多一点的细节,包括耶稣首先整夜向上帝祷告才拣选门徒,并且路加对耶稣的事奉在17至19节有一个简单总结,正好为为耶稣之后要讲的道作铺垫,而马可福音则没有。马太福音的处理却多是一个专题式的总结相关的事件,时间性的连系不太重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路加强调耶稣是从一群门徒中拣选12个人,这在马可福音中也是没有提到。
路加在耶稣多次要面对重大的场景,都记录了他去祷告 (3: 21; 5: 16; 9: 18, 28-29; 22: 40-46),借此来帮助他面对不同的抉择和挑战。这次的祷告是一整夜,强调是上了山祷告,代表一个安静和能够亲近神的地方。作者没有说明是哪一座山,所以我们不用过分解读某一个地方就会特别神圣,山的描述在圣经的背景中,往往是一个亲近神和与神相遇的地方而已。今日不少人都尝试去登西乃山,笔者多年前曾经去过,但是教圣经地理的老师却说真实地点很难说,现在说成是西乃山的地方,只是帮助基督徒有机会想像和感受一下摩西在那里遇到过神和领受十诫的环境而已。
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耶稣拣选的考虑准则,但作为当时及后来的读者,就会看到上帝的权能,因为连出卖主的犹大都成为12个门徒之一,上帝通过人的软弱和邪恶,反而成就了祂的计划。除了犹大路加有做备注之外,另一个就是彼得,他被放在叙述的首位,说明他在使徒中领导的位份,而注明「激进党的西门」是希望让读者可以分辨与西门彼得的不同。若是比较四个福音书记载12使徒的次序,不难发现彼得往往是放在首位,并且耶稣三位核心门徒往往都出现在头四位。
思考/反省和默想/祷告:(按感动选择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你祷告的山在哪里?任何一个地方让你更容易寻找到和亲近到神,那里就是神圣的山。你在哪个地方、什么环境甚至什么姿势最帮助你与神亲近?你找到了吗?为什么呢?
由主耶稣拣选门徒,到新约圣经拣选教会领袖,都是严谨和神圣的事情,虽然投票的方法不一定与这种拣选冲突,但提拔领袖不能单靠所谓的受欢迎程度来做拣选的标准。教牧书信提供了早期教会拣选领袖的原则:是从能看见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圣灵果子,和在事奉中成熟的运用恩赐中的人来挑选。再者,参与教会领袖拣选的不应该是全教会的人人有份,而是由少数的领袖开始,最终由全教会认受。你现在实践一个怎样的领袖/门徒拣选原则呢?为什么呢?
最近你遇到一些人生难题、抉择或冲击吗?好好效法主耶稣,恳切地祷告吧!虽然作者没有透露主耶稣的祷告内容,但由他拣选的决定可以看出,我们可以求神给我们智慧,辨别各样困难或选择背后真正的因果,以及自己的动机,并用上帝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件事情;亦可求神给我们力量面对,包括什么时候需要忍耐,什么时候需要前行等等。
